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前,奧克蘭一名72歲的華人男子在雨夜從私家車道跌落受傷後,在家人和朋友眼前痛苦掙扎長達45分鐘,最終因救護車遲遲未到而不幸去世!
儘管家屬多次撥打111求助,但由於排程錯誤和優先順序評估失誤,兩輛已派出的救護車先後被改派至其他更高優先順序事件,致使救援延誤。
St John已承認當晚在操作程式和分級判斷中存在錯誤。

示意圖。資料圖片
五次報警求助
救護車45分鐘才趕到
這起事件發生在奧克蘭,死者Wenyi Chen(下稱陳先生)於2022年10月1日晚上與妻子拜訪朋友,離開時因大雨溼滑,在車道邊不慎跌落至約1米下的花壇區域,造成脊椎嚴重受傷。
家人撥打111求助時,陳先生仍有意識,但很快狀況惡化,出現意識喪失和呼吸停止,親屬當場進行了心肺復甦急救。
根據驗屍官Janet Anderson最近釋出的裁定報告:
-
首次報警時間為晚上7點39分,事件被錯誤歸類為“橙色”優先順序(嚴重但非立即危及生命);
-
7點44分,第一輛救護車派出,但兩分鐘後被改派至更緊急任務;
-
第二輛車也被同樣改派;
-
第三次報警於8點06分打出,第四次緊隨其後;
-
第五次報警發生在8點15分,陳先生此時已無呼吸;
-
這次電話才將事件重新分級為“紫色”(心臟/呼吸驟停),並於8點17分正式派車,同時請求消防部門支援。
然而,急救人員趕到時已無力迴天。

示意圖。Photo: ODT
驗屍官得出結論:
嚴重錯誤導致致命延誤!
驗屍官在報告中指出,這一系列失誤“令人深感擔憂”,錯誤的分級判斷和排程流程導致了致命的延遲。
“準確的分級和對緊急電話的評估,是確保救護服務安全的關鍵環節,而這些在陳先生的案例中均未落實。他和家人被緊急服務系統辜負了。”驗屍官 Janet Anderson說。
雖然無法明確判斷若救護車及時趕到是否能夠挽救陳先生的生命,但驗屍官表示他“有極小可能生還,可能伴隨嚴重、永久性神經損傷”。
救護機構承認錯誤
向家屬致歉
St John臨床服務副總經理Damian Tomic向媒體表示:“我們對事件深表歉意,並已主動向陳先生的家屬提出面談道歉的請求。”
他補充道,機構接受驗屍官裁定結果,並正全面審查當晚相關排程員的培訓、程式及政策,確保未來可提供更高標準的救護響應服務。
根據紐西蘭媒體今年早些時候的調查,自2019年7月至2024年6月,St John共收到166起投訴,其中至少兩起與救護車延誤致人死亡有關:
-
2020年7月,少女Tayla Brown哮喘發作等待救護車28分鐘後死亡;
-
一名心臟病突發男子在等待近1小時未獲救護後,由妻子駕車送醫途中死亡。
過去五年間,St John共接聽310萬通電話,響應210萬起事件,而年度投訴數量自2019-20財年的26件增長至2023-24財年的49件,幾乎翻倍。
針對本次事件,驗屍官建議St John,對所有緊急電話接線員的評估流程、分級標準及培訓制度進行全面複審;為涉案接線員提供進一步培訓與心理支援,防止未來再發。
Tomic強調,未來St John將專注於“從每一次接觸中確保最高服務質量”,確保每一次111電話都能得到正確、及時響應。
對於此事,你怎麼看?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你“在看”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