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個月,我們面對30-40歲的職場人群、從不同的角度談論了當下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另外一個十分小眾的選擇,它是為期一年、世界僅有三所頂尖商學院開設、專為職業中期 (Mid-Career) 職場人士設立的Sloan Fellow Program

圖片來自GSB官網
今年,我們接觸了比以往更多的Mid-Career人群。他們在職場工作8-10年以上,已經有了一定的管理經驗,但是也想要突破當下的職業瓶頸。
絕大多數人能想到的方式是“換個環境”:有人是為了“重新開始”,有人是為了“看看外面的世界、增長見識”,有人是為了“追求理想”或“終於可以為自己而活”。
在諸多方式中,最容易看到結果的,是“出國讀個書”。而“Sloan Fellow Program”(斯隆學者專案)可能是一個極佳的選擇。

不是每個人都知道Sloan Fellow Program,但是這些人都是Sloan Fellows:
-
聯合國第7任秘書長、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科菲·安南
-
英國石油公司(BP)前執行長、英國上議院議員——約翰·布朗勳爵
-
波音公司前任董事長——弗蘭克·安德森·施龍茲
-
法國奢侈服裝品牌伊夫•聖羅蘭(YSL)的前任 CEO(後加入蘋果公司任高階副總裁)——保羅·蒂尼維……
他們均畢業於著名的“Sloan Fellow Program”,世界上有3所頂尖商學院開設了此專案:斯坦福大學商學院(GSB),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MIT Sloan),和歐洲排名第一的倫敦商學院(LBS)。
專案的創辦人,是以“現代企業發明人”著稱的阿爾弗雷德·P · 斯隆 (Alfred P. Sloan)。在20世紀20-50年代的30餘年裡,他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GM)總裁,不僅把通用汽車發展為美國經濟最強大的驅動力之一,還將企業管理變成了一種真正的職業,直到今天仍然深刻影響著美國商業社會。
如果這些仍然離我們很遙遠,那麼把公司管理,從按照“職能”劃分(人事,財務,市場等),真正意義上轉化為按照“事業”劃分(雪弗蘭,別克,凱迪拉克等品牌獨立負責),就是斯隆。

Sloan Fellow Program是世界上第一個為有豐富領導經驗的職業中期(mid-career)人士設立的管理和領導力教育專案,也被認為世界上最有聲譽的商科學位。
第一個Sloan Fellow Program是由斯隆本人於1930年設立於MIT Sloan管理學院(有趣的是,MIT Sloan正式改名、是在此之後的50年代),起因是斯隆意識到由工程師治理的通用汽車公司,缺少真正的管理人才。斯坦福大學商學院於1957年開設了Sloan Fellow Program (現在叫做MSx專案),而倫敦商學院則在1968年緊隨其後。
從2023屆學生資料來看,三個Sloan Fellow專案中規模最大的是MIT Sloan Fellows,有109名畢業生,而GSB MsX為84名,最小的是LBS Sloan Fellow,僅52名。全球一年僅250人左右。

MIT Slown Fellow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也是目前最大的Sloan Fellow Program,MIT Sloan Fellow是三個專案中唯一一個可以“自選”學位的:MBA, 管理學碩士, 和科技管理碩士。
通常來說,這四類人群會申請MIT Sloan Fellow:
-
創業者、或有未來有志於創業的人
-
想要提升和晉升的公司高層管理者
-
想要轉換職業的人、不管是轉換職能還是行業
-
被專案的使命所吸引、也想要成為為世界帶來積極改變的領袖

Stanford GSB MSx
雖然創立於1957年,但是GSB的Sloan Fellow Program正式成為一個“學位專案”則開始於1977年。它被人們熟知的名字GSB MSx則正式命名於2013年。這個專案的畢業生被授予管理學碩士學位,但是和2年制MBA學生共享所有選修課程資源。
據GSB MsX專案主任Mike Hochleutner介紹,專案每年有40%的學生為尋求“職業進階”而來,60%的學生則因為想要尋求“職業轉換”而來到GSB。“我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任何地方,比矽谷的優秀人才生態系統更好”。斯坦福沒有其它的線上學位專案、也沒有EMBA專案,這意味著,只有真正願意帶來改變的人,才能夠從這個環境中受益。
另外,GSB MSx也是三個專案中唯一一個,允許申請人同時申請MBA和MSx學位的專案,但是僅限第一輪和第二輪。

圖片來自GSB官網
LBS Sloan Masters
in Leadership and Strategy
在三個Slown Fellow專案中,LBS Sloan Masters是人數最少、但是平均工作年齡最長(18-19年)、最國際化(94%非本土學生)。
在管理學碩士(非MBA)盛行的歐洲,LBS Sloan Masters是一個極其寶貴的機會。因為“職業中期人士通常都面臨著家庭和事業的巨大變化,而用一年的時間來好好沉澱和思考剩下的職業生涯中他們想要什麼、如何調整,是真的對終身學習抱有熱忱的人才會做出的選擇”。
因為專案規模很小,因此選拔過程也相對競爭激烈。在商科教育受到挑戰的今天,這個在過去50餘年裡只有2000多位校友的專案,卻長盛不衰。
BBYer x Sloan Fellows
過去幾年中,每年都有BBYer拿到了Sloan Fellow專案的offer:
-
M|15年間做過很多新興行業,從共享經濟,新能源到比特幣行業,曾經拿到MIT offer又放棄讀書繼續工作,數年後入學GSB MSx
-
S|大陸本科,申請時有15+年PR/市場相關的工作經驗,最近一份工作在國內知名電商平臺
-
Y|國內top本科,純大陸工作經驗,申請時在PE有8年工作經驗
-
F|國內Top本科,申請時本科畢業15+年,職業生涯主要聚焦在醫療健康行業的財務領域
-
H|國內本科,在汽車行業和諮詢行業有18年工作經驗
-
D|陸本美碩,在醫療和諮詢等行業均工作過,申請時碩士畢業7+年,是最年輕的fellow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當中,也有許多人放棄了讀書,選擇繼續留在國內工作。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是否適合“大齡留學”、或者無法做出申請與否的決定,歡迎掃描以下二維碼和我們約一對一的免費諮詢。
如果在這個背後,有更為核心的職場問題、無法透過留學得到真正的解決,也歡迎掃描以下二維碼諮詢BeBeyond Mid-Career Workshop,用更短的時間突破職業發展瓶頸。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