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Mark Carney)今天公佈新一屆內閣名單,新內閣全面重組,包括多位高階部長和初級部長,其中超過一半的議員將是首次進入內閣的新面孔。
部長宣誓儀式於東部時間上午10:30開始,由總督瑪麗·西蒙(Mary Simon)主持。


圖源:Global News
勒布朗(Dominic LeBlanc)就任加美關係和省際事務部長。

圖源:cpac
喬利(Melanie Joly)擔任工業部長和魁省經濟發展部長。

圖源:cpac
商鵬飛(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留任財政部長,併兼任國家稅務部長。

圖源:cpac
阿南德(Anita Anand)就職新一任外交部長。

圖源:cpac
哈伊杜(Patty Hajdu)擔任工作和家庭部長、北部安省發展部長。

圖源:cpac
卡尼內閣正式出爐:28名部長 + 10位國務秘書
卡尼總理的新內閣由 28名部長 和 10位國務秘書 組成。其中,24人是首次擔任部長職務,13人是首次當選國會議員。
完整部長名單:
沙夫卡特·阿里(Shafqat Ali):財政委員會主席
麗貝卡·奧爾蒂(Rebecca Alty):王室-原住民關係部長
阿妮塔·阿南德(Anita Anand):外交部長
加里·阿南達桑加里(Gary Anandasangaree):公共安全部長
商鵬飛(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財政及國家稅務部長
麗貝卡·查特蘭(Rebecca Chartrand):北部與北極事務部長、加拿大北方經濟發展局負責人
朱莉·達布魯桑(Julie Dabrusin):環境與氣候變化部長
肖恩·弗雷澤(Sean Fraser):司法部長及加拿大總檢察長、大西洋地區經濟發展局負責人
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交通與內部貿易部長
史蒂文·吉爾博(Steven Guilbeault):加拿大身份與文化部長、官方語言事務部長
曼迪·古爾-馬斯蒂(Mandy Gull-Masty):原住民服務部長
帕蒂·哈伊杜(Patty Hajdu):就業與家庭事務部長、北安省聯邦經濟發展局負責人
蒂姆·霍奇森(Tim Hodgson):能源與自然資源部長
梅拉妮·喬利(Mélanie Joly):工業部長、魁省地區經濟發展局負責人
多米尼克·勒布朗(Dominic LeBlanc):樞密院主席、美加貿易事務部長、政府間事務與“一個加拿大經濟”事務部長
喬埃爾·萊特邦德(Joël Lightbound):政府轉型、公務和採購部長
希思·麥克唐納(Heath MacDonald):農業與農產品部長
史蒂文·麥金農(Steven MacKinnon):國會眾議院政府事務領袖
戴維·麥堅蒂(David J. McGuinty):國防部長
吉爾·麥克奈特(Jill McKnight):退伍軍人事務部長及副國防部長
莉娜·迪亞布(Lena Metlege Diab):移民、難民及公民事務部長
馬喬裡·米歇爾(Marjorie Michel):衛生部長
埃莉諾·奧爾謝夫斯基(Eleanor Olszewski):應急管理與社群韌性部長、草原地區經濟發展部長
羅品信(Gregor Robertson):住房與基礎設施部長、太平洋經濟發展局負責人
曼尼德·西杜(Maninder Sidhu):國際貿易部長
埃文·所羅門(Evan Solomon):人工智慧與數字創新部長、南安省聯邦經濟發展局負責人
喬安妮·湯普森(Joanne Thompson):漁業部長
雷奇·瓦爾迪茲(Rechie Valdez):女性與性別平等部長,兼任國務秘書(小企業與旅遊)
國務秘書名單(共10人):
(注:國務秘書擁有特定職責,但不直接隸屬於某個部,非正式內閣成員)
巴克利·貝朗熱(Buckley Belanger):國務秘書(農村發展)
斯蒂芬·福爾(Stephen Fuhr):國務秘書(國防採購)
安娜·蓋尼(Anna Gainey):國務秘書(兒童與青少年事務)
韋恩·朗(Wayne Long):國務秘書(國家稅務局與金融機構)
斯蒂芬妮·麥克林(Stephanie McLean):國務秘書(老年事務)
娜塔莉·普羅沃(Nathalie Provost):國務秘書(自然事務)
魯比·薩霍塔(Ruby Sahota):國務秘書(打擊犯罪)
蘭迪普·薩雷(Randeep Sarai):國務秘書(國際發展)
亞當·範·科沃登(Adam van Koeverden):國務秘書(體育)
約翰·澤魯切利(John Zerucelli):國務秘書(勞工)
三位內閣成員來自賓頓
據《星報》記者觀察,有12位內閣成員來自多倫多和大多地區,有3位來自賓頓。沙夫卡特·阿里(Shafqat Ali)自2021年起代表安省賓頓中心(Brampton Centre)選區。在2025年聯邦選舉中,他成功當選為新設立的賓頓-欽戈庫西公園(Brampton—Chinguacousy Park)選區的議員。曼尼德·西杜(Maninder Sidhu)成為來自賓頓(Brampton)的又一位部長。他自2019年起代表賓頓東選區擔任聯邦議員。很明顯,自由黨不敢輕視這一選區的重要性。加上魯比·薩霍塔(Ruby Sahota)也進入內閣,意味著新內閣中已有三名部長來自賓頓。
新內閣將分為兩類成員:第一類是由不到30名高階部長組成的核心內閣,負責外交、國防等關鍵職能,幷包括一位專責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談判的部長。
第二類為最多10位的初級部長,將被稱為“國務秘書”(Secretaries of State),過去在聯邦檔案中稱為“協助部長的國務部長”(Ministers of State to Assist)。
聯邦檔案指出:“國務秘書需宣誓加入樞密院,併成為政府成員,因此也需遵守集體責任制。但他們並非正式內閣成員。國務秘書的任務是協助內閣部長在其職權範圍內的特定領域工作。”這一職位上一次啟用是在克雷蒂安(Jean Chrétien)擔任總理期間。
訊息人士稱,在卡尼內閣中,國務秘書將被指派協助自然資源和國防等高階部長。
據六位訊息人士透露,從週一白天到深夜,內閣人選的遴選過程“混亂”不堪。
卡尼承諾將組建一個性別平衡、同時“高效”的內閣,但他並未說明新內閣的人數是否會超過3月14日宣誓就任的23位部長(不含總理本人)。
區域代表性也被認為是內閣構成的重要因素,尤其考慮到西部地區持續的分離主義言論,以及自由黨自2019年以來一直未在薩省贏得議席,阿爾伯塔和薩斯喀徹溫的代表可能更受關注。
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是加拿大人在最近聯邦大選中高度關注的議題之一。根據Global News獨家委託益普索(Ipsos)進行的民調,貿易爭端是影響選民投票決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來源連結:
https://globalnews.ca/news/11177116/canada-mark-carney-cabinet-swearing-in/
https://www.thestar.com/politics/federal/carney-cabinet-live/article_1e6bc84c-f3c9-4358-b561-49d157c8041b.html
-END-
若你喜歡推文,
記得點一下右下角的[推薦]哦~!
[評論留言]也是很歡迎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