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資訊,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滄海遺珠,信手拈來 圖源:pixabay.com
124歲的鱷魚亨利擁有1萬個二代

圖源:pixabay.com
12月16日,南非Crocworld 動物保護中心的尼羅河鱷魚亨利度過了自己124歲的生日,它於1903年在波札那的奧卡萬戈三角洲被捕獲,1985年被送到保護中心,並一直生活在這裡。工作人員表示,亨利被捕獲時很年輕,專家估計它只有兩三歲,因此它很有可能生於1900年。亨利是一條身長5米,體重700公斤的大塊頭尼羅鱷,精力充沛,一百多年來,亨利與其他伴侶們產下了1萬多個成活的後代,這也創造了一項世界紀錄。

文章連結:
https://www.livescience.com/animals/alligators-crocodiles/henry-the-giant-crocodile-who-has-sired-10-000-babies-celebrates-124th-birthday?et_rid=1018944675&et_cid=5468200
畢業於哈佛大學的精英比例全球第一

部分藤校校徽
圖源:一起爬藤
根據一項對 6000 多名億萬富翁、政治領袖、公司董事和組織負責人的最新調查,只有少數幾所學術機構培養出最有權勢和影響力的人物,突出的是,全球幾乎十分之一的精英都畢業於哈佛大學。研究者發現,92%的美國精英在美國上大學,而 85%的法國精英在法國接受教育,但是其他國家的精英更傾向於去美國和法國讀大學,近五分之一的全球精英就讀於美國常春藤盟校。2022年,41名哈佛畢業生成為財富 500 強公司的執行長,45位美國總統中有8位畢業於哈佛。
名校與權勢階層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和迴圈,來自收入最高的1%家庭的申請者被精英大學錄取的可能性比普通人高出55%,而在全球最大的公司和機構也儘量選擇這些精英學校的畢業生作為新晉力量。

文章連結:
https://bigthink.com/the-present/global-elite-went-to-harvard/
細菌操控蝴蝶群體4年內變成“女兒國”

圖源:Wiki
日本福井大學和千葉大學的研究團隊對石垣島的黃蝶研究發現,在廣泛感染一種巴氏桿菌的條件下,4年內島上的黃蝶種群性別比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由1:1的狀態變成了新生蝴蝶93.1%都是雌性的狀態。之前的研究發現,某些幾乎無害的細菌能夠感染昆蟲,但是隻能感染雌性,而這些細菌會在一定條件下操縱宿主的繁殖過程,讓它們產生更多的雌性後代,以便於自身的持續壯大。但是像石垣島的這個過程如此極端、迅速,帶來了幾乎導致該種群無法維持數量的變化,是之前沒有見過的。

參考文獻:
https://www.naro.go.jp/publicity_report/press/files/press20240521_nias.pdf
日本開發出3D列印整車技術

透過 L-PBF 製造的拓撲最佳化汽車懸架塔的全尺寸原型。
圖源:Kenta Yamanaka
日本東北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突破性的多材料 3D 列印技術,利用雷射粉末床熔合 (L-PBF) 製造出輕質耐用的汽車部件。透過提高雷射掃描速度,抑制了鋼鋁合金中易碎的金屬間化合物,從而成功生產出世界上第一臺 3D 列印全尺寸懸架塔。
3D 列印的一個關鍵優勢是能夠生產“多材料結構”,即有機的組合不同的材料以最佳化部件的效能。在汽車製造中,不同的部位使用鋁和鋼的合金,但是將兩種材料同時列印到一起很困難,尤其是鋁和鋼結合的部分很容易變得更脆。新技術提高了雷射掃描速度,可顯著抑制脆性金屬間化合物(如 Al5Fe2 和 Al13Fe4)的形成,最終產生的結合介面強度超出了預期。

簡稱“一勺燴”。
文章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486042400575X?via%3Dihub
點選下方知社人才廣場,檢視最新學術招聘
擴充套件閱讀
著名雜誌《科學美國人》主編因爭議言論辭職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媒體轉載聯絡授權請看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