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歌后“消失”10年:車禍後隱居泰國深山,將3個兒子撫養成才

茫茫人海中,為防大家走失,請大家:
點選上方 “藝非凡 ”  → 點選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就再也不會迷路啦!

一箇中國人端起一盆滾燙的開水,
潑向外國博物館裡的珍貴古畫,
嚇傻了一片外國人。
點選以上影片,瞭解她的故事!
一次次破碎後,
把自己溫柔拾起。
她從“死亡謠言”中歸來,一襲紅袍站在舞臺中央。

當熟悉的旋律響起,

她的歌聲依舊渾厚如海,卻比33年前多了一份沉靜與遼闊。

▲ 2023年,韋唯在北京工體唱《亞洲雄風》幕後照
臺下觀眾淚光閃爍,有人低聲驚歎:“她真的還活著!”
消失的10年裡,關於“韋唯去世”的謠言充斥網路。
此刻,她用歌聲宣告:曾以《亞洲雄風》震動世界的歌者,不僅活著,且活得比任何傳說都更壯麗。
她將3個兒子培養成材,在車禍中涅槃重生,隱居深山10年後淬鍊出生命的真諦。
韋唯微博圖文
01
“我的前半生,是燃燒的火”
8歲登臺,48歲隱退。韋唯的舞臺生涯,如同一部濃縮的中國流行音樂史。
從《愛的奉獻》到《亞洲雄風》,她的歌聲是改革開放時代的集體記憶。

▲ 韋唯早期影像資料
然而鮮有人知,聚光燈下的榮耀背後,是經年累月的慢性疼痛:
脊柱僵直、神經壓迫,甚至需跪著進食。
1963年,內蒙古草原的風裹挾著稚嫩的童聲,8歲的韋唯在父親馬頭琴的伴奏下,第一次登上露天舞臺。
年幼的她,從容地站在千人的劇場中央,用超越年齡的穿透力唱響草原上空。

14歲那年,韋唯在鐵路文工團的選拔現場,用一曲《映山紅》讓評委驚歎:
“這孩子不是唱歌,是在用骨頭敲擊音符。”

▲ 年輕時的韋唯
在1986年青歌賽的鎂光燈下,23歲的韋唯以一首《戀尋》震撼全場。
評委席上,李谷一激動地打出最高分:“這才是中國的聲音!”
那一年,她同現在的歌壇元老蘇紅、毛阿敏一起榮獲青歌賽前三甲。

1989年春晚,一首《愛的奉獻》如暖流席捲全國。
她站在舞臺中央,淚光閃爍的瞬間,鏡頭掃過臺下擦拭眼角的工人與農民——這首歌成了改革開放初期集體情感的圖騰。
1989年春晚,韋唯演唱《愛的奉獻》
1990年亞運會,她與劉歡的《亞洲雄風》更是將個人命運與國家榮耀熔鑄一體。
《紐約時報》評價:“她的嗓音讓長城有了心跳。”

 1990年亞運會,韋唯和劉歡合唱《亞洲雄風》
此後,韋唯火遍大江南北。除了歌團演出,還要接各種各樣的商演。
她像是一個不能停歇的機器,每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一天只能吃上一頓飯。
她的身體每況愈下。
2007年,在排練央視春晚歌曲的時候,韋唯甚至突然在現場暈倒,醫生診斷為“突發心臟病”。
2014年《我是歌手》的舞臺,是韋唯近10年最後一次公開露面。之前的幾年,她因為頻繁出席多個活動場合,身體再也支撐不住,甚至好幾次要撥120。

在洪濤導演的誠摯邀請下,她加盟《歌手》,以近乎自毀的姿態完成表演:
“我要讓觀眾看到,48歲的韋唯還能唱得像20歲一樣”。
但下臺後,她蜷縮在後臺,像一具破碎的陶俑。

2015年,她突然消失在公眾視野。
這一次,她決定為3個兒子退出歌壇:
“他們不能記住一個疼到齜牙咧嘴的母親。”
02
消失的那十年
韋唯賣掉了北京豪宅,租下泰國蘇梅島山頂55度陡坡上的木屋,開始長達3年的療愈。
每日凌晨4點,她苦練瑜伽,開啟“換血式療愈”。

做瑜伽淨化肝膽、蒸紅薯配藜麥,如同苦行僧般與疼痛對抗。

泰國的山居生活近乎原始:55度陡坡需自駕越野車攀爬;鄰居只有加拿大寡居婦人;英國老夫婦與NASA工程師;

月夜,她躺在敞開的木屋裡,看月光“哐”地砸進海面,聽夜鳥啼鳴如佛偈。

她不得不學習如何與孤獨共處。
“沒人惹你,情緒卻會自己湧上來,這才發現所有戰爭都是與自己的對抗。”

韋唯拍攝下的月光
讀《與狼共奔的女人》時,她在冥想中化身為雪原奔狼,用野性喚醒麻痺的神經。
2018年除夕,老天又跟她開了一個玩笑。
痊癒的她驅車下山與兒子團聚,卻在剎車失靈的車禍中脊柱斷裂。
“骨頭只剩皮連著,醫生說癱瘓已是幸運。”

韋唯在泰國隱居的日子
那時候的韋唯只能望著天花板,嘗試著一點一點挪動肌肉,喚起神經的感覺。
復健從爬開始,韋唯回憶道,就是手腳並用著,一寸一寸挪動。
曾經翻身這樣簡單的動作,也成了奢望。
韋唯突然意識到:“哭只會延長痛苦,嘴角上揚,心就會跟著亮起來。”

消失的那10年,也是陪伴孩子成長的10年。
1992年,韋唯遇見了瑞典籍鋼琴家邁克爾·博丁。
當時韋唯正在演唱《愛的奉獻》,邁克爾對她一見鍾情。
演出結束後,邁克爾主動聯絡韋唯,要幫她製作一張英文專輯。
▲ 唯和前夫邁克爾·博丁合作《小河淌水》
在博丁的浪漫攻勢下,韋唯逐漸陷入愛河,並與其孕有三子。
但好景不長,婚後,博丁逐漸暴露自己的本性。

韋唯和前夫邁克爾·博丁
婚後,韋唯的歌唱生涯仍在走上坡路,但年邁的博丁已經再難突破巔峰。
事業不順的他,將氣全部撒在韋唯身上。
挑刺、辱罵、出軌,最嚴重的一次甚至跟韋唯動手。
但孩子,是韋唯的底線。
為了孩子的成長,她果斷提出離婚,卻不料徹底擊碎了博丁的自尊。

韋唯和她的三個孩子
他僱傭保鏢配槍看守,還偷偷藏起韋唯和孩子的護照,甚至剪斷韋唯剎車的螺絲。
韋唯意識到,這是在跟魔鬼打交道。
她立刻聘請律師打官司,終於2004年離婚,並拿到了三個孩子的撫養權。
從那以後,韋唯就獨自承擔起了撫養孩子的任務。

韋唯離婚後接受電視臺訪談
婚後,她帶孩子看心理醫生,坦言“爸爸媽媽不再相愛,但永遠愛你們”。
但在韋唯的悉心教導與培育下,三個混血兒子的成長軌跡堪稱傳奇。

▲ 韋唯與他的三個兒子
老大韋紫明北大中文系畢業後橫跨商界與音樂;
老二從北大醫學院轉戰語言學,成為倫敦軟體工程師;
老三韋紫湦以最年輕身份從哥大商學院畢業,在執掌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時坦言:“我的商業直覺來自母親與藥販子砍價的童年。”
▲ 韋唯與他的三個兒子
但韋唯的教育哲學無關精英理念:
“我們家的餐桌能討論死亡、性與失敗,就像古希臘學園。”
老三抽菸時,她未說教,而是剖析“被動人生態度”的隱喻;老大焦慮時,她坦言:“媽媽也不知道答案,但我們可以一起找。”
“我們家沒有禁忌。”

她拒絕做“超人母親”,也向孩子們袒露自己的脆弱與不完美。

“老二陪我聊天,老三佈置氛圍,老大像CEO一樣雷厲風行。”
這種“不完美的真實”,反而讓兒子們學會責任與共情。
03
60歲,再出山
生命大於舞臺
2023年北京工體,59歲的韋唯身披紅袍,再次唱起《亞洲雄風》。
▲ 韋唯在2023年北京工體唱起《亞洲雄風》
臺下觀眾舉著“歡迎回來”的燈牌啜泣,而她唱出的第一個音符竟帶著山風的清冽。
還是那個韋唯。

▲ 20多年前和現在的韋唯
2023年復出之作《自在》中,她與95後音樂人陳婧霏碰撞出奇異火花。

▲ 唯與95後音樂人陳婧霏合作《自在》
歌詞“暗夜的盡處,無人空谷”是她10年隱居的寫照。
如今她赤腳徒步北京深山,在落葉脆響中感知“此刻即永恆”。

在韋唯看來,所有裂痕,皆是星河的入口。
60歲重返舞臺,不僅是以歌者的身份,還是以話劇演員的身份。

參演話劇《猶太城》時,她拒絕替身,在道具廢墟中匍匐爬行,導演驚歎:“她不是在演戲,是在用傷疤書寫劇本。”

韋唯參演《猶太城》劇照
曾有記者問:“作為單親母親,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
她大笑:“這是個偽命題!我從未平衡,只是在每個階段全情投入。”
10年隱退,看似放棄舞臺,實則完成更宏大的創作:
將3個生命培育成獨立豐盈的個體,讓自身從“燃燒的火”蛻變為“靜默的光”。
韋唯的書架上,擺著兒子送的《和尚賣了法拉利》——恰如她賣掉名利場的桎梏,換得生命的開闊。

韋唯近照
從內蒙古草原到泰國深山,從工體舞臺到北京秋山,她始終在踐行少年時聽到的道家寓言:即便世界將傾,也要摘下懸崖邊那顆紅果,品嚐生命的甘美。
經歷了種種磨難後,61歲的韋唯更加坦然:
“我的認知改變了,生命本身才是最重要的,活在當下,隨心自在。”


「中國經典動畫郵冊」
50枚珍貴郵票
一次集齊中國經典動畫之作
中國郵政發行,有收藏品鑑定評級公司鑑定認證,還有中華錢幣郵票收藏協會蓋章官方認證。
《哪吒鬧海》郵票在紫外燈照射下,票面人物會發出異樣光彩。
點選圖片,立享優惠

除此之外,大家記憶裡非常熟悉的動畫和寓言故事都能在這本郵冊找到👇
《阿凡提的故事》特種郵票一套5枚
✨《黑貓警長》特種郵票一套5枚
✨《小蝌蚪找媽媽》特種郵票一套5枚
✨《大鬧天宮》特種郵票一套6枚
✨《葫蘆兄弟》特種郵票一套6枚
✨《哪吒鬧海》特種郵票一套6枚
✨《九色鹿》特種郵票一套5枚
✨《小鯉魚跳龍門》特種郵票一套5枚
✨《司馬光砸缸》特種郵票一套3枚
✨《曹衝稱象》特種郵票一套2枚
✨《孔融讓梨》特種郵票一套2枚

這可能是今年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小哪吒的形象沒有孩子會不喜歡。
立體亞克力封面,燙金頁邊,贈禮袋,可自用收藏可送人。
優惠數量不多,喜歡的朋友可以先開搶了!
點選圖片,立享優惠
探秘藝術家背後的故事
解析美學密碼
長按識別二維碼
加wx,提前佔座
點選下方圖片
一鍵進入優選商城
檢視更多非凡好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