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哥華港灣
(微信ID:bcbaynews)
今天上午,加拿大新任總理馬克·卡尼(Mark Carney)在渥太華麗都廳(Rideau Hall)正式宣誓就職,並宣佈組建新一屆聯邦政府。
新內閣規模較小,且重點突出,包括多位高階部長和初級部長,其中超過一半的議員將是首次進入內閣的新面孔。

卡尼總理的新內閣由28名部長和10位國務秘書組成。其中,24人是新加入內閣的成員,13人是首次當選國會議員。
特魯多上屆內閣宣誓就職時共有39名部長。

卡尼內閣完整名單一覽(28位部長)
-
Shafqat Ali:國庫委員會主席
-
Rebecca Alty:原住民與王室關係部長
-
Anita Anand:外交部長
-
Gary Anandasangaree:公共安全部長
-
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財政與國家稅收部長
-
Rebecca Chartrand:北方與北極事務部長、加拿大北方經濟發展署部長
-
Julie Dabrusin:環境與氣候變化部長
-
Sean Fraser:司法部長兼加拿大總檢察長、大西洋加拿大機會署部長
-
Chrystia Freeland(方慧蘭):交通與國內貿易部長
-
Steven Guilbeault:加拿大身份與文化部長、官方語言事務部長
-
Mandy Gull-Masty:原住民服務部長
-
Patty Hajdu:就業與家庭事務部長、聯邦北安大略經濟發展署部長
-
Tim Hodgson:能源與自然資源部長
-
Mélanie Joly:工業部長、加拿大魁北克地區經濟發展署部長
-
Dominic LeBlanc:樞密院主席、加美貿易、政府間事務與統一加拿大經濟事務部長
-
Joël Lightbound:政府轉型、公共工程與採購部長
-
Heath MacDonald:農業與農業食品部長
-
Steven MacKinnon:下議院政府事務領袖
-
David J. McGuinty:國防部長
-
Jill McKnight:退伍軍人事務部長、國防副部長
-
Lena Metlege Diab:移民、難民與公民事務部長
-
Marjorie Michel:衛生部長
-
Eleanor Olszewski:應急管理與社群韌性部長、草原地區經濟發展部長
-
Gregor Robertson:住房與基礎設施部長、太平洋地區經濟發展部長
-
Maninder Sidhu:國際貿易部長
-
Evan Solomon:人工智慧與數字創新部長、聯邦南安省經濟發展署部長
-
Joanne Thompson:漁業部長
-
Rechie Valdez:女性與性別平等部長、國務秘書(小企業與旅遊)

10位國務秘書亮相
為擴大地區代表性,卡尼政府恢復了“國務秘書”(Secretaries of State)職務。
歷史上,這一職位有時也被稱為“初級部長”。
雖然他們不屬於內閣正式成員,但在相關政策討論中會提供專業建議,薪酬和配備人員也少於部長。
-
Buckley Belanger:農村發展國務秘書
-
Stephen Fuhr:國防採購國務秘書
-
Anna Gainey:兒童與青少年國務秘書
-
Wayne Long:稅務局與金融機構國務秘書
-
Stephanie McLean:老年人事務國務秘書
-
Nathalie Provost:自然事務國務秘書
-
Ruby Sahota:打擊犯罪國務秘書
-
Randeep Sarai:國際發展國務秘書
-
Adam van Koeverden:體育國務秘書
-
John Zerucelli:勞工國務秘書
內閣大換血
此次組閣不僅注入大量新血,多個部長職位也進行了重新命名與職權重組,彰顯新政府的施政方向。

28名正式部長當中,前自由黨政府重臣安妮塔·阿南德(Anita Anand)與肖恩·弗雷澤(Sean Fraser)此前都宣佈不再競選、退出政壇,但在卡尼上臺後又雙雙“迴歸”,分別出任外交部長與司法部長兼總檢察長。
CBC主持人David Cochrane調侃稱:“當民調落後25點時他們退場,翻紅了就回來。”因此,兩人被戲稱為“自由25(Freedom 25)”。
勒布朗(Dominic LeBlanc)被調侃為“萬事部長”(minister of everything),他的新職銜為“樞密院主席,兼加美貿易、政府間事務與統一加拿大經濟事務部長”。

他專責處理加美貿易以及打破國內貿易壁壘——這也是卡尼在競選期間的重要承諾之一。這意味著他將在未來的對美貿易談判中扮演核心角色。
原外長喬美蘭(Melanie Joly)調任工業部長兼負責魁北克地區的經濟發展部長;

商鵬飛(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留任財政部長,併兼任國家稅務部長;
昨晚媒體傳出的方慧蘭被踢出內閣出現反轉,她繼續擔任運輸及國內貿易部長;

此外,阿省議員Eleanor Olszewski出任“應急管理與社群韌性部長”,顯示政府對自然災害和社群復原能力的高度重視。
前資深媒體人埃文·所羅門(Evan Solomon)首次入閣,擔任新設立的“人工智慧與數字創新部長”,反映出新政府對科技與AI領域的重視。
隨著北極主權和關鍵礦產問題升溫,Rebecca Chartrand出任“北方與北極事務部長”,強調北方地區的戰略地位。
哈利法克斯的議員莉娜·梅特利奇·迪亞布(Lena Metlege Diab)也首次入閣,出任移民部長。
迪亞布出生於哈利法克斯,是第一代黎巴嫩移民的女兒。她 2 歲時移居黎巴嫩,但 11 歲時為了逃避黎巴嫩內戰又搬回了哈利法克斯。
前溫哥華市長強勢迴歸
華人的“老朋友”,曾任溫哥華市長的羅品信(Gregor Robertson)則被任命為住房部長,主管全國住房事務。
卡尼承諾將大幅推動住房建設,以緩解當前住房可負擔性危機。
不過,羅品信與北美最昂貴房地產市場之一的聯絡,可能使他很容易成為批評的物件。

此外,羅品信還將兼任加拿大太平洋經濟發展部(Pacific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ada)部長
羅品信於2008年當選溫哥華市長,競選承諾是終結無家可歸現象,並一直擔任市長至2018年。
然而,批評者稱,那段時期他令溫哥華的房價飆漲、無家可歸者增多、濫藥危機惡化。
儘管市府採取了多項舉措,截至2018年3月,溫哥華的無家可歸者人數仍達到2,181人,為自2005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在2018年接受《Postmedia》採訪時,羅品信表示,他原本預期省政府和聯邦政府會加大力度,協助解決無家可歸問題。他坦言,為自己“沒有更強硬、更大聲地譴責他們在住房和無家可歸者問題上的投資不足”,感到非常遺憾。
他和華裔頗有緣分,自稱在中國家喻戶曉的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是他遠親,也曾和華裔女歌手曲婉婷戀愛,如今他的選區有非常多華裔居民。

三大施政挑戰
新政府班底已全面到位,接下來能否兌現選前承諾、應對內外挑戰,將直接關係到卡尼政府的執政穩定與民意支援。
自由黨政府現在面臨的三大施政挑戰,是他們的第一道考題。
1️⃣ 修復對美關係
川普政府再次掀起貿易戰,加拿大汽車、能源等產業受衝擊。卡尼政府需在維持美加關係與多邊貿易合作之間找到平衡。
2️⃣ 緩解住房危機
卡尼承諾推廣模組化住宅建設,解決中產和年輕人買房難題。政策是否見效,將成為民眾信任的關鍵。
3️⃣ 維護國家統一
阿省分離主義升溫,能源議題爭議不斷。如何安撫西部民意、維護聯邦團結,是卡尼必須優先解決的問題。


卡尼表示,他的新內閣反映出加拿大歷史上的一個“關鍵時刻”,不僅將專注於加強與美國的關係,還將致力於建設一個更強大的本國經濟。
在公佈新內閣名單後,卡尼在外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鑑於當前加拿大面臨的挑戰,速度至關重要。
卡尼說:“本屆內閣的宣誓就職是歷次大選後最快的一次之一,而新一屆國會的召開也將是加拿大歷史上大選後啟動最迅速的一次。”

“我們一開始就全力以赴,我們的政府將以緊迫感和決心,推進變革使命。這個新團隊正是為應對加拿大歷史這一關鍵轉折點而量身打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