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膠如何堵塞大腦血管?丨一週科技

 2.1‍‍‍
知識分子
The Intellectual

跟蹤前沿進展,掌握最新動態

一手掌握一週重大科技新聞
撰文 | 姚湧  小學森  廬州月
責編 | 既來知  
●                   ●                   
1
微塑膠如何堵塞大腦血管?
圖片來源:pixabay.com
塑膠製品可以說無處不在,人類健康正受到環境中微塑膠汙染的威脅。有研究表明,人體的血液和多種組織中均可檢測到微塑膠的存在,奈米塑膠也可以突破血腦屏障,導致神經毒性作用。但微塑膠是如何引發大腦功能異常的呢?近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Beidou Xi團隊運用高深度成像技術對動物大腦中的微塑膠進行了軌跡跟蹤,真實看到了微塑膠的種種“劣跡”。該團隊發現,血液中游走的微塑膠可以被宿主細胞吞噬,這些“吃撐了”的細胞能將大腦皮層的毛細血管阻塞,形成微血栓,導致小鼠腦部血流減少和神經異常。換句話說,微塑膠不會直接堵塞或破壞大腦血管,而是透過調節細胞聚集和干擾區域性血液迴圈間接影響組織功能。相關論文於1月22日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
►文章連結: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r8243 
2
母乳餵養能降低後代食管癌死亡風險
圖片來源:pixabay.com
癌症的發生與很多生活習慣有關,但生命早期因素在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近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療科Hang Yin團隊調取了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的資料,探討了母乳餵養、母親吸菸、後代吸菸和成年後代食管癌症風險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發現,與未經母乳餵養相比,母乳餵養與成年後代食管癌症發病和死亡風險較低有關,風險分別降低17%和26%。後代吸菸也是食管癌發生的危險因素。該團隊發現,母乳餵養還能降低後代吸菸對食管癌症發病和死亡的影響,風險分別降低21%和27%。該研究強調了母乳餵養和戒菸對預防後代罹患癌症的重要性。相關論文於1月22日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
►文章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6252-8
3
喝茶可以降低糖尿病人的死亡風險
圖片來源:pixabay.com
茶是東方人比較喜歡的飲品,能發揮很多保健功效。近日,東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系Ming Wu團隊系統分析了參與江蘇省糖尿病預防與控制綜合研究的15718名志願者的健康資料,以探究飲茶和糖尿病人死亡之間的關聯。在9.77年的隨訪期間,共有3046人不幸離世,其中922人死於心血管疾病,736人死於癌症。統計分析顯示,與不飲茶的人相比,每週飲茶3次以上、每天一杯茶和持續飲茶超30年可使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風險分別降低18%、20%和23%。對於心血管病疾病死亡風險,三種飲茶習慣可使其分別降低21%、28%和25%。從飲茶總量角度講,每天沖泡飲用4克茶可作為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干預措施。相關論文於1月20日發表在《糖尿病雜誌》Journal of Diabetes
►文章連結:
https://doi.org/10.1111/1753-0407.70040
4
高度靈活的假手
圖片來源:pixabay.com
人手之所以能靈巧的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活動,是因為它具有23個自由度。目前的假手主要由電機或氣動執行器驅動,受限於自由度,在模模擬實人手功能方面仍存在不足。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人形機器人研究所張世武團隊透過整合38個形狀記憶合金(SMA)致動器來精確控制五個手指和手腕,開發出一種具有19個自由度的靈巧仿生輕質假手。該假手能即時感測每個手指的關節角度,將資料輸入控制模組,以閉環方式選擇性地加熱或冷卻SMA致動器,進而模仿人體肌肉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該假手從手腕到指尖的重量僅為0.22公斤,遠輕於現有同類產品。該團隊還集成了一個電源管理模組,為整個系統的執行提供電力。除了33種標準抓握模式外,這款假手還支援6種高階抓握模式,擴大了截肢者想要實現的日常活動範圍。相關論文於1月22日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
►文章連結: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6352-5
5
古代絲綢之路沿線城市的玻璃生產
如何轉型?
圖片來源:pixabay.com
玻璃是現代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物品之一。而在公元1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玻璃僅在地中海東部的少數工業中心生產,並以原玻璃板和成品的形式在整個古代世界進行交易。因此,玻璃的化學成分變化不大,人們可以透過玻璃的流通來構建當時的經濟和文化交流網路。近日,法國奧爾良大學Nadine Schibille團隊透過對土庫曼梅爾夫的玻璃元素進行分析,重建了9世紀玻璃工業的轉型。資料顯示,原玻璃板不再被大量長途運輸,而在中世紀絲綢之路沿線的城市中心,玻璃製成的初級產品成倍增加。作者認為,到9世紀,全球化玻璃貿易的舊模式已經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更靈活、更多樣化和本土化的生產模式。相關論文於1月20日發表在iScience雜誌。
►文章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isci.2025.111845   
6
富含豆類飲食能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
代謝健康
圖片來源:pixabay.com
富含豆類的健康飲食模式可以改善代謝健康。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轉化醫學中心Kevin Junliang Lim團隊調查了居住在新加坡的127名糖尿病前期參與者的熱量限制、富含豆類(每餐新增100克豆類)、多成分干預飲食與熱量限制對照飲食的代謝改善效果。該研究為期16周,主要結局是血糖標誌物,所有測量值均以2或4周為間隔進行。在16周結束時,豆類飲食干預組和單熱量限制組志願者的BMI與基線相比顯著降低,組間差異不大。與單熱量限制組相比,豆類飲食干預組志願者的LDL膽固醇、總膽固醇和HbA1c水平下降更為明顯,纖維降解物種類更多。總的來說,富含豆類的多成分干預飲食可以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代謝健康。相關論文於1月22日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
►文章連結: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6084-6      
親愛的讀者們,不星標《知識分子》公眾號,會錯過每日科學新知!星標《知識分子》,緊跟前沿科學,一起探索科學的奧秘吧!

請戳上圖卡片新增星標

關注《知識分子》影片號
get更多有趣、有料的科普內容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