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儘管波士頓港已從1980年代的"露天排汙場"蛻變為全美治理最成功的城市水域之一,但大波士頓地區部分河流仍面臨嚴峻的汙水溢流問題。

隨著氣候變化導致暴雨頻發,這一困擾居民數十年的環境危機正持續惡化。
汙水溢流觸目驚心位於劍橋市與薩默維爾市交界的Alewife溪成為重災區。2023年單條排汙管就向溪流排放了超過2000萬加侖未經處理的汙水,佔該地點全年汙水汙染總量的三分之二。

倡導組織"拯救Alewife溪"聯合創始人克里斯汀·安德森痛心表示:"這些合流式下水道溢流(CSO)的汙水完全未經處理,我的房子多次被汙染水淹沒,我和鄰居們都因此生病。"

百年老管網成罪魁禍首大波士頓地區仍廣泛使用19世紀建設的合流制排水系統——雨水和生活汙水共用同一管道。晴天時汙水可輸送至鹿島處理廠,但遇暴雨時,管網容量不足就會觸發CSO機制,將混合汙水直接排入河道。

環境工程師特蕾西·法納拉博士警告:"東北部地區暴雨強度將持續增加,現有系統面臨更大壓力。"
健康威脅獲科學驗證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最新研究顯示:
-
梅里馬克河沿岸社群在大型汙水溢流後,腸胃疾病急診量激增22%
-
特大溢流事件後患病風險飆升62%
-
諾如病毒等潛伏期短的病原體是主要元兇

治理困境劍橋市公共工程局高階專案經理露西卡·希勒坦言:"全面改造世紀老管網不僅耗資數十億美元,技術上亦存在挑戰。"當前解決方案包括:✓ 建設雨水花園等綠色基礎設施✓ 推進雨汙分流工程✓ 修建地下儲水隧道
但根據馬薩諸塞州水資源管理局規劃,最終方案要到2027年才能確定,工程可能持續至2030年代。市民可透過官方渠道訂閱即時溢流警報,今年還將舉辦公眾意見徵詢會。

點選閱讀原文下載華人168app
HUA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