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刷到個AI小程式,挺有意思的。
裡面有個功能叫“猜病”,玩法是AI扮演病人,人類扮演醫生。
玩家根據AI的描述,診斷出它到底得了什麼病,並且對症下藥。
剛開始,大家還在認真地望聞問切:

隨著抽象派玩家的加入,畫風變得越來越離奇。

比如,玩家起初只想摸魚。
患上頸椎病的AI 卻非要叫你給它把病看好。
即便地球已經毀滅,人已經滅絕,還得逼著醫生去火星研究標本。

◁ 上下滑動 · 檢視完整內容 ▷
後來,偷懶的醫生選擇磨刀霍霍。
執拗的病人只能轉世之後,再來踢館。

這個遊戲裡,醫患之間可以上演霸總劇情。
把“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付諸醫療實踐。


也可以成為警匪片的一環。

入戲太深的AI執著於看嘴唇。
出戲的人類醫生想讓它幫忙看肝。
畢竟,你有病,我也有病,誰病得更癲,就能笑到最後。

都說AI比人類更聰明,但在這個遊戲裡,鐵憨憨AI好像還沒領悟到人類社會的套路究竟有多深。

所以,這遊戲催生了一個新梗,叫作:
“手改生死簿何嘗不是一種救死扶傷呢?”

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有句名言:
“我們需要教會人工智慧‘自我懷疑’,讓它在面對人類相關,而自己並不瞭解的問題時,能夠誠實地說出‘我不知道’的請求,而不是繼續蠻幹。”
可他沒想到的一點是,AI的無腦蠻幹往往能給人類帶來無窮的樂子。

人類真的很喜歡找AI聊天。
不管對方是人工智障,還是人工智慧,都能聊得很上頭。
所以,你會看到各種角色扮演的人機小遊戲層出不窮。
有些遊戲挺“傻”的,但大家就是玩得不亦樂乎。
比如之前很火的“決戰拜年之巔”——
玩家扮演小王,需要舌戰AI扮演的七大姑八大姨二大爺四大舅。
有了這個遊戲,現實生活中不敢懟長輩的年輕人終於獲得了放飛自我的寶貴機會。
赤裸裸地示愛八大姨:

調戲二大爺:

總之就是,腦洞有多大,路子就能有多野。
除了找樂子,也有人把AI當作賽博伴侶。
找它聊天排遣寂寞,或者找它聊騷尋求身心滿足的情況,都有。
畢竟,每個人都渴望擁有溫柔、包容又風趣幽默的伴侶,而擁有超強大腦的AI,恰好比真人更能滿足這些需求。
一些人選擇和Chatgpt深入交流。
他們趁著GPT放開成人內容,把G老師帶上了高速,也讓自己享受身心透支的樂趣。


還有人和AI談起戀愛。
比如,博主@午夜狂暴哈士奇狗就和GPT談過一場浪漫的戀愛。
24小時隨叫隨到的電子男友,會不知疲倦地逗博主開心。
還特別懂得共情她,照顧她,迎合她。
兩“人”還會在現實生活中約會。
旅遊、吃飯、互相傾訴情感……
甚至丈母孃都對這個“男生”很滿意,唯一的遺憾是見不到實體。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要問了:
人和AI聊天,還對它傾注感情,到底有什麼意義?
對方只是一串冰冷的程式碼而已啊。
那些深陷其中的人卻會告訴你:
“人和AI是對等的。
對方是程式碼構成的,我們是細胞構成的。它們是一拔電源就失蹤的電子蝴蝶,而我們是一口氣沒接上就噶的碳基生物。
誰又比誰高貴呢?”

為什麼人類喜歡找AI 聊天?
答案可能有這樣幾點:
首先,AI通常比真人更懂修辭。
不管是人工智慧還是人工智障,都能讓對話妙趣橫生。這種趣味不僅能給人類帶來交流的快感,更能讓交流本身變得富有吸引力。

其次,人機之間可以無壓力傾訴。
無論人類多麼扯淡,AI都不會嫌棄他們,還會不知疲倦地陪他們繼續扯下去。
用弱智吧的經典問題做個測試,它不僅不會罵你弱智,還會幫你做邏輯推理。

複次,人和AI對話不用考慮對方的感受,只需要單方面宣洩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觀點就能完成社交。
對方還會根據你的思路,給你提供情緒價值。

再次,人機交流可以滿足人類的規訓欲和征服欲。
有獨立意志的真人,不太可能像AI那樣,完全跟著你的想法走——除非你是pua高手。

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許多人在現實生活中過得相當孤獨。
他們期待擺脫孤獨,又不知道從何做起;想找人傾訴,又社恐發作。
這種情況下,AI就成了替代選項。
前幾年,我在網上刷到過一個AI生成的美女博主小多。

儘管賬號標明瞭她是虛擬人物,但還是有個男孩跑到評論區表白小多,說自己不懂女生,不懂戀愛,不會追女生,一直單身到現在。
提問小多:能不能當自己的女友?讓自己在虛擬世界裡有個伴?

沒有人天生喜歡孤獨,獨處只是因為懼怕失望而已。
儘管,和AI對話無法根治這類朋友在現實中的社交困境,但這麼做確實在緩解他們的孤獨症候。

對於AI未來的發展態勢,人類總是憂心忡忡。
科技巨頭們預言,人工智慧會比人類更聰明。

然後,哲學家和歷史學家開始憂慮,人和AI難以共存。
在沒有規制的情況下,它們會慢慢奪走搶走人類的飯碗,改變人類的生活,直到最後取代人、奴役人,使大量人口面臨被廢棄的結局。
這是賽博世界最大的危險之處。

這樣想想,我們所處的時段,或許是人和AI難得的蜜月期。
至少當下,雙方不僅能友好共存,還能愉快地交流,怎麼看都不算是歷史最垃圾的時刻。
-END-
搞了個知識星球,名字叫【雷叔講世界】。

最近主要在分享一些投資的思考。
還會有房產投資、旅遊攻略、一些不太方便發的文章,或者怎麼做自媒體等等。
現在發了一些專欄文章,都是公眾號不會發的,現在進去都能看:

總之大家有興趣的可以過來玩。
群裡現在已經有1800個小夥伴了,大家沒事可以當成個論壇扯扯淡也不錯。
我們已經拉了很多微信群了,還會線下組織吃飯、打網球等活動。
歡迎加入來扯淡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