這個開年,要說最火的地方當屬福建了。
一場場遊神活動貫穿整個正月,將城市的新年氛圍拉滿。
在被全國人民讚揚“年味最濃”、“真正的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去一趟福建也成為不少人2025年的新年願望之一。
放眼福建,特色小城是一座接一座,但你要論起來這其中最值得一去的,旅行菌至今還對那座老城“上頭”。

那裡有海,有山,更有潮汕文化的深厚底蘊。
不僅能觸控歷史的脈搏,還能感受那份獨特的愜意與閒適。

那裡風景如畫讓人難忘,五花八門的美食更是讓人“上頭”。
即便是放眼全球,也足以在美食殿堂中佔據一席之地。

那裡融合了山海之美、文化之韻、美食之味。
那裡,就是汕頭
。

歷史迴響
“汕頭小公園”
對於土生土長的汕頭人來說,小公園不僅僅是一個地名,更是一段無法抹去的回憶。
每逢週末,這裡總是熱鬧非凡,無論是與家人共度的溫馨時光,還是與朋友嬉戲的快樂瞬間,小公園都承載著那個時代的歡樂與純真。
它像一本厚重的相簿,記錄著無數人成長的足跡,成為他們心中永恆的故鄉符號。

而對於初次來到汕頭的遊客而言,小公園則像一處被時間遺忘的角落。
這裡沒有現代都市的喧囂,只有歷史的沉澱與歲月的靜謐。每一塊磚瓦、每一扇門窗,都在無聲地講述著這座城市曾經的繁華與故事。
穿梭其間,遊客不僅是在探索汕頭的過去,更是在與歷史對話,感受時光的厚重與溫情。

小公園的魅力,在於它既能喚起本地人深藏心底的回憶,又能為遊客開啟一扇通往歷史的大門。
它以獨特的方式,連線著過去與現在,成為汕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汕頭老城”
來到汕頭,老城區無疑是必去之地。
這裡是潮汕文化的縮影,是時光的見證,更是心靈棲息的港灣。

蜿蜒的騎樓街道,斑駁的牆壁上鐫刻著歲月的痕跡,彷彿每一塊磚石都在低語,講述著昔日的繁華與故事。
陽光透過鏤空的窗花,灑在石板路上,映出光影交錯的詩意。
老城的空氣中瀰漫著海風的氣息,夾雜著潮汕小吃的香氣,讓人彷彿穿越時空,置身於那個車水馬龍、商賈雲集的年代。

每一座建築都如同一本厚重的歷史書,靜靜地訴說著百年的滄桑與輝煌。
漫步其中,每一步都是與歷史的對話,每一眼都是對傳統的致敬。

山海之間
“南澳島”
儘管南澳島的名氣不似東南亞那般響亮,但它的風光卻毫不遜色。
這顆鑲嵌在南海之濱的璀璨明珠,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與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無數旅人的目光。


這裡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古老的漁村與廟宇,訴說著漁民與海洋的深厚情緣。
漫步在島上的小巷,彷彿能聽見歷史的迴響,感受到先民們與大海搏鬥的勇氣與智慧。

陽光灑在島上的每一寸土地,海風輕拂,帶來鹹溼的氣息與自由的呼喚。
島的四周,碧波萬頃,海浪輕拍著金色的沙灘,彷彿在低吟一首關於大海的詩篇。
島上的青山蒼翠,古老的燈塔矗立山巔,見證著歲月的流轉與航海者的歸途。

租一輛小車,沿著蜿蜒的沿海公路疾馳,或慢悠悠地踩著腳踏車,任由海風拂面,所有的煩惱都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傍晚時分,夕陽染紅了天際,海面泛起金色的波光,整個島嶼彷彿被籠罩在一層夢幻的光暈之中,令人心醉神迷。

在這裡,時光彷彿慢了下來,讓人得以暫時遠離塵世的喧囂,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感受生命的寧靜與美好。

“媽嶼島”
媽嶼島這座坐落於內海灣中的小島,彷彿是一個遊離於喧囂與寧靜之間的神秘存在。
它既與城市近在咫尺,又像是被時光遺忘的世外桃源。
自從海灣大橋橫跨海面,媽嶼島便成了這座宏偉建築的橋墩,默默地守護著這片海域。

當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媽嶼島便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
海浪輕拍著岸邊的礁石,發出悅耳的聲響,彷彿是大自然的樂章,在晨光中緩緩奏響。
島上的植被鬱鬱蔥蔥,綠意盎然,與藍天白雲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和諧美麗的畫卷。


媽嶼島的靈魂,在於它的“寧靜”。
漫步島上,彷彿置身於電影中的經典場景,或是翻開了一首未曾書寫卻已瞭然於心的詩篇。
每一寸土地、每一縷風,都在訴說著屬於它的故事,讓人不禁放慢腳步,沉浸在這份難得的寧靜與美好之中。

詩意棲居
“鳳崗古村”
鳳崗古村,隱匿於時光的褶皺之中,宛若一幅由歲月之手細細描摹的水墨長卷。
青磚黛瓦間,飛簷翹角下,每一寸石板都鐫刻著歷史的年輪,每一縷微風都低吟著古老的傳說。
徜徉於曲徑通幽的巷陌,彷彿能聽見先人的呢喃,感受到時光的涓涓細流,溫柔而綿長。


村中古木參天,枝繁葉茂,它們靜默地見證著四季的輪迴與歲月的流轉。
晨曦初現,薄霧如紗,將古村籠罩在一片朦朧的仙境之中;暮色降臨,夕陽的餘暉灑落在斑駁的牆垣上,為這片土地披上一層金色的華裳。村前的小溪潺潺流淌,清澈如鏡,倒映著藍天白雲,彷彿一面天然的畫屏,映照出古村的寧靜與安詳。
在這裡,時光的腳步似乎變得緩慢,讓人得以暫時遠離現代生活的喧囂,迴歸內心的平和與寧靜。


舌尖上的盛宴
如果說美景是意外之喜,那麼美食則是來汕頭的終極目標。

汕頭人對牛肉的執著,堪稱一門藝術。
“沒有一頭牛可以活著走出汕頭”雖是戲言,卻道出了汕頭人對牛肉的熱愛。
潮汕火鍋以牛骨湯為底,僅用南姜和鹽調味,最大程度保留了牛肉的原汁原味。不同部位的肉,口感各異,新鮮與否,一眼便知。


牛肉不僅是火鍋的主角,更是汕頭人一日三餐的常客。
牛肉粿條,作為早餐的代表,將嫩滑的牛肉片、新鮮的蔬菜與滾燙的粿條完美結合,看似清淡,實則回味無窮。

腸粉,雖歷史不長,卻已成為潮汕人心中難以割捨的家鄉味道。

汕頭人吃海鮮,講究的是“鮮”與“巧”。
砂鍋粥,用砂鍋慢熬數小時,加入雞、鴨、海鮮,冬日裡來上一碗,暖胃又暖心。

蠔烙顛覆了清淡的吃法,地瓜粉、蔥與海蠣煎至金黃,蘸上魚露,外酥裡嫩,沒人能抗拒。

除此之外,鱟粿雖顏值不高,卻也是當地地道的美味。

滷鵝就像是潮汕的“烤鴨”,油亮的外表下,藏著不膩口的鮮美。

汕頭的美,不僅在於美景美食,還在於這裡的生活節奏。
這裡的建築或許不夠現代化,卻處處散發著歲月的痕跡。
沒有大城市的喧囂,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從容與閒適。

即使在上下班高峰期,人們依舊慢悠悠地騎著電動車,行人過馬路也不慌不忙。
走在汕頭的街道上,彷彿時光被按下了暫停鍵。
相比繁華的都市,像汕頭這樣充滿人情味的地方,其實更耐人尋味。

-End-
「如果覺得好看,歡迎點一個‘在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