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舉世矚目的日本“匠人精神”又雙叒叕塌房了。
距離日本“大阪世博會”4月13日開幕只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日本富士新聞網等日媒卻爆出,其標誌性建築“環形大屋頂”(RING,為木質環形迴廊)的部分護岸,塌了!

日本的“匠人”們,不僅沒準備好讓世博會“驚豔”,反而上演了一齣“海浪摧毀木工藝術”的魔幻大戲。
“塌房仙人”,申請吉尼斯的速度比塌房還快!
要說這屆世博會的“塌房”大戲,必須從它的標誌性建築“環形大屋頂”說起。據主辦方的“匠人”們介紹,其設計靈感來自日本京都清水寺的木造舞臺,號稱以日本神社、寺廟中使用的傳統技法“貫(ぬき)”,再結合現代技術打造。
說白了,其實就是偷學中國卯榫結構的“減配版”。

為此,主辦方和設計師還特意申請了“全球最大木製建築”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可是,結果呢?吉尼斯獎盃還沒捂熱,建築下方600米(內側120米,外側480米)長的護岸就被海浪衝垮了!
“完整版”的環形建築設計周長總共2公里,寬30米。但如果其下方的護岸塌方再擴大,上面的建築再有創意又能怎麼樣?

而此次的世博會時間長達半年(至10月13日),到時各國來賓是來日本參加漂流活動嗎?不知道屆時日本政府是否會給每位參會嘉賓提供救生圈?
更魔幻的是這一串事件的時間線:
2023年6月,動工開建。
今年2月17日,給護岸注入海水,開始“泡水測試”。
2月19日,發現塌方,但也許是為了遮醜,也許是為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認證,主辦方硬是瞞著不報。
2月28日,強行竣工交付(為了申請吉尼斯)。
3月4日,終於喜提吉尼斯世界紀錄,總設計師藤本壯介還煞有其介事地發表獲獎感言。

3月11日,塌方越來越嚴重,主辦方和當地政府終於壓不住了,只能宣佈“塌了600米”。
這是先拿獎再塌房,生怕吉尼斯評委看不到?
而設計團隊的解釋更絕,認為造成塌方的原因是“海浪超出了預期”,就是不願意承認設計不完善與技術不到位。“藝高人膽大”的設計師,甚至連護岸混凝土防波堤都沒裝,就是簡單的沙土堆積。

等到現場圖一齣,不管是土木工程專業的還是非土木工程專業的人都沉默了。
日本“匠人”是打算用沙土加木樁對抗太平洋嗎?更何況還是被核汙水汙染後的太平洋!
世博會的“匠人精神”=豆腐渣工程+天價賬單。
說起此次“大阪世博會”的預算,從一開始就寫著“離譜”。
會場建設費2350億日元(約110億人民幣),超支近一倍不說,甚至連廁所都修出了“天價”。一個簡易塑膠公廁竟需耗資2億日元(約978萬人民幣)!
有日本網民吐槽:“如果是去看‘廁所博物館’的話,的確應該要很多錢,但不知道花這麼多錢在修廁所上有什麼意義?”
對此,日本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立即跳了出來,奮力為高價廁所辯解:“建築師將全新的建築技術和建築價值觀靈魂注入世博會廁所的設計中了。”
“匠人”們的“先進”設計,莫非全花在“極簡”理念的PPT製作上了?

更絕的是,主辦方強制要求使用日本本地建材和施工隊,結果建材價格暴漲,加上工人又短缺,場館建設硬生生地被拖成“龜速”。截至3月初,A類自建展館僅30%完工,阿根廷等12國更是直接退展。
除了塌方,這屆世博會還有哪些“翻車周邊”?
天價拉麵,只有自帶便當才能活命。“大阪世博會”內的餐飲價格堪稱“搶劫”,一碗拉麵2000日元(約97元人民幣),一塊三明治1000日元(約48元人民幣)。
面對媒體的質疑,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淡定回應:“嫌貴就自帶便當。”
吉祥物“脈脈”,堪稱密集恐懼症患者的噩夢。這隻藍紅配色的“多眼怪獸”,一亮相就被罵上熱搜。什麼“病毒”、“恐怖眼珠”等等不一而足。

莫非在設計師看來,如此形象符合日本向大海排放核汙水之後的海獸形象,設計理念是為了向日本的“未來”致敬?
連大阪當地的居民都看不下去了,甚至有人半夜溜去市政廳,就為了劃破擺在市政廳前的吉祥物模型。等到警方開展調查時,日本網民集體站隊嫌疑人,認為“劃得好”!此事之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從福島排放核汙水到世博會建築物塌方,早就是日本的“傳統藝能”了。

這次護岸塌方,2月就已發現問題,但硬是拖到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後才公佈。這時的施工方還嘴硬,稱“主體結構有60米深的地樁,安全沒問題”。
可誰願意去一個“每天塌一點”的場館參觀?
更諷刺的是,該世博會的名譽總裁秋筱宮文仁親王家族醜聞纏身,形象大使松本人志因涉嫌性侵“退圈”……這陣容,簡直是“翻車天團”。

這屆世博會原本是日本重振經濟的“救命稻草”,如今卻成了全球笑柄。從塌方到天價拉麵,再到吉祥物翻車,每一環都在打臉“匠人精神”的招牌。
最後奉勸日本主辦方一句,與其花錢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不如先學學怎麼修護岸。畢竟,遊客們可不想體驗“海浪漂流”。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