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高增長+低估值,配置時機已至

黃仁勳在GTC大會上正面回應了導致英偉達近期股價下跌的三大擔憂。
在上週召開的英偉達年度GTC開發者大會上,黃仁勳為人工智慧行業描繪了一副引人入勝的圖景,同時展示了英偉達雄心勃勃的產品路線圖。
當我在GTC會場裡四處走動時,明顯能感到一種興奮情緒,排隊參加活動和小組討論的人非常多,人們迫切希望瞭解從機器人和醫療保健再到尖端水冷伺服器設計等各個領域的最新進展。

然而,儘管人們對人工智慧的未來充滿熱情,而且英偉達是核心算力供應商之一,但股價卻停滯不前,目前遠期市盈率僅為26倍,對於一家預計今年營收將增長57%的公司來說,這個估值並不高。
股價停滯不前主要由三個擔憂導致:DeepSeek的高效模型釋出後,人工智慧晶片的需求可能會走軟;來自博通的競爭日益激烈;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要對晶片進口徵收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
在GTC開發者大會上,黃仁勳信心滿滿地談到了上述三個問題,他認為,這些問題不會阻礙英偉達的增長前景。
首先,黃仁勳反駁了DeepSeek會導致GPU需求下降的觀點。黃仁勳在主旨演講中說,DeepSeek的推理能力正在推動算力需求大幅增長。這種型別的推理能力正越來越多地用於大多數頂級人工智慧模型。
黃仁勳說:“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對此有誤解,推理能力帶來的代理式人工智慧(agentic AI)的發展,將推動算力需求以我們12個月前預計水平的100倍的速度增長。”
這一觀點可能會打消人們對於短期需求的擔憂。
在人工智慧晶片領域的競爭這個問題上,噪音變得越來越大。博通CEO陳福陽經常告訴華爾街,透過幫助大型科技公司設計自己的定製積體電路(ASIC),到2027年,博通將在人工智慧晶片市場上獲得“自己應得的份額”。
黃仁勳在GTC大會上對此回應說:“很多ASIC專案都被取消了。”主旨演講結束後,我就博通向黃仁勳提了幾個問題,他回答說:“做ASIC必須做到比最好的還要好,他們怎麼能知道自己做的是最好的?從而可以大量部署?”
潛臺詞顯然是博通的產品無法和英偉達競爭。
博通沒有回覆記者就黃仁勳上述評論提出的置評請求。
在關稅問題上,黃仁勳在上週三的新聞釋出會上表示,他預計關稅不會對英偉達的財務或前景產生重大影響。黃仁勳說,英偉達擁有靈活的供應商網路,可以根據需要將訂單轉移到關稅較低的國家,他還表示,英偉達計劃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更多的製造業轉移到美國。
總的來說,英偉達認為人工智慧和人工智慧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的整體市場機會正在迅速擴大。黃仁勳預計,今年資料中心資本支出將達到大約5000億美元,到2028年將增加到1萬億美元以上,未來幾年英偉達的GPU將在這些支出中佔到更高的份額。
資料中心使用更多的英偉達GPU是原因之一。過去一年,超級計算叢集(superclusters)中的GPU數量已從1.6萬個增加到10萬個以上。黃仁勳告訴我,2027年將出現一些部署幾個百萬個GPU的超級計算叢集,他對此有信心。
機器人技術方面,英偉達高管雷夫·勒巴雷迪安(Rev Lebaredian)告訴我,人工智慧機器人發展呈指數級增長的時期才剛剛開始,不斷增強的計算能力和更智慧的人工智慧模型的結合,讓機器人技術的巨大進步成為可能。他認為,在五年內,將有數百萬個人形機器人投入使用,尤其是在工業企業中。我對機器人是否很快會到來沒有特別的見解,但如果勒巴雷迪安是對的,那麼對於為機器人制造“大腦”的英偉達來說就又多了一個優勢。
今年GTC開發者大會最大的新訊息是英偉達雄心勃勃的產品路線圖。黃仁勳在主旨演講中宣佈,今年晚些時候上市的Blackwell Ultra的效能將比目前的型號提高50%。他還透露,計劃於2026年下半年推出的Vera Rubin的效能將是Blackwell Ultra的3.3倍。最引人注目的是將於2027年底推出的Rubin Ultra,其效能將比Blackwell Ultra提高14倍。當黃仁勳說出這個數字時,會場響起一片驚歎聲。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英偉達的人,我對華爾街對這些訊息的無動於衷感到困惑,科技界人士明白這些訊息的重要性,投資者最終也會明白。
本文作者系《巴倫週刊》Tech Trader專欄作家。
文 | 金泰
編輯 | 郭力群
版權宣告:
《巴倫週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英文版見2025年3月21日報道“Nvidia’s Disconnect: An Improving Business With a Cheaper Stock”。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和金融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