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金融交易開源Agent火了,對蘋果狂賺26.6%

如果你是程式設計師,又對股票感興趣,那八成動過寫個指令碼的念頭。
這個想法的初版通常很簡單:找個免費的股票資料 API,用 Python 拉取 K 線,算一下 MACD 或者 RSI 指標,然後寫幾個 if/else來觸發買入賣出訊號。測試幾次,發現收益還不錯,特容易興奮上頭。

我很早之前也幹過這事兒,但說實話沒那麼簡單,市場一變,之前有效的策略可能立刻失效,得經常調整。寫的那幾十行指令碼,在真實的市場面前,還是太單薄了。
最近,我找到一個據說“神”到不行的“隊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群研究者開源了一個叫 TradingAgents 的專案,它不是一個簡單股票機器人,號稱是目前最強大的 AI 金融股票交易智慧體,在 GitHub 上的 Star 數已經突破 5000 大關,非常火爆。

先不說它是一個 Agent,最牛的是它的戰績,比如在對蘋果(AAPL)股票的模擬交易中,竟然跑出了 26.6% 的回報。這不妥妥“AI 股神”嗎。
最近我們聊 Agent 聊得很多,見證了太多簡單的“單體 Agent”,前段時間我們發過一篇文章討論“多智慧體到底該不該建”,在充滿不確定性和對抗性的真實世界任務中,從單體到多體是必然。
這個開源專案 TradingAgents,也是基於多智慧體協作框架,而且是選在金融這個最複雜、資訊密度最高、反饋最殘酷的領域。一起看看它咋做的。

TradingAgents 是咋做到的

TradingAgents 和傳統的量化交易或單一 AI 模型的不同在於—“多智慧體(Multi-Agent)”的 LLM 金融交易框架
傳統的金融選股模型主要是訓練一個 AI 模型進行技術分析,這些模型往往是“單兵作戰”,缺乏真正的協同和決策能力。
而 TradingAgents 則完美模擬了人類金融團隊的運作模式,透過構建一個分工明確、協作緊密的智慧體網路,實現了從“資料分析”到“策略制定”再到“風險管理”的全鏈條自動化。
你可以把 TradingAgents 想象成一家頂級的投資公司,只不過裡面的“員工”全都是由 AI 智慧體扮演!每個智慧體都擁有特定的專業知識和角色,能夠進行動態討論和協同決策。

多智慧體團隊內部一共設定了四種角色的員工:

不同視角的分析師團隊

這支團隊類似公司的“千里眼”,洞察市場,這些分析師智慧體被賦予了特定的觀察和推理能力:
  • 基本面分析師: 評估公司財報,根據行業報告、宏觀經濟資料,推理出公司的內在價值變動趨勢和潛在風險訊號。
  • 情緒分析師: 即時監測社交媒體、新聞評論等,用情感評分演算法捕捉市場的“風吹草動”。
  • 新聞分析師: 緊盯全球新聞和宏觀經濟指標,理解事件的深層影響,預測其對特定行業或股票的連鎖反應。
  • 技術分析師: 運用 MACD、RSI 等專業指標,識別交易模式,並透過 LLM 的推理能力預測短期價格波動和可能的突破點。

專門辯論的研究員

這部分更有意思了!
研究團隊構建了一個獨特的辯論團隊,讓不同觀點的看漲研究員看跌研究員進行結構化辯論:

  • 看漲研究員: 積極尋找市場中的利好因素,例如行業發展機遇、公司創新成果等,構建支援投資的邏輯,並提供論據支援。
  • 看跌研究員: 捕捉潛在的風險訊號和不利因素,例如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公司競爭劣勢等,並提出反駁意見和風險警示。
這種“正反方辯論”模式,強制智慧體從兩個方面進行深入思考,有效避免了單一視角可能帶來的侷限性,讓決策更加全面和客觀。

操盤手交易員

當分析師和研究員團隊把“功課”做足後,就輪到交易員智慧體出馬了!
交易員智慧體的決策過程是一個複雜的強化學習過程,綜合所有資訊,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交易策略。
交易員智慧體會綜合考慮:
  • 市場深度和流動性: 決定交易規模,避免對市場造成不必要的衝擊。
  • 風險偏好: 根據預設的風險敞口,調整交易激程序度。
  • 時間視窗: 精準把握交易時機,力求實現回報最大化。

一旦市場出現符合預設交易條件的訊號,交易員智慧體就會迅速下達買入或賣出指令,並根據市場的即時變化靈活調整投資組合。

風險管理團隊

在金融市場,風險控制永遠是重中之重!
研究團隊構建了專門的風險管理智慧體團隊,即時監控持倉情況和市場波動,透過設定止損訂單等手段,嚴格控制投資風險,利用價值風險(VaR)、條件風險值(CVaR)等量化風險指標,確保所有交易活動都在預設的風險引數範圍內進行。

例如,當某隻股票的價格出現顯著下跌,並接近預設的止損價位時,風險管理團隊會及時提醒交易員智慧體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潛在損失。

核心技術解密

TradingAgents 的論文中詳細闡述了幾個關鍵的技術亮點:

LangGraph 驅動的工作流

TradingAgents 採用了先進的“工廠模式(Factory Pattern)”來建立智慧體,結合 LangGraph 構建了動態工作流,讓不同的 LLM 智慧體之間進行有狀態的對話和決策路徑切換,形成智慧體之間的“高速公路”。
這種高度模組化和可配置的設計,使得系統能夠:
  • 根據不同的金融場景,輕鬆配置各種 LLM 模型,例如 GPT-4、o1-preview 等,甚至可以整合本地部署的開源 LLM。
  • 支援即時市場資料或歷史快取資料作為分析來源。
  • 允許使用者自由設定辯論輪次,完美適應各種複雜多變的金融交易場景。

多模態資料融合:讓 AI 看到“全景圖”

TradingAgents 具備強大的多模態資料融合能力。它能同時融合:
  • 結構化資料: 如財務報表、交易資料、宏觀經濟指標等。
  • 非結構化文字資料: 如新聞報道、社交媒體資訊、公司公告等。
從這些複雜且多樣化的資料中精準提取關鍵資訊,TradingAgents 能夠記那些跨模態的關聯分析,提升市場預測的準確性。

動態決策與持續學習進化

透過回測獎勵機制可以根據市場的即時變化快速調整策略,實現持續學習進化。TradingAgents 構建了持續學習的決策鏈條:
  • 即時反饋: 根據實際的市場表現,接收到即時反饋。
  • 獎勵訊號: 成功的交易或有效的風險控制會生成正向獎勵訊號。
  • 模型最佳化: 這些獎勵訊號被用於持續最佳化 LLM 的提示、智慧體間的互動規則,以及決策引數,形成一個閉環學習的良性迴圈
這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交易員,在每一次交易中不斷覆盤、學習、成長!
研究團隊餵給了 TradingAgents 以下相關內容,包括:
  • 即時股價 & 60+ 技術指標(MACD、RSI 等)
  • 彭博/雅虎財經等專業新聞
  • Reddit/推特社交情緒分析
  • 公司財報、高管交易資料
  • 宏觀經濟和政府政策更新
然後將 TradingAgents 的表現與五大傳統策略(比如“買入持有”、MACD 均線、KDJ+RSI 組合等)進行了對比。TradingAgents 平均碾壓基線策略 6-24 個百分點。

在模擬盤中高收益下最大虧損 (回撤) 僅 0.91%-2.11%,接近風控最強的保守策略; 收益風險比(夏普比率)高達 5.6-8.21(傳統策略普遍 <3.5,超過 3 已是頂級水平)。

部署方式

看到這裡,家人們是不是已經躍躍欲試,想讓這個“AI 股神”在你的電腦上跑起來了?
別擔心,部署它並不複雜!
  1. 克隆 TradingAgents 倉庫: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TauricResearch/TradingAgents.git  cd TradingAgents  
  1. 建立虛擬環境(推薦使用 conda):
conda create -n tradingagents python=3.13  conda activate tradingagents  
  1. 安裝依賴項: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必要 API 配置:
  1. FinnHub API(獲取金融資料): 所有程式碼均相容免費套餐。
export FINNHUB_API_KEY=$YOUR_FINNHUB_API_KEY
2. OpenAI API(智慧體執行所需):
export OPENAI_API_KEY=$YOUR_OPENAI_API_KEY
換 $YOUR_FINNHUB_API_KEY 和 $YOUR_OPENAI_API_KEY 為你的實際 API 金鑰
3. 命令列使用:
配置好 API 後,你就可以直接執行 CLI 了:
python -m cli.main  
介面會顯示可選引數,比如股票程式碼、日期、LLM 模型、研究深度等等。執行時,你會即時看到載入結果,並能追蹤智慧體的執行進度,親眼見證 AI 如何“思考”!

雖然 TradingAgents 為我們展示了 LLM 在複雜、高風險金融場景中進行決策的巨大潛力,這是否意味著人人都能輕鬆實現財富自由?AI 真的能透過這種多智慧體協同模式,實現超越人類的交易表現嗎?
如果你對 AI Agent、複雜系統設計或者量化交易感興趣,這個專案值得花時間研究一下。
但是大家都是技術人,明白回測和實盤的巨大差異,請勿直接用於真實交易。
重要提醒:TradingAgents 框架僅供研究用途哦。它的交易表現可能會因為模型、引數、資料等多種因素而異,而且它不構成財務、投資或交易建議!咱們玩歸玩,鬧歸鬧,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參考文獻https://arxiv.org/pdf/2412.20138https://github.com/TauricResearch/TradingAgent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