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Deepseek,它和《哪吒2》會進考點嗎?結果,它連模擬題都發來了…

“押題”不是為了刷題,而是引導孩子從熱點中提煉思維框架,從“套路”走向主動思考。
文丨週歲    編丨Luna 
來源|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
春節過後,熱搜上有兩個關鍵詞,從來沒掉下去過。
一個是《哪吒2》,真正的高開瘋走!從破百億,到現在全球動畫電影票房第一,一直在創造歷史;
另一個則是全球頂流DeepSeek,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搜尋引擎、聊天搭子、學習助手……
這也讓我想到了個問題:
開年火上天的《哪吒2》和DeepSeek會不會成為今年的考點?會以什麼形式考?
經過一番深度思考,DeepSeek給出了結論(經過外灘君整理):
劇情動人的《哪吒2》很可能出現在作文題或閱讀理解,剖析自我成長,以及背後的文化現象
和而現象級產品DeepSeek更可能會拿出來探討科技發展、科技倫理等等問題
更重要的是,二者都有一個共同點——文化自信與創新——這可能會成為命題的焦點。
那會怎麼考?
DeepSeek給我們出了模擬卷
近年來,中高考越來越注重“現實關聯性",考察方式也越來越靈活。那麼,在不同科目中“蹭熱點”,都有什麼樣的出題角度和命題思路呢?
DeepSeek給了不少思路:

*DeepSeek生成的題目和參考答案僅供參考

語文
對素材的思辨思考
《哪吒2》的文化自信核心,比如道家哲學、敦煌元素、三星堆符號,還有反抗偏見、自我認同的主題,這些都適合作為作文題或閱讀理解的材料。
主流媒體的電影社評、老莊道家思想相關古文都可能成為素材庫。
 1. 作文題(記敘文/議論文)
題目:小角色如何成就大主題?
以石磯娘娘為例,看到電影如何透過細節(比如逃跑時撿樹葉、外傳中救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金句),賦予角色立體性,跳出“小”角色,成就“大”主題。
題目:《傳統與創新的辯證關係》影片中“魔丸”“靈珠”的陰陽相生,符合道家哲學的重構敘事,可以探討傳統文化在現代藝術中的創造性轉化。
 2. 古詩文閱讀(對比分析)
對比《封神演義》原著片段 vs《哪吒2》改編情節。
比較兩者對哪吒塑造上的差異,說明改編的意圖。

DeepSeek的參考答案(上下滑動):

《封神演義》原著中的哪吒,是典型的“頑劣神童”,因頑皮打死夜叉、抽龍筋,引發禍端,最終以“剔骨還父”的極端方式謝罪和盡孝。其形象更多體現封建倫理下的“孝道”矛盾。
《哪吒2》中的哪吒被塑造為“反抗權威、追尋本心”的現代英雄。他雖然是魔丸的身份,但選擇了反抗天命,選擇對抗無量仙翁拯救龍族,提出“父輩的經驗未必全對”的獨立宣言,強化了“反宿命論”的現代精神
透過重構哪吒的成長邏輯,影片打破了傳統神話中“忠孝至上”的價值觀,轉而強調個體選擇與社會責任、自由意志與集體規則的衝突,以此引發當代觀眾對自我價值與社會壓力的共鳴。
左滑檢視答案
使用DeepSeek帶來的巨大便利,本身就適合成為記敘文的觀察物件,科技帶來的倫理、哲學問題,則對孩子的思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作文題(記敘文/議論文)
題目:《“標準答案”與“獨立思考”》既可以從使用AI學習的真實經歷出發(記敘文),也可以從依賴AI代寫作業,到AI做錯數學題、AI幻覺編造虛假訊息的角度(議論文),分析依賴AI的利弊,並提出“合理使用工具”的建議。
題目:《AI寫作:創作的終結還是新生?》可以結合廣泛使用DeepSeek生成論文、幫助藝術創作的案例,聊聊文學/藝術的創作獨特性(如情感表達、想象力),與AI工具效率優勢展開辯證分析。
英語
跨文化視角的考察
《哪吒2》與DeepSeek都在海外獲得了巨大反響,英語就很適合從跨文化的視角分析它們帶來的影響,很可能從主流媒體上摘選文段,作為素材
這裡建議孩子可以多閱讀英文原文,積累詞彙,多去了解正反方的不同評論做一個知識積累。
可以抓住一些關鍵問題
《哪吒2》海外上映的評價、海外票房成績、怎麼用英文講中國神話;
DeepSeek的原理、專業人士評價DeepSeek的創新、海外大學的AI使用規定和緣由、AI對社會帶來的利弊影響;
中國產品出海的意義……
道法/政治/歷史
跨學科解決現實問題
初中的道法、高中的歷史、政治,這些科目適合的出題方式,是從熱點中找到和知識點的關聯,並且強調使用學科知識去(嘗試)解答真實問題。
 道法:
“創新作為高頻考點,非常容易找DeepSeek作為素材。而答題也是抓住“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三個角度思考,可以根據題意,從國家、企業、社會、青少年四個主體來回答。
題目:我國為什麼將創新置於現代化建設全域性的核心地位?
DeepSeek的參考答案:
國家層面:(1)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2)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繫。
社會層面:(1)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2)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題目:DeepSeek企業的成功對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有何啟示?
DeepSeek的參考答案:

(1)

提升創新能力

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企業要加大研發投入,重視核心技術攻關(如DeepSeek專注通用人工智慧AGI技術突破);

(2)

堅持人才強國戰略

,培養創新型團隊;

(3)

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如應用於教育、醫療等領域;

(4)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

思想品德與政治: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造型發展”是高頻考點,結合《哪吒2》再自然不過:
(1)哪吒打破命運桎梏,敖丙突圍“族群偏見”,都是重塑神話IP的現代價值觀表達,體現了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2)電影這樣的載體,又體現了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3)影片中的3D動畫技術,體現了科技進步對文化傳播的影響
歷史:
《封神演義》的背景是殷商時代,可以搭配電影去複習一下夏商周時期的歷史知識,包括國家制度演變(奴隸制向封建社會演變),瞭解當時的文化與科技成果(甲骨文、青銅銘文、三星堆文化)等。
《哪吒2》中結界獸的靈感來自三星堆文物,也是古蜀文明的代表。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神樹、青銅面具等文物造型奇特,與中原地區的殷商文物風格迥異。
然而,其中一些元素如青銅鑄造技術、對神權的尊崇等,又能找到與殷商文化的相似之處。
結合所學知識,從文化交流的角度,探討三星堆文化與殷商文化既存在差異又有相似之處的原因。
DeepSeek的參考答案(上下滑動):
存在差異的原因:
地理環境的差異,三星堆文化所處的古蜀地區與中原殷商地區相隔較遠,自然環境和生態條件不同,導致文化發展的基礎和方向有所不同;
文化起源和發展的獨立性,三星堆文化有其獨特的起源和發展脈絡,受到當地獨特的民族、語言、風俗等因素影響,形成了與殷商文化不同的文化特色;
經濟形態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古蜀地區和中原地區的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可能存在差異,這也反映在文化的各個方面,如三星堆文物中的一些造型可能與當地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相關。
具有相似之處的原因:
文化交流的影響,儘管兩地相隔較遠,但古代不同地區之間仍存在一定的文化交流與傳播,可能透過貿易、遷徙、戰爭等方式,使三星堆文化與殷商文化相互接觸,從而在某些方面出現相似之處;
人類文明發展的共性,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早期,不同地區的人們在面對相似的問題和需求時,可能會產生相似的文化創造,如對神權的尊崇、對自然的敬畏等,都透過一定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
青銅時代的技術傳播,青銅鑄造技術作為當時先進的技術,可能在不同地區之間傳播,使得三星堆文化和殷商文化在青銅鑄造工藝和藝術風格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左滑檢視答案
STEM
基礎知識原理應用

STEM科目一般會從熱點關聯到相應的知識點,答題思路和過程和熱點本身關聯不會很大,紮實掌握好知識點就可以迎刃而解。

《哪吒2》中,和申正道在瀑布下打鬥時,敖丙利用“水導電而冰不導電”的原理,限制了申正道導電的能力。
為什麼水變成冰後就不導電了?
參考答案(上下滑動):
考察電流產生的原理。
嚴格意義上,純淨的水是極弱的電解質,導電能力差。日常生活中的水能導電,是因為其中溶解了多種雜誌,比如礦物質、氣體等。
這些雜質在水中會電離出離子,常見的有鈉離子、氯離子等。
在外加電場作用下,離子定向移動,正離子往負極跑,負離子往正極跑,就產生了電流。
左滑檢視答案
社會熱點進考點
抓住三個思考方向
很多社會熱點、科技前沿與文化現象,都曾“跨界”試卷。梳理過它們的共同點,外灘君發現可以抓住三個關鍵思考方向,也可以留意這三個角度的主流媒體評論素材:
1. 擁有持續熱度,兼具自身價值和時代意義
能被選入考點的熱點事件,往往具有“現象級”影響力。
比如2022年北京高考卷作文題,就讓聊聊網路和疫情時代的“線上”生活……
《哪吒2》和DeepSeek的“熱搜體質”也是如此。而時代意義,則可以抓住這幾個關鍵詞:跨界、文化自信、世界影響力
《哪吒2》本身是一次科技與藝術的碰撞。幕後紀錄片裡,為了精益求精,導演餃子要求成千上萬海妖身上的鎖鏈要根根分明,特效師們為此沒少掉頭髮。

圖源:《不破不立》——哪吒之魔童鬧海幕後紀錄片

現在,《哪吒2》已經是全球票房TOP10唯一亞洲電影,還在持續“衝榜”!它獨特的東方美學,也給了一個不同於西方審美的全新視角。
DeepSeek的技術含金量不用多說了,“花小錢辦大事”和開源兩點,讓“科技+”“AI+”的跨界成為可能,促成了很多跨界功能。
這些也構成了熱點的“辨識度”。
2. 多維解讀
優質熱點事件還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的開放性。
《哪吒2》既可以從劇情出發,探討青少年的成長議題,講反抗,“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講偏見,“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講友情、親情,還有守護陳塘關的責任與擔當……
也可以深層解讀隱喻,比如“闡教分三六九等,依才教化”的批判;或者從3D風格的水墨渲染技術,談“傳統文化創新”……
外灘君也整理了《哪吒2》經典臺詞彙編,
可以到文末新增小助手新增領取!
火出圈的DeepSeek,也自帶思辨性與矛盾性:
以應用為目的的創新和基礎研究,是矛盾還是互補?
全民AI熱,加速了GDP發展,但也可能讓一部分人失業,怎麼看?
DeepSeek在中國高校大受好評的同時,澳洲、韓國等地高校卻停用DeepSeek,“出海”困難背後有怎樣的國際政治角力考量?
外媒報道
孩子們不僅要關注時事,更要能進行多角度的思考。
3. 價值觀
當然,中高考命題始終圍繞“立德樹人”展開,所以熱點事件的價值觀尤為重要。
像《哪吒2》除了為主角們的擔當感動,其實也可以引導孩子去辨識、思考反面角色們做錯了什麼。
圖源:嗶哩嗶哩@哪吒之魔童鬧海
除了電影情節,還可以結合《道法》,聊聊電影以外的盜版產業鏈。“槍版”、還有未經授權的周邊產品等,侵犯了電影的版權,是缺乏版權保護意識的表現。
考點關注現實事件,不僅是“蹭熱度”,打穩知識基礎,鍛鍊批判性思維、解決真實問題,提高綜合素養,始終是命題的底層邏輯。
熱點未必一定考
“追熱點”是為了“煉思維”
熱點是一個很好的載體。命題的底層邏輯不變,但題目的“衣服”可以跟著熱點變。這對於孩子備考來說也是一樣,刷題背題肯定是下下策,從 “追熱點” 到 “煉思維”,再到舉一反三,才是更高效的。
比如,可以建立主題素材庫。《哪吒2》和DeepSeek就可以提煉出自我成長、科技創新、文化傳承、社會反思等主題關鍵詞,再把相關內容整理歸納。
也可以進行一些模擬練習,避免素材進收藏夾吃灰。看完《哪吒2》讓孩子說說觀後感,聊聊自己成長的感受,再試著梳理成小作文,一次寫作練習就有了。
但外灘君認為,最終能夠“跳出熱點”也很重要。
首先,能不能舉一反三?
如果侷限於熱點本身,那思維未免僵硬。
比如《哪吒2》的票房奇蹟,不僅是技術,也不僅是文化自信,實質是多個跨界原因的綜合結果
《哪吒2》的“票房奇蹟”=文化消費升級+產業鏈協同+IP長線運營+文化自信+主創長期主義的堅持……
這個等式相信還可以新增很多內容。
比如在創新領域,除了DeepSeek,
春晚登臺表演扭秧歌的宇樹科技,就代表了機器人方面的科技進步;
去年現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動取樣返回的“嫦娥六號”本身也實現了三大技術突破:月球逆行軌道設計與控制技術、月背智慧取樣技術、月背起飛上升技術……
圖源:嗶哩嗶哩@Unitree宇樹科技
其次,熱點很熱,但熱點未必一定考。
《哪吒2》與DeepSeek是否進入考點,只是表象。真正的命題邏輯,還是前面說的,透過熱點檢驗學生能否將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素養”。
說到底還是思考習慣思維能力更重要。
如果考題沒有直接聯絡《哪吒2》,那麼哪吒的“反抗精神”還是不是能作為通用的素材?對成長中的困惑,孩子有什麼自己的思考?
《哪吒2》、DeepSeek的成功有什麼普世啟示?其他領域能怎麼借鑑?
所以,對家長而言,與其焦慮“押題”,不如引導孩子從熱點中提煉思維框架,從“套路”走向主動思考——畢竟,未來考場上的勝者,終將是那些“既能解析哪吒的反抗,也能理解AI的溫度”的思考者。
文章來源:本文授權轉自公眾號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聚焦中國K12國際化教育。我們致力於專業、前沿、有高度、有溫度的內容。幫助學校和家長實現融合、創新、有效、以人為本的教育。
▼精英說今日影片推薦
“在看”我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