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und3第三輪申請,最關鍵的都在這裡了(Part2.)

隨著北美R2輪陸續接近放榜日,Round 3 Deadline也紛至沓來。
上週,我們和大家談了關於“R3輪值得申請嗎?從美式慣用語Hail Mary Pass聊起 (Part 1.)”,想要幫助大家理解R3輪是一個怎樣與前幾輪不同的處境。招生官經過第一輪和第二輪以後,已經對班級大體會有什麼樣的學生有一個整體sense,所以想要最大化R3機率,以下這幾點至關重要。
首先,你身上有滿足學校想要的“班級多樣性”的元素,是一個“很好的filler”、可以為班級帶來非常獨特的視角。
上篇我們說到,“多樣性”的定義非常寬廣。它包括但不限於:各方面都相當傑出的“全明星”選手、小眾行業和職業的候選人(例如職業運動員)、少數族裔和性少數群體、軍隊退役、創業者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學校並不會在一個申請季結束之前,就提前公佈錄取資料。雖然也可以參考前一年的class profile,但是自己是否一定能夠為班級多樣性做貢獻,是一個無法獲得百分百確定答案的前提。
其次,”我為什麼要在此時申請”,是一個至關重要、卻極易忽視的點。
不會有學校願意成為“備胎”,所以因為前兩輪申請失敗了、R3輪補申,這個理由對學校來說並不充分——如果候選人足夠優秀、那麼足以在R1/R2輪獲得錄取;如果候選人不夠優秀、那麼學校大可從前兩輪的waitlist上轉正更加優秀的申請人。
如果你有非常solid的第三輪申請的理由,就相當於“贏在了R3起跑線”上。例如,退伍軍人可能此時才拿到批准脫離軍籍公文,創業公司最近剛被收購,工作變動或者剛剛獲得了“職業sabbatical”甚至有了新的職業目標……甚至有人因為特殊工種無法考試、最近才有成績,或者再等一年入學會有不可抗力導致無法就讀等等。
如果你沒有充足的理由,那麼建議和有經驗且專業的顧問,好好討論一下你的第三輪申請動機和策略。有的時候,也許誠實交代自己前兩輪申請失敗、但是第三輪為什麼有更加強的競爭力,是你最好的策略
最後,想要提醒大家這些點:
1)招生官比你想象得還要更加擅長,區分一個“真誠的第三輪申請人”和一個“策略型第三輪申請人”,後者包括“前兩輪申請失敗、突然不喜歡自己的工作等等”。
2)相比前兩輪的申請人,第三輪申請人有更多的準備時間,因此一個更加用心和精心準備的申請材料更加重要。這也意味著你有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學校,因此增加和校園大使、招生官的接觸也非常幫助。
3)如果你的背景並不是那麼“小眾”,你和類似背景的申請人如何區分開來,這一點在第三輪比R1和R2更加重要(很多申請人在更早的輪次中過分重視這一點)。你是不是真的有熱情、你是不是有獨特的見地、你是不是比別人更加知道MBA如何幫助你……
最後的最後,哪些人不適合申請第三輪呢?
  1. 職業目標模糊、或和大多數人雷同(例如post-MBA想要去MBB)
  2. 申請材料準備得不充分、急急忙忙提交申請
  3. 缺少足夠的工作履歷和其它經歷
雖然我們需要“知己知彼”,但是不要因為是第三輪而阻礙了你的申請,或者掩蓋了你真正有價值的閃光點。在“Holistic Review”的錄取原則下,可能你認為信心不足的地方、在第三輪會變成你的優勢。

關於Holistics Review,我們在上週的活動中和大家舉例做了詳細的闡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回覆“Holistic”獲得錄屏。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是否要申請第三輪,也可以掃描以下二維碼,回覆“R3輪諮詢”獲得我們的免費機會。

附:第三輪的Deadline
HBS

:無R3輪

GSB:2025年4月8日
Wharton:2025年4月2日
Kellogg:2025年4月2日
Booth:2025年4月3日
MIT Sloan:2025年4月7日
Haas:2025年4月3日
Stern:2025年4月16日(R4輪)
Yale SOM:2025年4月8日
Tuck:2025年3月26日
Darden:2025年4月2日
CBS:2025年4月1日
Fuqua:2025年4月3日(R4輪)
Ross:2025年3月24日
Johnson:2025年4月10日
Anderson:2025年4月14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