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魯多辭職,加拿大真要變美國51州了?

本文授權轉載自Panopath
公眾號ID: Panopath_liuxue
前些日子,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流出了這樣的一張照片,他面對著自己的手機,手機上是亞馬遜軟體的購物車介面,而購物車裡面卻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加拿大,格陵蘭島,以及巴拿馬海峽(咱就是說,還是川寶會整活)。
這張照片一流出,所有人都議論紛紛,莫非美國真打算讓加拿大成為自己的第五十一個州?對於這件事情加拿大怎麼看?
結合特魯多辭職,整個事件都跌宕起伏了起來。
01 
特魯多辭職,在釋放什麼訊號?  
01辭職事件
2015年10月19日,特魯多領導的自由黨在聯邦大選中勝出,11月4日,特魯多成為了加拿大第23任總理。
作為總理
他推行了多項進步政策,包括推動氣候變化應對措施、引入碳稅、促進多元文化與包容性政策,以及擴大社會福利和中產階級支援。
他的政府還通過了《醫助死亡合法化法案》,在全球範圍內倡導女性權益和國際合作。儘管在執政期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的領導也因管控經濟、應對醜聞和原住民問題處理等方面受到批評。
如今,他仍然是上任時唯一一位在位時間最長的領導人,從巴拉克·奧巴馬到安格拉·默克爾、安倍晉三和戴維·卡梅倫,現年53歲的他也是目前七國集團中任職時間最長的領導人。
時隔十年,特魯多在2025年1月6日宣佈辭去自由黨黨首以及總理職務並擔任看守總理,直到新黨首選出。
02辭職原因
首先,在最近的民意調查中,特魯多落後於保守黨領袖皮埃爾波利耶夫超過二十個百分點,民眾更是將加拿大面臨的高通脹,住房危機以及公共服務等棘手的問題歸咎於特魯多的領導。在網路上,甚至有流傳特魯多漫步在街頭被群眾辱罵的影片,由此可以看出民眾對於特魯多的怨氣已經不再是個別現象。
作為已故加拿大前總理皮埃爾·埃利奧特·特魯多的長子,賈斯廷·特魯多曾以其青年形象和進步政策廣受歡迎,然而,進步政策一直以來都並不會被所有人所接受,帶來的後果也較為難以估計。在他迄今不到十年的任期內,他做出了許多有爭議性的決策。
  • 在特魯多的第一屆總理任期內(2015年-2019年),特魯多宣佈,從2018年10月27日開始,休閒類大麻在加拿大正式合法化,雖然有加拿大五成至七成主流民意支援,此舉動曾引發華人移民的爭議。
  • 同時,在他的第一任任期內,加拿大設定了歡迎更多移民和難民的目標。
  • 加拿大在2016年引入了安樂死的權利。
他的一系列醜聞也使公眾丟失了對他的信心:
  • 他被發現在處理腐敗調查(SNC-Lavalin事件)以及前往巴哈馬的豪華旅行中違反了聯邦利益衝突規則。2020 年,他因選擇與其家族有關係的慈善機構來管理一項重大政府專案而受到審查。
同時,特魯多的辭職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他失去了自由黨的關鍵盟友,並可能面臨反對黨保守黨和新民主黨的不信任投票。
12月中旬,特魯多的關鍵副手、前財政部長克里斯蒂亞·弗裡蘭(Chrystia Freeland)突然辭職,她表示,特魯多似乎沒有認真對待特朗普的威脅。他所在政黨的成員開始公開表示不再支援他的領導。左翼盟友的撤出支援以及自由黨內部的不滿更是加劇了他的政治困境。
各個國家的態度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美國的態度,作為美國即將上任的下一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態度十分關鍵。就這件事,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釋出了一些較為激進的言論。
“加拿大人想要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People in Canada LOVE being the 51st State')
特朗普在他的“真相社交"(truth social platform)平臺上發帖回應了特魯多的辭職。
“許多加拿大人想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美國不能再忍受加拿大維持生存所需要的鉅額貿易逆差和補貼。賈斯汀·特魯多知道這一點,於是辭職了,”特朗普在帖子中說。
圖源:pixabay
特魯多辭職的決定引發了人們對政府將如何處理與特朗普政府的談判的質疑。
白宮週一表示,總統喬·拜登對“堅定的朋友”特魯多的合作“表示感謝”。
“特魯多總理一直是美國的堅定朋友。在他領導加拿大政府的十年間,我們作為親密盟友、鄰國和七國集團成員,就兩國和世介面臨的各種問題進行了密切合作,”白宮新聞秘書卡琳娜·讓-皮埃爾在空軍一號上對記者說。
“總統感謝總理在所有問題上的合作,感謝他致力於保護北美免受 21 世紀地緣政治威脅,感謝我們共同努力維持北美作為世界經濟競爭力最強地區的地位。”
02 
加拿大怎麼樣了,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特魯多上任時,人們都對他寄予厚望,然而他交出了異常糟糕的答卷,尤其是在移民上——
在2021年12月16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釋出的移民、難民和公民事務部長授權書中,他要求移民、難民和公民事務部長履行以下承諾:
  • 按照《2021-2023 年移民水平計劃》的要求,繼續吸引新移民進入加拿大,推動經濟增長和復甦。
  • 擴大人權捍衛者的新移民渠道,並與民間社會團體合作,為受到威脅的人們提供重新安置的機會。
  • 在外交部長的支援下,繼續為阿富汗弱勢群體的安全通行和重新安置提供便利,重點關注過去二十年支援加拿大及其盟友的個人、婦女、LGBTQ2 人士、人權捍衛者、記者以及宗教和少數民族成員,並將符合條件的難民人數從 20,000人增加到至少40,000 人。
由這些承諾可以看出,特魯多對於新移民以及難民持開放接受的態度,更是推進了對於少數群體以及弱勢群體的關懷。
然而,有人認為特魯多對於非法移民以及難民的態度太過寬鬆,尤其是特魯多針對犯罪懲戒力度降低的政策,民間稱其為“catch and release”,意思是“今天被捕,明天釋放”。
這種政策允許一些非法越境者在被邊境執法人員拘留和審查後釋放,而不一定被立即遣返。他們可以暫時留在加拿大,等待難民申請或移民程式的進一步處理。一些人認為,這種寬鬆的邊境管控和處理政策會導致移民系統被濫用,吸引更多非法越境者,並對社會資源(如醫療、住房等)造成壓力。
事實證明,總理的“catch and release”政策確實為公共安全帶來了一些擔憂,這個政策的釋出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暴力犯罪率飆升39%,並且2022年有256人被刑滿釋放的罪犯殺害。
圖源:pixabay
總理不靠譜,副總理就能靠譜嗎?——當然不!
加拿大前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克里斯蒂婭·弗裡蘭(Chrystia Freeland,中文名方慧蘭)早年在哈佛大學學習俄羅斯歷史和文學,於1993年在牛津大學獲得斯拉夫研究碩士學位。
從哈佛到牛津,這含金量拉滿,可是…
2019年聯邦大選後,她被任命為副總理兼政府間事務部長。作為副總理,弗裡蘭負責特魯多國內政策的幾項關鍵內容,如:
  • 加強醫療保險
  • 實施加拿大國家氣候戰略
  • 出臺槍支管制
  • 建立泛加拿大兒童保育系統
2024年春季財政預算案時,方慧蘭聲稱要將赤字控制在401億元,然而她的目標無法實現,赤字預計已達619億元,而赤字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原住民訴訟賠償(164億)和疫情期間津貼(47億)等額外支出。
2024年12月16日,在弗裡蘭發表秋季經濟宣告的幾個小時前,她辭去了特魯多內閣的職務,理由是她與特魯多在稅收減免、支出以及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加拿大商品徵收的關稅等政策上存在分歧。弗裡蘭16日宣佈辭去內閣職務後,總理特魯多當天任命公共安全部長勒布朗為新的財政部長(新的背鍋俠上線👏)
當然最讓留學生怨聲載道的還是痛擊留學生的移民部長——
2024年4月5日——移民、難民和公民事務部長馬克·米勒(Marc Miller)發表以下宣告:“1月22日,我宣佈對全國學習許可申請設定上限,以應對加拿大國際學生人數的快速增長。”
換言之,米勒對於國際學生的數量做出了限制。
同時,米勒說:“現在人們認為加拿大對學生的歡迎程度已經不如以前了。”
但他表示,最新的情況是,學習簽證“越來越不被視為獲得永久居留權或進入加拿大的廉價方式,而更多地被視為一種定性主張——我們希望它迴歸其最初的意圖。”他同時也開始重新審視國際學生簽證獲得加拿大永久居留權或進入加拿大的權利。
對於國際學生來說,這無疑是噩耗,無論是申請加拿大學校的難度還是利用學生簽證留在加拿大生活的難度都可能因此大大增高。
圖源:pixabay
03 
加拿大留學還會升溫嗎
其實,特魯多政府對留學生一直以來持友好態度,頒佈了多項政策支援國際學生的移民路徑。
然而,近年來,隨著物價飆升等問題,許多人將矛頭指向了快速增長的留學生數量,認為留學生的湧入擠佔了原本居民的生存空間。隨著特魯多辭職,加拿大未來的移民和教育政策可能出現調整。
但是,這種調整不一定就是壞的。
由於加拿大政策一向跟隨美國,再加上隔壁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對H1B持支援態度,所以之後加拿大對留學生沒準會持有更積極的態度(當然,這只是猜測)
對於國際學生來說,雖然無法改變具體的政策,但是保持時刻關注著加拿大的政策資訊,準備好各種備選方案等等都是很好的對應策略。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刪除
FindingSchool

Andover、Exeter的夏校均已開放申請。
FindingSchool更新了一份寄宿美高夏校專案清單,撒福利給各位讀者啦!
今年的彙總收錄了13所私立寄宿美國高中的夏校專案,以表格的形式呈現給大家。
👇掃碼新增FndingSchool小助手👇
免費獲取美高寄宿夏校專案清單
(備註:美高夏校清單)
更多留學教育資訊點選關注FindingSchoo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