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魯前招生官LIoyd Peterson說過:美國大學招生是門藝術,沒有統一的錄取標準。
但從《普林斯頓評論》和《時代週刊》公佈的美國大學錄取評估方法中,人們還是總結出了一套強大的“美國大學標準錄取公式”,一起來看看吧↓↓↓
美國大學標準錄取公式
學生“錄取指數”=
就讀高中(0-4分) +
課程難度(0-21分) +
年級排名(0-3分) +
平均成績(0-16分) +
SAT成績(6-25分) +
國家榮譽學者決賽者(0-3分) +
申請論文(-3-5分) +
推薦信(-3-4分) +
課外活動(-5-30分) +
種族多元化(-3-5分) +
體育活動(8-40分) +
超級錄取(40分) +
紅包專案
父母(3-8分)+家住遠處(3分)+
教練徵召(5-10分)+極其特殊(3-5分)
從公式可以看出,參與評分的專案共有13項。這些標準不僅包括學生的學術成績和表現,還包括學生的課外活動、興趣愛好、第三方評價等因素。
前6項注重學業成績,7-12項考察綜合素質,
最後還有一些少數人才有的“紅包專案”。
表面看這個錄取公式“不平等”的地方有很多,第12、13項已經不是單靠學生本身努力就可以達到的,考驗的反而是父母背景。
這個錄取公式的目的,是為了方便留美的學生和家長,能提前瞭解大學的遊戲規則,然後去理智的思考這個過程,合理評估自己的實力,才能達到最終的理想結果。

就讀高中(0-4分)
-
最知名的高中:4分
-
美國名校、富人區公立學校:3分
-
一般公立高中:0分
全國最知名的高中可得4分。
其次就是富人區的美國公立學校,這些學校的財政來源於州政府的撥款和當地居民的房地產稅兩項。一般政府每年按學生人數給當地學校每人兩三千美元的教育補助,而房地產稅是教育經費的主要來源。
在美國,人們買了房子以後每年還得向當地政府交納相當於房子總價的2%-3%的房地產稅,其中的大部分就是作為教育的費用,無論是家裡有沒有上學的孩子,這筆地產稅都不能免。
如果一個社群房地產稅較多,政府可以買好的教學裝置,建新的校舍和圖書館,聘請好教師,教育質量自然就好起來了。

課程難度(0-21分)
-
AP課程或國際學士專案課程:21分
-
修榮譽和AP課程的主課(語文、數學、外語、自然科學、社會科學):14分
-
修一般課程,沒有榮譽和AP課程:6分
-
兩年只修五門以下主課的:0分
美國大學非常重視學生在高中階段所上課程的難度和數量。學校希望能對學生的學術水平有所瞭解,而學生上過的國際課程、平時的表現、考試成績就成為了非常有價值的參考因素。

平均成績(0-16分)
-
GPA 4.0 (95-100分):16分
-
GPA 3.5-3.9 (90-94分):15分
-
GPA 3.0-3.4 (85-89分):14分
-
GPA 2.5-2.9 (80-84分):12分
-
GPA 2.0-2.4 (75-79分):10分
-
GPA 2.0以下 (75分以下):0分
在美本申請中,GPA非常重要。這是最直觀體現申請者學術能力的指標之一。
美國高中學校的打分並不規範,各校之間差別很大。上是以最普通的百分制折算成4.0制的例子,需要說明的是,一般在美國的學校,90分以上算A,GPA=4.0;80分以上是B,GPA=3.0;80分以下為C,GPA =2.0,算是相當差的成績了。
在那些榮譽課程和AP課程有加分的學校裡,學生們為了提高自己的平均成績GPA會想盡辦法多上這些課程,這樣可以提高平均成績,從而提高年級排名。比如說一般課程滿分為100分,折成GPA是4.0。榮譽課和AP課滿分也是100分,但是折成GPA時都會加上1分,最高是5.0。
大多數學校對榮譽課和AP課都會給加分,這叫作加權。
還有一些私立學校乾脆不評分,學生的成績都以英文字母H、V、G、P、U來代替。
但是不論怎樣評分,學生報考大學時,學校必須隨成績單寄給大學一份學校簡介,簡介中有學校的評分方法和標準,大學招生人員都會明白其中的G真正代表的是什麼。

年級排名(0-3分)
-
全年級排名第一的學生:3分
-
全年級排名前10%的學生:2分
-
全年級排名前25%的學生:1分
-
全年級排名50%以下的學生:0分
在美國學校裡,學生的日常作業、平時測驗、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的成績都被累加起來,然後由計算機算出一個平均成績,最後用這個平均成績,排出高中4年的年級排名。
美國大學也非常看重學生在學校的排名,
這一點可以體現出他們在類似的同齡人中所處的位置。

SAT成績(6-25分)
SAT成績折算錄取指數分數的公式是
將SAT成績除以63。
-
SAT成績1200/63=19分
-
SAT成績1450/63=23分
如果是大學校隊教練招募的運動員和少數民族學生會得到加分的優待,在做這一項的折算之前可以在原SAT成績的基礎上加上200分,然後再按如下的方法計算出這一部分應得的分數。
當學生GPA的成績無法作為學術水平的有力證明時,SAT等標化考試成績,就成為申請者展現學術能力和發展潛能的最有效途徑。

國家榮譽學者決賽者 (3分)
國家榮譽學者決賽者是
每年在全美高中生畢業班中評出來的,其中的主要依據之一是畢業前一年參加的PSAT考試和SAT考試的成績。
每年進入全美決賽的有8000人,最後能夠成為國家榮譽學者的只有2400名。
但是,因為最後公佈獲得國家榮譽學者的時間是在畢業那一年的春天,而報考大學的時間一般是在畢業前一年的年底或者畢業那一年的年初,在報考大學時國家榮譽學者的名單還沒有公佈,只公佈進入國家榮譽學者決賽者的名單。所以,大學給予入圍決賽的8000名學生與國家榮譽學者同等的待遇,有的大學給予他們非常優厚的榮譽獎學金。

申請文書(-3-5分)
-
招生委員會收到的最好的論文之一:5分
-
非常好的論文:3分
-
草率的、有結構問題、拼寫錯誤或看似由別人寫的文書:-3分
申請文書在大學申請時的作用不言而喻。
只有透過文書,大學才能瞭解到真實的、立體的學生形象。而且,文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學生的語言水平。如果文書中有拼寫錯誤、語法錯誤這些低階問題,招生官會認為學生的語言不過關;如果文章的結構有問題,招生官會認為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欠佳。

推薦信(-2-4分)
-
全國著名的教導主任寫的強有力的推薦信:4分
-
說了其他材料沒有提到的有關你的個性的推薦信:3分
-
比要求的份數多寄,每多寄一封推薦信:-2分
-
與申請學校有關係的政客、名人寫的推薦信,每封:-2分
-
寫自非專業學科的教師或沒有強調特點的推薦信:-3分
推薦信是對成績和文書的確認和補充,是對學生個人素質的全面評估,能夠展現學生的學術能力和性格特質,是客觀的第三方評價,所以美國大學非常重視推薦信。
申請大學的推薦信最關鍵的不是找一個有權威、有聲望的人,而是需要找一個與申請者接觸較多,非常瞭解申請者的人。推薦人必須能描述申請者的學習和經歷,並對其學習表現及發展潛能作出評價。

課外活動(-5-30分)
-
極為突出,多方面表現活躍,在社群或學校很受尊重,並在多次活動中是領導者兼苦幹者的:30分
-
參加多項社群、學校活動,創辦或領導至少一個組織,或者每週工作20~30個小時的:22分
-
不是社團領導者,但是穩定的骨幹:15分
-
表現一般,有一點興趣,但是更注意自己的愛好,參加一兩個組織或者一星期工作幾個小時的:10分
-
不參加社群學校裡的活動:-10分
課外活動能夠凸顯學生的特質和亮點。透過課外活動,招生官可以更加全面地瞭解學生,包括興趣愛好、學術愛好、個性、強項等,還可以判斷學生的領導能力、組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種族多元化(-3-5分)
-
少數民族、印第安人:3分
-
女生申請工學院的:3分
-
亞裔:-3分
-
外國人:5分
這一點對於申請者來說屬於不可控因素。
同樣看來“不合理”的是,如果是來自於紐約附近的中產階級家庭的學生,也要受到減3分的“懲罰”,因為他們的教育條件比其他地區學生的更好,比來自教育相對落後地區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受較好的教育,也許他們還能得到升學顧問的指導,減他們幾分才算“公平”。

體育活動(8-40分)
-
全美高中最好的/奧林匹克比賽的運動員:40分
-
參加多項運動且至少有一項足以參加大學校隊:25分
-
至少在一項運動中擔任校隊主力且投入很多精力:13分
-
經常參加運動,但不是校隊隊員:8分
體育運動在美國大學申請裡佔有極大的比重。美國招生官認為,體育活動可以體現出申請者的意志和品質。一些美國名校會在學生申請時,考察學生是否參加過體育專案的專業隊,比賽是否獲獎,是否擔任體育隊的隊長等。

超級錄取(40分)
-
英特爾科學獎
-
在大出版社出過書
-
著名影片或者電視系列片的演員
-
父母是大名人、政治家、備受尊敬的教育家
-
父母是學校的鉅額捐款人
美國的捐贈文化由來已久。除了部分公立學校以外,很多學校,尤其是私立學校獲得的財政支援比較少,校友的捐贈使學校有更多的可用資金。學生的父母給學校捐贈過錢,證明他的家族對這所大學是認可的,他的家族是一個有愛心、有情懷、有遠見的家族,所以學校會為學生的申請加分。

紅包專案(40分)
除了上面的12個主專案外,還有幾個姑且叫作“紅包”的附加專案,可以獲得很多加分。
父母(3-8分)
-
父母是校友:5分
-
父母是大學的主要財政支持者:8分
-
父母是名人:8分
-
父母是本校教授:3分
-
父母是系主任:8分
-
父母最近剛剛給學校捐一筆鉅款:6分
家住遠處(3分)
-
住在離學校500英里遠的地方:3分
-
申請的私立大學在你的州還沒有招收過學生:3分
教練徵召(5-10分)
-
教練徵召的主要運動隊,如美式足球隊:10分
-
教練徵召的校隊,非主要運動專案:5分
極其特殊(3-5分)
-
學校裡同一性別學生少於全部學生40%的:3分
-
學校首次招收與你的性別相同的學生:5分
-
幾乎沒有你的種族的學生在這所學校求學:5分
-
你的高中是這所大學的“輸送器”:3分
-
你的高中從來沒有人上這所大學:3分
以上各項體現了美國大學招生中對學生的考察,它們廣泛存在於美國大學招生實踐中。

50所美國名校分值

實際上的大學錄取遠不止“公式”這麼簡單,但這個公式的本意絕不是為了把學生的的申請“流程化”,而是為了從另一個角度來解讀美國大學的錄取方式。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告刪
想要了解轉學?直接新增小助手諮詢就可以,或是點選下方【轉學評估】,瞭解自己真實實力。

近期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