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時間,反向留學火爆全網,講的是中國學生遠赴英國學習,卻發現課堂上中國人佔絕大多數,甚至老師也是中國人,不得不承認,越來越多空降外國的中國留學生,發現自己被華人面孔包圍了——如今“反向留學”的現象在全球各國愈演愈烈,今天學霸君就帶大家來看看美國Top50中有多少中國留學生~
文 | 棕櫚君
From 棕櫚大道本科申請
微訊號:palmdrive_undergrad
前段時間學霸君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熱門話題:
赴美留學
班裡都是中國人是什麼體驗?
有留學生分享,全班30多個學生,20幾個是中國人,甚至連授課老師也是中國人,自嘲這是“反向留學”;

有留學生放出上課影片,放眼望去幾乎全是中國面孔,吐槽自己“彷彿留了個假學”;

還有留學生分享上課照片,教授雖是個外國人,卻直接放出中文課件……

網友的分享成功激起我的好奇:美國大學是否真的像網上傳聞中那樣,遍地都是中國學生呢?為此我們翻遍外網,終於找到了——
Top 50綜合性大學
中國學生人數及佔比
哪些美國大學中國學生數量多,全部一目瞭然!
*以下中國學生人數由美國教育網站College Factual最新公佈的2020年赴美留學生簽證數量。雖然是舊資料但比較全面,便於升學家庭對比參考。

縱觀表格,有兩個資料值得關注。
先看中國學生人數最多的大學,Top 10依次是:紐約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哥倫比亞大學、南加州大學、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華盛頓大學、波士頓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
這些學校還是蠻符合大部同學和家長的印象,要麼是綜合實力強勁的公立大校;要麼是地理位置絕佳的“城市大學”;要麼是歷年來積累了良好口碑的“中國友好校”。
再結合中國學生佔比較高的大學,哥大、UCSD、UCD、UCI、BU五所學校中國學生數量和佔比雙高,簡直就是和中國學生“雙向奔赴”。
有些學校非常令人意外。比如卡耐基梅隆大學,中國學生人數雖比不上哥大、NYU等,但中國學生在全校學生中佔比高達18.1%;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也是如此,中國學生佔比12%。

不過需要注意,從資料上看雖然UIUC、哥大、南加大、NYU等中國學生均超5,000人。但這些數字涵蓋本碩博所有學生,若單看本科,絕沒有這麼多人!
美本名校很難“反向留學”,
看看資料就知道了!
美國大學裡公佈中國本科生人數的學校並不多,學霸君翻遍學校官網和官方媒體平臺,整理出藤校&Top10中已公佈該資料的學校:
普林斯頓大學
普林斯頓大學公佈的2022-23學年國際生資料,其中國際生總人數為2,052人,含本科681人、研究生1371人。
中國是國際生最大生源地,共728人,其中本科56人、研究生533人、博士及OPT簽證139人。

(來源:普林斯頓官網)
麻省理工學院
MIT最新公佈了2024-25學年在讀學生資料,全校共計11,812名學生註冊在讀,包括4,556名本科生、7,256名研究生和交換生/非學歷學生。其中國際生共3,430人,包括本科530人、研究生2,900人。
在所有國際生中,中國留學生共計994人,但大頭都在研究生(745人),本科僅65人。並且近10年中國留學生中,本科和研究生的差距都是如此:

哈佛大學
官方公佈的2028屆本科生新生資料,錄取的1970名學生中,國際生超15%,中國學生僅24人。

(來源:哈佛官網)
杜克大學
杜克大學公開了2023-24學年國際生資料,中國學生共2,811人,本科生301人,研究生1,924人,非學位及OPT 576人。

(來源:杜克官網)
西北大學
西北大學官網最新資料,目前全校共有約9500名國際生,其中中國學生為1,721人。國際生中本科生僅佔19%,大頭主要在研究生(43%)和博士學位(28%)上。

(來源:西北大學官網)
哥倫比亞大學
截至2024年秋季,哥大國際生總人數為20,733人,包括13,745名在讀國際生和6,988名畢業後選擇性實習(OPT)的學生。
其中,中國學生人數最多,共9,923人,但研究生最多,高達6074人,而本科生僅312人,非學位77人,OPT學生3,460人。

(來源:哥大官網)
不難看出,藤校&Top 10名校的本科與研究生的中國學生數量差距非常大,每年放榜都能發現錄取的中國學生“鳳毛麟角”,本科階段很難用“班裡都是中國人”去形容。
事實上,連曾經為中國學生狂購“入學人數”保險的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中國本科生也不像大家想象的那麼多。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UIUC官網最新公佈了學校截止2024 Fall秋季,在讀學生總資料,其中所有學生共59,238人,國際生總人數為13,350人,中國留學生佔比最高,為6,031人(本科生2,770人、研究生1,709人,博士學位1,287人,非學位&其他共265人20人)。
可見,雖然UIUC錄的中國學生總數很多,但也難抵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分流”,就讀於本科的也只有一半左右。

(來源:UIUC官網)
不過,有些學生和家長可能會擔心——
中國學生數量
會不會影響教學質量?
美國高校一直注重國際化、多元化發展,並且非常注重學術的公平公正,並不會因為本土學生少就在教學、就業等資源上有所偏心,大部分學術研究專案都需要學生憑自身硬實力去爭取。
而且教授也不會因為你是國際生就放鬆學術要求,只是教學方式有可能會根據實際情況作出一些調整。
比如教授也許會因為課上中國學生較多,在講道涉及西方文化的內容時,較耐心地解釋細節;有些教授也會在分小組或做專案時,有意打亂中國學生防止“抱團”。

此外,中國學生多也不全是“壞事”。
一些美國大學會特地設立中國學生會,並開設針對中國學生服務的部門或組織,比如:
波士頓大學設立了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CSSA、全球中國連結BU分部、BU After School等組織,組織節日活動、學生聯誼、幫助中國學生求職等;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開設了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CSSA、光子映畫社團等,每年都會在中國傳統節日時組織晚會、聯誼會活動;
俄亥俄州立大學擁有中國學生會CASA、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CSSS、中國本科學生組織UCSO,促進學生和學校、社群之間的聯絡,組織集體活動,開始求職服務等。
為了給大家帶來最新的一手資訊,之前我們對話了布朗大學、紐約大學、南加大等13所美國大學在讀中國留學生,並公開他們最真實的就讀體驗!
中國學生多or中國學生少
最真實就讀體驗大公開
南加州大學 @小丁日記:我在USC的商學院結交到很多中國留學生,無論學習還是生活,大家都會互相照顧和幫忙,生活比國內還開心!
紐約大學 @MMXMM:在NYU基本不會感到孤獨,我加入了很多互助群,租房或旅遊都能找到中國小夥伴一起行動。但因為周圍都是中國人真的很容易讓人產生依賴感,所以我獨立能力並沒有很強。
波士頓大學 @範海洋:BU的學長學姐真是“指路明燈”!我們學校考試巨難,如果遇到不好的教授,考試周幾乎只有死路一條。好在學校中國留學生很多,我總能問到哪節課的教授靠不靠譜。唯一缺點可能是,不能特別好地感受美式生活。
維克森林大學 @開心市民小赫:大一的時候,我被迫走出舒適圈與美國同學一起學習。到今年開學後我成為大三學生,結識了很多朋友,感覺真正融入了美式生活,體驗感滿滿~
布朗大學 @康康ML:在學校真的不太容易遇到中國同學。好處在於我的語言能力和社交能力蹭蹭蹭地變強,壞處在於沒能交到好朋友,逢年過節和旅行都是自己一個人,孤獨感很強烈。

可見,“反向留學”並不像網上那般槽點重重,這也是一種大趨勢下的國際多元化表現。
如果你喜歡接觸新鮮事物、融入美國社會,建議選擇中國學生少一些的學校;如果你想要異國他鄉的歸屬感,那選擇中國留學生較多的學校也無可厚非。
此外,大家在選校時除了參考中國學生人數,還可以結合地理位置、學校強勢專業、個人匹配度等綜合考量,選擇最適合自己、最符合自身發展規劃的學校。

本文系授權釋出,From 棕櫚大道本科申請,微訊號:palmdrive_undergrad,棕櫚大道:創立於矽谷的高階教育諮詢機構,致力於為學生打造最具個性化的成長及申請方案。被家長和學生稱為“有溫度有情懷的機構”,是「名校錄取」+「真實成長」雙保障教育的踐行者。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北美學霸君誠意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