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996和學區房,他帶著妻女環遊世界

作者 | 江潮
本文授權轉載自“南風窗”,點選上方關注。
ID:SouthReviews
童童的“家”很容易被認出來。
一輛一人半高的中巴,被改造成了房車,車身上貼滿了亞歐大陸主要國家的國旗—都是這輛房車所到之處。最醒目的是車身的五星紅旗,以及一個黑色的標誌,上面寫著四個字“自由公路”
“自由公路”是“90後”小夥童童(楊蒞童)自駕房車環球旅行以來建立的IP。類似的房車,童童還有4輛。因此,他也有“房貸”,不過是人們通常說的“車貸”。
他自稱是在“車輪上長大的人”,8歲時,他跟著越野賽車手父親在暑假自駕旅行,上大學時,他開房車賣三明治。後來,他開啟了房車穿越歐亞大陸的旅程,擁有“世界上第一個登陸冰島的中國牌照汽車”。
童童的房車登陸冰島
憑著一輛房車,2020年,童童闖入了福布斯中國U30精英榜。
在過去8年裡,他開著房車遊經亞非歐122個國家,跑過的路線如今變成了許多自駕愛好者的新選擇。這個留著山羊鬍子、喜歡戴各式帽子的小夥,已然成為中國房車生活和公路文化的領路人。
如今的童童很少提及這些頭銜了。房車生活對他來說已經再日常不過,而路上的日子也讓童童完成了從兒子到老闆、抖音精選旅行博主、丈夫和父親的角色進化。他現在最常提起的是妻子白白和女兒櫻桃妹。

童童、白白和他們的女兒櫻桃妹

和傳統的生活相比,移動的、在路上的生活最大的不同在於,每一個明天都是未知的。在這裡,房車不僅是一個交通工具,還是一座移動的城堡。
世界化為課堂與樂園,在“996”工作制和學區房之外,身為“自駕一族”,童童走出了不一樣的路上中國。

“以遊養遊”

童童和公路最初的結緣,源自父親。

父親是一名“60後”,曾是一名職業越野賽車手,也是國內第一批玩房車旅行和推廣戶外露營的人。9歲時,他就跟著父親的越野車穿越西藏阿里,從邊境進入尼泊爾,接著返回羅布泊。直到那年暑假結束,童童從烏魯木齊坐飛機回山東開學,父親接著自駕。
跟著父親用房車旅行,已是他的童年假期日常。但大三時,家裡出現了變故。父親經營的房車和露營營地出了問題,賠了不少錢。為了不給家裡增加負擔,童童決定退學。回憶起這個決定,他說,退學其實是為了逃避當時的窘迫,更是為了提前出來工作。他此後建立了一家設計工作室,接單給房地產商供圖。
童童小時和房車的舊日影像
一次,他經過父親的車庫,看見父親年輕時開過的房車,已經“又破又老了”。他突然產生了“想出去走走”的想法。
那是2016年,網際網路上一位普通教師的辭職信裡“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溫柔絮語,蕩起了一股嚮往“詩與遠方”的社會情緒。同年,國家旅遊局等11部委聯合釋出《關於促進自駕車旅居車旅遊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設2000個自駕車房車營地,推動房車旅遊產業鏈發展。政策紅利與消費升級,共同促進了房車旅行從小眾走向大眾視野。
童童記憶裡的冒險基因也被喚醒。但很快,父親的一句“你有錢嗎”,給他潑了冷水。
“現實就是你沒錢,你就看不了外面的世界。”他清楚,車可以帶他逃離眼下的困境,但生活的本身永遠無法逃離,只能換個活法。
怎麼辦?父親和他看了一部電影,《落魄大廚》。主人公卡爾,因與餐廳經營理念衝突而辭職後,選擇和兒子一起用房車餐車的模式開啟美食之旅。
《落魄大廚》劇照
電影裡父子賣三明治的形式,讓童童看見了房車生活的可持續性。2016年起,他以“分期付款”的形式從父親處“貸”了一臺白色二手房車,將其改造成一輛售賣三明治和咖啡的餐車。從珠海出發,他穿越了9個省市,在62天裡跑了3.5萬公里,完成“自由公路”第一季的旅程。
這個過程中,他遇見了一位摯友白白。白白曾經是一位驢友,也是一位旅遊主播。在印度旅遊時,她看到了童童的房車三明治創業旅行,產生了興趣,回國也參與其中。兩人因此相識並相戀,成為夫妻,一起用房車創業。
穿著婚服的童童與白白跟房車合影
童童將這種創業模式稱為“以遊養遊”—他與沿途的咖啡店主或文創店家合作,將自己的房車作為其中一個售賣驛站。
旗下產品包括:20元一個的三明治、60元的下午茶套餐,200元的文化衫,2000元體驗房車創業的商業模式,甚至是以2萬元入股合夥人。在半年裡,這輛載滿三明治的房車,讓他賺了16萬。
童童開始“以遊養遊”
聽起來很誘人的模式,實際上剛好維持房車生活的基本開支,最後到手的利潤不到4萬。但這比最開始的一窮二白好多了。
“三明治之旅”讓他小火了一把,接受了不少媒體採訪,同時也讓他遭到一些非議。有人不理解他的做法,有人說他是富二代在炒作,有人說他遲早會被城管抓起來。
面對非議,童童的做法是,“關上車窗”,繼續迎著呼嘯的疾風向前。“大家在路上笑看人生,四海為家。反對的聲音又怎麼了?把車上的音樂調大就好。”
為了更加證明這樣的生活方式可行,2017年,童童拿著“以遊養遊”賺來的錢,開啟了一個“瘋狂”的計劃:在極寒天氣裡開著房車穿越亞歐大陸。這成為他房車生活的一個轉折點。在他之前,從沒一箇中國人這麼做過。
童童抵達俄羅斯
但還是要養活自己。因為無法在境外銷售餐飲,他只能換個辦法,那就是海淘。每到一個國家,他都會到當地的市集裡淘一些特產和手工藝品,並去談合作機會。巴基斯坦的寶石、伊朗的波斯地毯和藏紅花,還有摩洛哥的甘油、保加利亞的玫瑰精油、冰島的魚肝油等等,都被他帶上了房車,成為他海淘的收穫。
每到城市鄉村的市集,或者房車營地,他就會將房車停泊好,在旁邊搭起一張小桌子,亮出自己一路來收集到的小物件和特產,供路過的人和房車客購買。
那一張天空藍的汽車牌照,對於外國人來說很是新鮮。童童喜歡指著車牌和車身上的五星紅旗告訴對方,自己是開著這輛藍牌房車從中國出發來到當地的。
從中國出發,童童遊歷了諸多國家
這種“以遊養遊”的模式,讓新鮮感轉化為可持續的生活哲學—房車既是移動的家,也是流動的展櫃,載著中國特色的手工藝品穿越歐亞大陸,又帶回芬蘭木雕、中東銀飾裝點車內。

來自各國的物品裝點在車內

那幾年的創業和成名,讓不少人慕名前來。2018年,童童收到了國內一家知名科技公司的風投資金,對方希望研發一個房車自駕的APP,讓童童來負責。
面對這一筆不菲的資本,童童有過心動,但還是拒絕了。“(不然)我就變成一個資本的傀儡了。那不是我想要乾的,其實我的初心只是想去環遊世界,靠自己的能力去看看這個世界。
“我自己一直沒有丟掉自己的初心,所以‘自由公路’一直還活著。”
房車也很“卷”
自駕房車環球旅行的每一天,睜開眼都是未知的新鮮。同時,危險也在潛伏。“在路上永遠不知道下一步你的水電”—水可能是從牧民家借的,電可能是在餐館充的,甚至生命隨時會遭到威脅。
面對種種困難,他曾在日記裡寫:“車壞了就修唄,油費沒了就在路上賺,路還很長,總能見到陽光啊!”
童童希望更多人瞭解房車生活和自駕旅行。在大學選修過導演課程的他,想到了用紀實攝像的方式錄下自己沿途的經歷,將影片放在抖音等平臺上分享,在抖音這樣一個全民性的短影片平臺上連線更多的人,甚至聚集起志同道合者,一起培育國內的房車文化。

童童的抖音賬號,日常更新沿途經歷

在自駕房車的路上,他的手白天在駕駛方向盤,到了晚上在服務區或者房車營地,就用電腦剪輯影片。當時也是“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興起的時代,抖音等平臺湧現大量房車主題生活#vanlife內容,包括旅行Vlog、房車歷險記、以車代房生活等。漸漸地,童童在抖音積累了一群忠實的、親密互動的粉絲,他的房車生活也從小眾擁抱了大眾。
他心生一個目標:想成為房車領域Vlog裡的佼佼者,成為最酷的人,甚至進行一些探險活動。
在過去的穿越亞歐大陸的旅行中,童童與危險多次擦肩而過。他曾經在聖彼得堡遭到搶劫,被劫匪拿著槍抵著頭;在北馬其頓被人洗劫一空,只能求助於大使館、媒體和網友;從巴基斯坦出發途經阿富汗抵達伊朗,他在沙漠裡迷失了方向,一直開了800公里才找到路。甚至有一次,他的房車在北極圈內爆胎了:在西伯利亞高原,車胎陷在積雪裡長達17個小時。
在童童的抖音主頁上,一則影片引起了很大關注。那是2023年末,童童一家人自駕房車環球旅行的第2716天,車上的水電和食物快消耗完了,為了補給物資,他需要開著房車穿過一片海洋抵達丹麥的曼島。
來到大陸和島嶼的連線處,一條公路總長4公里,寬卻不到2.4米,可房車車身寬就有2.2米。海水漲潮時,接近80%的路面會被淹沒,一則豎在路口的警示牌顯示,冬天潮水最深可達4米,足以淹沒一輛大貨車。
為了安全,童童先做了風險評估。根據潮汐情況,他們決定等到第二天退潮時才上島。但終於自駕到曼島時,他們卻錯過了當地在冬天只開張一個小時的商店,無法補給物資,只能趁著天黑前回到陸地。這一次回頭,讓一家三口深陷危險。
車壞在極寒時期的山頂
出島時他們發現,漲潮的時間提前了。從駕駛艙的角度望去,前路已經變成一條水深不明、看不清方向的“水路”。這意味著,風浪一大,或者稍有不慎,車可能直接掉入海中。而車上除了童童和白白,還有當時不到三歲的櫻桃妹。
穩妥起見,兩夫妻決定分工,白白從後座換到前面的駕駛艙來開車,而童童在副駕駛座位上一邊抱著孩子,一邊飛起無人機從高空視角同步勘探公路走向。從遠處看,他們的房車像一艘諾亞方舟,行駛在漫漫海水中。無人機視角顯示,有一剎那,房車如果再往左偏一點角度,車就會駛入大海。
在那漫長的20分鐘裡,夫妻倆已沒有時間思考太多,只能依靠求生的本能一直沿著路開,直至海水退出路面,他們平安抵達陸地。
事後兩人回想起來一陣後怕。留言區裡,有人欣賞他們的冒險精神和勇敢冷靜,也有人質疑他帶著孩子做這麼危險的事。他不得不錄製了一段影片,分享曼島之行做的攻略,給後人提供經驗教訓,以及身為自媒體人對流量的渴望。
童童連夜修車
影片裡的房車生活有多自由灑脫,背後的故事就有多辛辣刺激。小到在戶外被蚊蟲叮咬,大到水電、糧食等物資補給的意外,都需要積累處理能力。“沒有一定的積累或沒有一定的能力,你不要選擇這樣的生活。”如果一個新手想嘗試房車生活,他建議從週末在戶外露營過夜開始。
但在冒險之中,世界也贈予了他們很多的善意。在伊朗驅車時,他們受到了由軍人開路護送的待遇;在比利時安特衛普,一位大亨邀請他們進入世界鑽石中心觀賞寶石藏品……
這些善意,改變了他們看世界的方式。
移動的城堡
曾經,童童和白白都是“丁克一族”,但房車生活改變了他們的想法。“世界上還是善良的人多,還發現了這麼多有趣的東西,然後有了這麼多的感悟之後覺得,有一個孩子來這個世界上應該是值得的。”
2020年,女兒小櫻桃出生了。在三個月大的時候,她就坐上了爸爸親手為自己改造的房車“櫻桃巴士”,擁有了一座移動的城堡。和年輕時候的房車不一樣,這輛“櫻桃巴士”是用一輛二手中巴改造的,空間更大,底盤更硬,色調更柔和,更適合一家三口的生活,特別是孩子的活動。

改造後的房車

在“櫻桃巴士”生活的每一天,夫妻倆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給櫻桃妹衝奶粉。白白會在長達1.8米的操作檯上做飯,而櫻桃妹則在兩米寬的大床上看繪本、玩玩具。童童笑稱,自己只有駕駛艙這點地方,其他都是老婆和孩子的。
這輛“櫻桃巴士”載著一家三口,途經騰格裡沙漠經歷沙塵暴,並深入南疆,也送他們到德國。他們還冒雨行走在跳蚤市場上,在樂高積木的發源地丹麥畢隆,感受微觀的世界。
曾有一則網友的留言大意是說,孩子這麼小帶出去也沒有記憶。這讓童童“忍無可忍”,“懟”了回去說:“你也沒記住你小時候吃的每一頓飯,你怎麼長這麼大的?”
在他看來,在路上看世界是人的精神食糧,意義不在於說自己去過什麼地方,或者看到過什麼,而是在這種多元、包容的環境裡,形成一種自己對世界的看法。“人如果草草了事地過完這一生,那何必要來這個世界呢?永遠沉睡多好。”
童童帶著女兒打卡途經的各地
作為父親,童童想“富養”女兒,在精神層面要足夠豐富,多體驗。“在耳濡目染的這種環境裡面,在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裡,她對世界的意識和未來的選擇,早已註定了和別人是不一樣的。”
童童有時也會被女兒櫻桃妹驚訝到。這兩年,因為父親(爺爺)的病情,童童一家人暫住在大理,櫻桃妹在當地讀幼兒園。午休時,所有小朋友都被要求躺在床上安靜休息,而櫻桃妹會跟老師說:“老師,我不想睡覺,我想下床去玩玩具,但我不會打擾別人的。”老師獎勵給小朋友小紅花,櫻桃妹說:“我認為做得好與不好,不需要拿小紅花來證明。”
童童會為孩子的獨立思考甚至是新奇的想法而欣慰,但情緒有時候又會變得複雜。他預料到,孩子長大後會覺得孤獨。“長大後她會發現自己和別人在思想上的差距,肯定會變得不一樣。一個人越苦越孤獨,越想獨樹一幟越會孤獨。因為我就是這麼過來的,你知道嗎?”

童童和白白一家在路上

對於童童來說,坐上房車的動力,是為了逃離,逃離平庸,逃離孤獨,逃離那個讓他感到窘迫的地方。他曾說過,“自由公路是報復平庸的方式”,而抵抗平庸之後,其實是與生活和解。
2023年,童童的父親被查出腫瘤。童童立刻發起了“萬里回家”的計劃,一路從歐洲開車回國。今年,父親的病情已經好轉,童童計劃利用今年上半年進行休整,並籌夠路費,等到下半年重新上路,帶著櫻桃妹重走自己跑過的從中國穿越中東諸國、抵達冰島的路線。
那裡有童童和白白的青春,和櫻桃妹的未來。
  關注它,能讓你聽到更多真話,
多一分對世界的理解。
▼精英說今日影片推薦

“在看”我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