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實景演出”為什麼這麼火爆?

前記。
最近幾年,各大景區“實景演出”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並迅速成為文旅市場新寵。從西安的《長恨歌》到開封的《京東夢華》,從“跟著團長打縣城”到萬歲山武俠城王婆說媒,這些演出不僅讓一些原本冷門的旅遊目的地一夜爆紅,甚至創造單個景區從虧損數千萬到狂攬數十億的營收神話。
為什麼實景演出突然火了?它如何改變旅遊業的商業模式?對旅遊景區的營銷價值究竟幾何?
01
你能想象嗎,在成為文旅界頂流之前,開封的清明上河園曾經是一個連廁所都修不起的冷門景區。
清明上河園以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為藍本1:1復刻,耗資200億、佔地600畝、用時30年建造而成。1998年開園時,連廁所都修不起,客流高峰時年收入也才幾百萬。
一次大膽的嘗試徹底改變了清明上河園的命運。景區引入不斷升級的大型實景演出《東京夢華》,以北宋汴京繁華盛景為主題,結合燈光、水幕、全息投影等技術,在700多名演員的精彩演繹下,帶領觀眾“穿越”回千年前的東京夜市。
結果是,2024年清明上河園年營收10億元,接待遊客800萬人,直接帶動開封旅遊經濟復甦。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清明上河園入選最受抖音網友歡迎的景區Top10。古都開封爆火,全市累計接待國內遊客687.72萬人次,實現文旅綜合收入49.2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2.52%和10.03%。
02
同樣的故事正在全國各地的文旅市場上演。
在西安,華清宮從"泡溫泉的地方"升級為"必看演出景區";在杭州,宋城千古情讓一座仿古主題公園年接待遊客突破1000萬人次;在拉薩,《文成公主》實景劇讓遊客在海拔3650米的高原感受大唐氣象……
實景演出的魅力在於,它讓靜態的景觀"活"了起來,讓厚重的歷史"動"了起來,讓遙遠的傳說"近"了起來。實景演出的魔力在於,它能讓一個普通景區變身“網紅打卡地”,甚至讓一座城市的經濟因旅遊而振興。
體驗經濟時代,遊客要的不再是走馬觀花式的風景觀賞,而是能夠調動多重感官的沉浸文化體驗,實景演出恰恰提供了這樣一種可能。
03
總結這些成功的實景演出專案,會發現它們都具有三個共同特徵。
首先是極致化的在地性,深度挖掘當地文化IP和社會熱點,圍繞這些IP開發一系列演出、文創產品和互動活動,並融入細節場景打造中,移步換景,步步生景,構建出一個極具代入感的沉浸式體驗空間。
其次是創新性的表現手法,將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觀眾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演出現場的聲光電效果帶來的震撼體驗:無人機組成的璀璨星河、水幕投影照出的市井百態、360度旋轉座椅瞬間魂穿、AR、VR多重感官體驗,景區們都在用最現代的方法,講述最傳統的故事。
最最重要的是可持續的運營模式,透過差異化競爭避免同質化陷阱。文旅市場存在一個普遍現象是,某個實景演出成功後,很快就會出現大量模仿者,導致同質化嚴重。但真正成功的專案都建立了獨特的商業閉環,形成了難以複製的核心競爭力。
04
都說景區的實景演出投不起回報慢。
事實確實如此——動輒上億的投資規模、3-5年的回本週期,讓不少景區望而卻步。比如,《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斥資60億打造56個空間、21個劇場,夯土城牆的建造、328米長投影幕的鋪設,每個細節都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
而一個新的演出專案從推出到被市場熟知、認可,需要時間積累口碑。說直白點,“潑天富貴“不會平均砸到每個人頭上。
但換個角度看,這種重投入、慢回報的特性,恰恰構成了行業護城河。那些熬過培育期的專案,往往能在短時間內進入盈利爆發期。
05
以《長安十二時辰》為例,它巧妙地將商業空間與影視IP及唐風市井文化融合在一起,以十二為線索,打造了十二條長安街巷、十二位唐朝人物、十二場特色表演,配合NPC互動、劇本殺等體驗專案,成功實現了"日間遊覽+夜間演藝"的全時段運營。
白天,遊客可以穿著唐裝在復原的街巷中與NPC互動,參與破解"長安危機"的沉浸式任務;入夜,如夢如幻的霓裳羽衣舞準時開演。儘管街區面積只有2.4萬平方米,從南走到北不超過5分鐘,但遊客平均停留時間達到4個小時以上。
就這樣,一個原本定位本地居民消費的傳統購物中心,搖身一變成為西安僅次於大唐不夜城的文旅專案之一,門票、換裝、餐飲和二銷帶來的營業收入足以在一年半內覆蓋1.5億的投入成本。
今年下半年,延續《長安十二時辰》一期美術置景、運用全新的故事框架的《長安十二時辰》二期「傾城之喜」將與公眾見面。
06
當下,實景演出已經成為旅遊城市及大型景區發展夜經濟的標配。一場大型演出,表面上只是帶來了門票收入,背後卻串聯起一個城市的餐飲、交通、住宿、購物、旅遊等多個產業。
於景區而言,由演出催生的停留時長延長和消費場景拓展的乘數效應,直接帶動景區收入增長,更難得的是,這些二次消費的毛利率普遍高於門票收入,為景區創造了更健康的盈利結構。
從城市發展維度看,這種乘數效應也還在持續放大。資料顯示,一個成熟的演出專案可為所在區域創造1:7的經濟帶動效應,即每1元門票收入能拉動周邊7元消費。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地方政府將實景演出納入城市文旅發展規劃,並提供政策支援的關鍵原因。
根據中研網《2024-2029年中國實景演出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統計,2024年中國實景演出市場規模127.3億元,較2019年增長89%。其中,旅遊演藝以71.2%的佔比貢獻90.6億元營收。
07
寫到這裡,不禁生出一股心馳神往,恨不得立馬飛奔到這些演出現場。
如果要說一個非去不可的理由,答案應該是:在這裡。歷史不再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文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條陳,而是可以觸控、可以對話的鮮活存在。
你可以在《京東夢華》的市井煙火中會心一笑,也可以為《沂蒙山》裡質樸堅韌的紅色精神熱淚盈眶,又或許是在《文成公主》的恢弘場景裡心生敬畏…每一處風景都擁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在這個過程中,時間不是敵人,而是最好的朋友——那些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演出專案,也終將代表中國文旅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
源 |  甲方財經(ID:jiafangcaijing2019
作者 深度思考的  ;  編輯 | 荔枝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