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媽媽手冊(ID:jqfans)
作者:晨媽
一年一度的暑假已經過去一半了,想問下各位家長帶娃順利不?
話說每到暑假,醫院的某個門診便會變得異常火爆—泌尿外科。
一群男娃排隊割包皮的場景,至今還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暑假假期長,且考慮到術後照顧等問題,於是暑假便成了家長選擇給男娃割包皮的最佳時機。

但其實,割包皮事關男娃健康,和未來的幸福和生育問題,所以不能簡單地用“發育更好”來一言概之。
要明白,割包皮手術也不能隨意做,不是想割就能割。
究竟要不要割,割包皮的是否有年齡限制,以及術後護理等等要素,才是我們最該關心的點。

隨著暑假異常火爆的割包皮手術影響,周圍有不少家長也會心生疑問:
“我是不是也要給大寶割包皮?”“完了,我娃小時候沒割包皮,會不會影響發育呢?”……
對於這些疑問,實屬沒必要。
我們需搞清楚,什麼情況下,男娃才需要割包皮,而不是想割就割,畢竟也是個小手術,輕易不要做。
關於男孩包皮,其實在幼兒時期,包皮普遍較長,主要作用是保護陰莖頭,防止摩擦等。
還能分泌出抗菌抗病毒的蛋白、免疫球,給予男孩們免疫作用,所以包皮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哦~

隨著年齡增長,包皮會逐漸後退,包皮口會逐漸擴大,直至暴露整個陰莖頭。
這個過程,是男孩都要經歷的一個正常階段,也提醒各位家長,看到孩子有包皮,不要擔心,定期觀察即可。
那麼,什麼情況下包皮需要割呢?

很簡單,只有出現上圖中“包莖”情況,才考慮去做割包皮手術。
正常情況的包皮,可以自然露出頭來,而包皮過長情況,則可以翻一翻,也能露出頭來。
但是包莖情況,則是無論如何用力,都難以探頭,這種影響到正常露出,則要去醫院進行割除。
那麼劃重點——

時間點,相信從每年暑假大熱的門診則可看出,暑假是大家普遍選擇的一個時間點。
因為假期長,而且天氣炎熱,術後可以讓孩子穿得很清涼,在家有利於恢復,而冬天各種厚重衣服,不利於恢復。

至於割包皮最佳年齡,沒有一個確定的說法,但建議家長在孩子5-10歲左右,再決定是否要去割。
5歲之前,孩子包皮普遍長,但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露出,所以5歲前不必過於擔心。
只有孩子5歲後仍無法上翻包皮,露出困難,家長就可以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在醫生的建議下決定是否做手術。
加之5歲以上的孩子,配合度更高,不會哭鬧,對於做手術較為友好。
超過10歲可能會耽誤男孩發育,所以推薦5-10歲這個區間。

重要的是,多諮詢醫生的意見,也可多跑兩家醫院,來綜合決定。

一個手術的成功與否,除了手術間的那點時間外,術後護理也很重要,它會直接影響手術效果。
說之前提一嘴術前準備,家長最好讓孩子放鬆心情,還有寬鬆的袍子或裙子,能讓孩子減少摩擦。
至於術後護理,我整理了以下幾個關鍵點,家長們可以參考下哦,爭取給到孩子術後最舒適的康復體驗。

另外,家長也可趁此機會,教孩子一些正確清潔私處的方法。
讓他們能日常保持私處潔淨,對自己和未來的伴侶,都有好處。


別嘗試,男娃的命根子,可不能隨便試試,沒有醫生的專業,且沒有消毒無菌的環境,容易感染。
沒有這個說法,割不割包皮與促進發育之間,沒有直接聯絡。男生的雞雞大小,主要和先天遺傳因素、後天營養以及環境有關係。
有點依據,但效益有限。割了包皮後,尿道口周圍相對容易去清潔,相對的,發生泌尿系感染的風險也能降低一點,但效果有限,不必為了追求這個去割包皮。
事關男娃發育與未來生育,家長們需要重視,不要跟風,更不要輕易在家嘗試。
最好辦法是定期觀察,如若發現有包莖現象,及時帶娃都醫院做檢查,聽取醫院建議來考慮做不做手術。
希望每個男孩子們都能健康茁壯成長,做更好的自己,也希望家長們能從容育兒,不過分焦慮。
今天的文章分享,希望能給到大家幫助哦~
*本期內容由媽媽手冊原創,千萬媽媽都在看的科學育兒手冊。主編:晨媽,分享育兒知識、親子教育經驗、品質生活理念,陪千萬父母共同成長。

聯絡我們

微信:caicaitong/schoolmum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