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右傾:通脹導致特魯多辭職

內外交困中,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昨天宣佈辭去自由黨黨魁一職,這也意味著特魯多九年的總理任期即將終結。這一結果不僅反映了加拿大國內對經濟問題的普遍不滿,也預示著加拿大即將進入一個與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更加一致的時代。加拿大保守黨目前處於有利地位,可能透過即將到來的大選掌權,從而將加拿大轉向更偏保守主義的道路。
這種政治轉變並非加拿大獨有。近年來,通脹和高利率引發的經濟焦慮已在全球範圍內動搖了無論左翼還是右翼的執政黨。特魯多在執政期間擴充套件了加拿大的社會保障,但也擴大了預算赤字。最終,他未能扭轉支援率的急劇下滑,其政府內部的不穩定也讓局勢進一步惡化。
曾任特魯多首席秘書、現任歐亞集團政治顧問的傑拉爾德·巴茨表示:“通脹是政權的終結者,它並不在意執政黨是左翼還是右翼,像許多政府一樣,他們最初未能及時意識到通脹的嚴重性,也未能迅速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保守黨崛起
特魯多領導的自由黨即將選出新領導人,但加拿大很可能在新領導人上任後立即迎來全國大選。據民調顯示,自由黨目前的支援率比保守黨落後20多個百分點。如果保守黨獲勝,加拿大可能面臨大幅削減碳稅、削弱環境保護法規、減少社會支出等政策變化。

加拿大保守黨領袖波利耶在2024年3月在多倫多舉行的“Axe the Tax”活動上

保守黨領袖皮埃爾·波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的核心政策是取消特魯多的碳稅,並加速原材料生產。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美洲專案副主任克里斯托弗·埃爾南德斯-羅伊(Christopher Hernandez-Roy)表示:“如果保守黨上臺,你會看到一個更加親商、注重資源開發的小政府,以及在支出和犯罪問題上更強硬的政府。”
這些政策更接近特朗普的風格。在特魯多辭職數小時後,美國國會確認特朗普贏得總統選舉。特朗普不僅威脅對加拿大進口產品徵收25%的關稅,還嘲諷加拿大是“美國的第51個州”。
特朗普一再批評美國對加拿大的貿易逆差,並聲稱這是對加拿大的一種補貼。這種逆差主要是因為美國每天從加拿大進口超過400萬桶石油。“美國無法再忍受巨大的貿易逆差和對加拿大的補貼,這些正是加拿大賴以生存的根本,”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臺Truth Social上寫道。“特魯多明白這一點,所以他辭職了。”

經濟不滿

特魯多政府的經濟管理不善讓自由黨面臨巨大壓力。加拿大的人均GDP已連續六個季度下滑,自2022年峰值以來累計下降3.5%,這是非經濟衰退時期從未見過的降幅。就業崗位不足,失業率持續上升。工資增長趕不上食品價格上漲,年輕人的住房夢越來越難以實現,而這正是特魯多在早期依賴的關鍵選民群體。

加拿大的商業投資下滑

保守黨利用這些不滿情緒,將矛頭指向特魯多的移民政策、碳排放稅以及政府支出,指責這些政策助長了通脹並讓民眾生活成本更高。他們承諾將扭轉這些政策。
特魯多在週一宣佈辭職時說道:“加拿大人應該在下一次選舉中有真正的選擇,但很顯然,我無法在下一次選舉中繼續作為自由黨的帶路。”
自由黨即將迎來新領導人,但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無論是誰接任,都很難扭轉目前的局勢。特魯多的潛在繼任者包括:
  • 前財政部長克里斯蒂婭·弗裡蘭(Chrystia Freeland),她的突然辭職直接導致了特魯多的下臺;
  • 特魯多的盟友、多米尼克·勒布朗(Dominic LeBlanc),他接替了弗裡蘭的職務;
  • 前加拿大央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他同時也是布魯克菲爾德資產管理公司和彭博社的董事會主席。

馬克·卡尼

然而,無論誰當選新任自由黨領袖,自由黨都可能在即將到來的大選中面臨一場“慘敗”。
45歲的波利耶夫試圖以“強人形象”自居,並將特魯多塑造成軟弱無能的領導人。他多次批評特魯多在移民政策和邊境安全上失控,與特朗普的政策議題不謀而合。他釋出影片,宣稱特魯多及其自由黨“讓國家支離破碎”,並提出“加拿大優先”的口號。他還承諾透過減少對外援助、削減企業補貼和外包專案,來降低稅收,並推崇愛爾蘭、新加坡、瑞士和以色列的經濟模式。
玻利耶夫在X上對支持者呼籲:“加拿大人可以奪回對自己生活和國家的控制權,奪回對邊境的控制權,搶回對移民的控制權、奪回對支出、赤字和通貨膨脹的控制權以及奪回對街道的控制權”,並把“加拿大放在第一位”。

財政問題


財政支出是導致特魯多政府支援率下滑的關鍵問題。前財政部長弗裡蘭在辭職時曾公開批評特魯多,認為其提議的稅收減免支票是不負責任的“政治伎倆”。自2015年以來,加拿大聯邦債務幾乎翻了一番,在2023-2024財年達到1.24萬億加元(約合8700億美元)。儘管疫情期間的大量支援性支出是主要原因,但特魯多政府還新增了諸多永久性支出專案,如兒童福利、補貼托兒服務和國家牙科計劃。

儘管保守黨可能削減稅收和減少支出,但特魯多擴充套件的社會安全網(如牙科和藥品補貼)可能難以完全廢除。此外,保守黨可能重點與美國在能源、關鍵礦產和國防領域展開對接。

移民政策的反轉

特魯多政府曾大幅增加移民,以應對人口老齡化導致的經濟下滑。然而,後疫情時期移民激增,加劇了住房短缺和租金飆升,公共支援迅速下降。民調顯示,大多數加拿大人認為移民數量“過多”,這是自1998年以來首次出現的觀點轉變。

2023年3月,移民抵達魁北克的Roxham Road邊境口岸

隨著公眾情緒惡化,特魯多政府開始撤回此前的移民政策,計劃在兩年內凍結人口增長,並減少移民入境。這一政策轉向與特魯多早期熱情歡迎難民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也讓他的政府形象嚴重受損。
最終,特魯多政府因廣泛的信任危機而倒臺。自由黨內部對特魯多能否贏得公眾支援失去了信心,而公眾對其緩解經濟困境的能力也逐漸喪失信任。約60%的加拿大人認為經濟會變得更糟,而商業投資也處於低迷狀態。
特朗普的當選進一步加劇了這種不確定性。他推行的關稅、減稅以及“美國優先”的政策將對加拿大經濟造成更多壓力。

儘管特魯多政府的失敗表明加拿大的政治方向正在轉變,但這種變化更多反映了選民對長期執政的厭倦,而非國家的徹底右傾化。安大略大學政治學教授勞拉·斯蒂芬森(Laura Stephenson)表示:“這並不一定是加拿大完全的右翼轉向,而更多是變革的時刻。”
特魯多的辭職標誌著加拿大政治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無論自由黨能否改革,保守黨的崛起已不可避免。加拿大正在進入一個更加保守的時代。

語音節目系列


歡迎大家加微信,方便交流。
點選二維碼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