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A股市場大幅波動之際,多方紛紛表態,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並宣佈增持。

社保基金出手增持
4月8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的公告顯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始終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理念,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近日已主動增持國內股票,近期將繼續增持。在積極開展股票投資的同時實現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社保基金是國家社會保障戰略儲備基金,用於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調劑。社保基金由中央財政預算撥款、國有資本劃轉、基金投資收益和以國務院批准的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構成。根據有關政策規定,做實個人賬戶中央補助資金(簡稱“個人賬戶基金”)納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統一運營,作為基金權益核算。
據證券時報報道,去年10月,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發布的2023年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末,基金資產總額達30145.61億元。其中:直接投資資產為9407.03億元,佔基金資產總額的31.21%;委託投資資產達20738.58億元,佔基金資產總額的68.79%。境內投資資產達26685.68億元,佔基金資產總額的88.52%;境外投資資產為3459.93億元,佔基金資產總額的11.48%。
社保基金堅持並持續豐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理念,審慎穩健開展投資運營管理。
同時,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還公佈了2023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受託運營年度報告,地方養老基金2023年投資收益額為395.89億元,投資收益率為2.42%,其中:已實現收益額達449.69億元(已實現收益率2.78%),交易類資產公允價值變動額為-53.80億元。

國務院國資委出手:全力支援央企增持回購
4月8日稍早前,據央視新聞訊息,國務院國資委8日表示,將全力支援推動中央企業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動作為,不斷加大增持回購力度,切實維護全體股東權益,持續鞏固市場對上市公司的信心,努力提升公司價值,充分彰顯央企責任擔當。同時,加大對央企市值管理工作的指導,引導中央企業持續為投資者打造負責任、有實績、可持續、守規矩的價值投資優質標的,為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作出貢獻。
此前,A股市場回購與增持熱潮已持續升溫。截至8日13時30分左右,當日已有近30家公司宣佈加入股票增持回購行列,涉及金額最高超300億元。

中央匯金等相繼增持
繼4月7日表態再次增持ETF後,4月8日一早,中央匯金明確自己是資本市場上的“國家隊”,發揮著類“平準基金”作用。中國人民銀行亦官宣,必要時向中央匯金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援。金融監管總局同步最佳化保險資金入市政策,上調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
金融監管總局同步最佳化保險資金入市政策,上調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進一步拓寬長期資金入市渠道。資料顯示,保險行業2024年資金運用餘額為33.26萬億元。據富國基金測算,預計若用足權益資產比例上限可帶來1.66萬億元增量入市資金。
中國誠通、中國國新等國資運營平臺亦同步跟進,宣佈大額增持中央企業及科技創新類股票,形成強大市場託底合力。
如此動作意味著什麼?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表示,這是維護金融市場流動性的重要舉措,它一則提供了一個“預期錨”,二則將有助於推動微觀主體行為的正迴圈。在這一訊號之後,一批上市公司也陸續釋出公告回購或增持,這是一種最終有利於市場穩定執行的正向傳遞機制。在流動性相關政策下,後續預計依然會有政策組合拳出臺。
東吳證券首席戰略官、聯席所長孫婷認為,當前多部委聯合共進,展現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的堅定決心和看好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信心,有望形成政策合力,為資本市場發展注入強心劑。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隨著以“新質生產力”為代表的新增長動能加速崛起,A股上市公司質量亦在穩步提升。A股市場估值總體處於相對歷史地位,其核心資產的配置吸引力持續提升。中央匯金加大力度增持A股市場,以及央行、金融監管總局重磅發聲,突出多部門協同形成合力,體現了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執行的決心和信心。投資機構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充分認可當前A股配置價值,短期波動不改中國經濟和A股市場長期向好的趨勢。
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崔文靜)、證券時報
商務合作:汪先生 電話:13524738918

2024年,隨著經濟走勢、房價與利率下行,國內大類資產收益率普遍跌破2%,且極有可能長期維持在低位。這意味著從2025年起,中國家庭面臨長期低利率環境下的資產保值難題。
在低利率、低通脹與老齡化時代,除了降低房地產比例,增配國債、保險等避險資產。更好的做法是將選取標的擴大到全球的核心資產(比如鎖定4%利率的美債),讓家庭資產配置的收益率更穩健、風險對沖性更充分。
有全球資產配置諮詢需求的朋友,請新增運營微信(lang202501),或者長按下方二維碼預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