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俠”特朗普引爆美股熊市?

頭圖由豆包生成,提示詞:熊 美元碎片

“關稅俠”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又“大展身手”。與此同時,美股過去兩週的跌幅之大、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美股先是從2月21日起的一週跌去5%,為近年來最快的一次單週5%回撥,而後一週則繼續下跌,納斯達克100指數累計從高位下跌10%,更恐怖的是一度跌破了200日均線這一關鍵防線。
連環關稅、DOGE(政府效率部門)引發的混亂正在推升投資者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儘管美國經濟資料仍然健康,但預期正在動搖。AAII(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投資者情緒調查顯示,看跌情緒達到了自1987年以來的第八高水平。
高盛最近表示,更高的關稅可能更嚴重地衝擊GDP,該機構將2025年第四季度同比GDP增長預測下調至1.7%,此前為2.2%,還將12個月內出現衰退的機率從15%略微上調至20%。
有市場觀點提及,難怪“股神”巴菲特的現金持有達到歷史最高。儘管美股中長期看大有機會,AI主題也遠未結束,但短期交易充滿了不確定性,有觀點認為,那句關於何時貪婪的名言,或許應該改成“巴菲特恐懼我恐懼”。

關稅大戰升級

特朗普自稱是“關稅俠”,關稅牌遲早會打。上任之初關稅大招顯得頗為低調,然而還是“雖遲但到”,且越發令市場摸不著頭腦。
特朗普早兩天宣佈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其中加拿大的能源產品則徵收10%。同時,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提升至20%,比此前高一倍,同時,鋼鐵與鋁產品將從下星期開始面臨25%關稅。
特朗普也計劃於4月2日開始實施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對等關稅即“你收我30%關稅,我也要收你30%同樣的關稅”。
此外,美國也額外對進口的木材、製藥、半導體晶片、銅及汽車加徵關稅。
不過,特朗普上週又改口風,將對墨、加包括汽車在內的部分出口關稅推遲至4月2日。
白宮官員透露,目前約50%的墨西哥和40%的加拿大進口商品仍受到關稅政策的影響。資料顯示,墨西哥在2024年是美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國和第二大貿易逆差國,加拿大也是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正是因為經濟上千絲萬縷的聯結,關稅大戰下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市場訊息現在是一片混亂,朝令夕改。不過也可看出特朗普更像是在下棋,以關稅作為談判籌碼,並在等待這些國家的共識。
筆者此前就提及,關稅是手段,以此換取邊境管控(非法移民、芬太尼)方面的進展仍是關鍵,至少對加、墨是如此。儘管如此,不同國家也準備了一系列反制措施,雖未實施,內容大約是:
1、加拿大對價值208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徵稅,包括化妝品、電器、車胎、水果和酒等。
2、中國對美國農產品等商品加徵15%關稅,作為回應。
3、加拿大建議第二階段反制將涵蓋美國製汽車、鋁材及航空產品等等。
資料顯示,墨西哥在2024年是美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國和第二大貿易逆差國,加拿大也是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正是因為經濟上千絲萬縷的聯結,關稅大戰下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當前的關稅風暴令美聯儲陷入兩難境地。一方面是目前通脹仍然較高且有繼續上行的風險,需要放緩甚至暫停降息;另一方面,近期各項經濟指標持續走弱,經濟增速預測不斷下調,市場信心受到打擊,需要重啟降息來避免經濟陷入困境。
因此3月20日的美聯儲決議以及點陣圖將對市場釋放重要訊號。目前利率市場押注今年降息3次,要明顯高於年初時的預測,且首次降息可能提前至6月,這也是美元指數近期走弱的主因。

衰退跡象初顯

另一個值得留意的資料——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又出現輕微倒掛,這是技術上衰退的訊號。
2年期與5年期國債收益率在上週出現短暫倒掛,為2024年12月以來首次出現;10年期國債利率,現在大約為4.12%,低於聯邦基金利率4.33%。
這是重要的指引,短期利率高於長期利率,被稱為“利率倒掛”(Yield Curve Inversion),通常被視為經濟衰退的警訊,因為投資人預期未來的經濟增長會放緩,迫使美聯儲不得不降息救經濟。
最關鍵的指標是3個月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之差,近期也出現自去年12月中旬以來的首次倒掛,這個形態通常預示未來12~18個月內可能發生經濟衰退。
未來一段時間,如果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4%,而聯邦基金利率仍維持4.5%,當長期利率低於短期利率,表示市場認為未來經濟疲弱,資金會變相湧入長期債券(推高債價,壓低收益率)。如果利差進一步擴大(如0.5%),代表市場預期未來經濟狀況將更差,所以要留意這個差距有沒有擴大,如果真的發生,股市的反應可能會十分之大。
當前,美聯儲5月降息的機率降低了,因為通脹在關稅下,預期會升溫,因此需要觀望是否在6月降息的可能性。早前市場預計2025年美聯儲最多降息1次,但由於經濟衰退的擔憂攀升,這種預期一度攀升至3次。

美股多空激烈爭奪

美股過去一週也險象環生,多空雙方在關鍵點位出現了激烈的爭奪。
標普500指數先是抹平了美國大選以來的所有漲幅,而後又跌破5770點支撐位,一度測試5750點的200日均線。3月7日(週五)的盤中交易時段,指數一度跌入5600區間,而後多頭再度介入將指數推回200日均線以上,收盤收在5770點附近。不難看出,儘管市場沒有進一步大跌,但多頭仍然非常遲疑,3月10日市場繼續承壓。
3月7日(上週五)的盤中交易時段,指數一度跌入5600區間,而後多頭再度介入將指數推回200日均線以上,收盤收在5700點附近。不難看出,儘管市場沒有進一步大跌,但多頭仍然非常遲疑。
若200日均線支撐有效,多頭可能會推動指數反彈,測試5865點阻力位,若突破該水平,則有望進一步上探5916點,從而扭轉短期跌勢。但短期來看,壓力仍存。
在上週五當天交易時,一份關鍵的經濟資料也被公佈——最新的美國非農就業資料顯示,2月新增了15.1萬個就業崗位,低於分析師預測的16.3萬個。同時,失業率上升至4.1%,而工資增長了0.3%。儘管資料不如預期強勁,但並不如市場擔憂的那麼糟糕,導致市場反應平淡。
更值得關注的是,由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可能會在未來的就業報告中顯現影響。雖然聯邦政府僱員僅佔美國總勞動力的1.5%,且大多數職位仍將保留,但裁員的影響可能會蔓延至州和地方政府,以及依賴政府訂單的承包商。
如果一些分析師預測的未來12個月內裁減30萬名聯邦員工的情況成為現實,那麼考慮到政府承包商及其連鎖反應,可能會導致超過100萬個就業崗位減少(相當於每月約8萬個),這可能對短期就業市場構成壓力。

AI信仰能否延續?

各種宏觀和微觀因素的相互交織和影響造成了AI相關美股的大幅波動。英偉達比等權標普500指數多跌了16個百分點,AI基礎設施相關股票多跌了9個百分點,可獲得AI賦能型收入的股票多跌了7個百分點。年初至今,如特斯拉、英偉達、Palantir等熱門成長股從高位下跌幅度都超出30%。
由於科技巨頭在美股指數的權重之大,這輪迴調的陣痛也頗為顯著。2024年,美股的“科技七巨頭”(包括蘋果、英偉達、微軟、特斯拉、Meta、亞馬遜和Alphabet)對標普500指數的漲幅貢獻了超過53%。其中,英偉達一家公司就貢獻了21%的漲幅。
當前,“美國科技股的例外主義”面臨風險(US Tech Exceptionalism at Risk)。高盛認為,在當前眾多市場因素中,這一點最值得關注。
首先,估值起點很關鍵,美國科技股的定價一直是基於“例外主義”的假設:如果一隻股票的市銷率(EV/Sales)高達100倍,那麼其股價表現的上升空間極其有限;即便回撥至65倍市銷率(例如Palantir的股價),這一邏輯依然成立。
其次,在過去兩週,我們已兩次看到AI超級巨頭微軟(MSFT)在AI資本支出上展現出更大的紀律性。這尚未形成趨勢,但已不僅僅是個別現象,需要密切關注。
第三,中國在AI和更廣泛科技領域的創新正在加速,且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就在上週,阿里巴巴最新的大模型Qwen(QwQ-32B)在效能上超越了DeepSeek,同時Manus在智慧體(Agentic AI)領域的突破也引發了市場遐想。此外,中國對民營企業領的支援也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但目前來看,投資者的倉位調整仍然有限,尤其是海外投資者倉位仍位於歷史低位。
短期內,倉位調整或經濟資料的改善才能扭轉股市頹勢。倉位也體現了投資者的情緒——恐慌指數 創下去年8月5日以來的最高水平, 標普500看跌期權(Put)交易量在上週二飆升至歷史第三高 ,QQQ(納指ETF)看跌期權交易量創歷史新高。
但中長期看,隨著估值逐漸回落,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企業的盈利增長最終將促使投資者重新介入AI相關股票,投資圈也相信AI題材將擴圍,與AI基礎設施相關股票(例如GPU)相比,可獲得AI賦能型收入的股票(例如軟體)可為新進資金提供更好的風險/回報。華爾街認為,在未來兩年內預期銷售增長最快的公司是Palantir (PLTR)、Cloudfare (NET)、SentinelOne (S)和GitLab (GTLB)。
客觀而言,美國科技公司仍然是此輪AI產業趨勢的核心領導者,隨著算力成本的下降和模型能力的提升,應用和終端環節會湧現出來一批新的投資機會。這是機構當前研究和投資的重點
 /// END /// 
No.6247 原創首發文章|作者 周艾琳
開白名單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
 歡迎點看【秦朔朋友圈影片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