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山東日照,晨光灑向湖面,美不勝收。(來源:視覺中國)
7月1日,國家航天局釋出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在軌拍攝的地月影像圖,包括器地距離約59萬千米時拍攝的地球影像圖和器月距離約59萬千米時拍攝的月球影像圖,回傳地面後,由科研人員經處理製作而成。>>更多詳情(來源:科技日報)
7月1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所屬的國產C909飛機平穩降落在蒙古國烏蘭巴托成吉思汗國際機場。這是國產C909飛機首次載著五星紅旗飛出國門,也標誌著國航C909飛機正式邁入國際商業運營新階段。(來源:人民日報)

這是執飛首航航班的C909客機。新華社記者 王聿昊 攝
7月1日,陝北革命老區首條高鐵——西安至延安高速鐵路實現軌道貫通,為按期開通運營奠定堅實基礎。西安至延安高速鐵路線路全長299.8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來源:科技日報)
7月1日,我國海事系統規模最大、裝備最先進的專業溢油回收船——“海巡041”輪在河北正式列編。“海巡041”輪總長79米,續航力3000海里,在沒有供給的情況下可航行20天,能夠適應複雜海況下的長時間作業需求。(來源:央視新聞)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近日,位於甘肅省碌曲縣的尕海則岔管護中心石林保護站在例行紅外相機資料採集時,發現兩隻雪豹同框的珍貴畫面。經專家初步研判,確認該影像記錄為成年雪豹帶幼崽活動場景。(來源:央視新聞)
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7月1日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調撥摺疊床、毛毯等1.2萬件中央救災物資,支援河南南陽、湖北恩施等地做好受災群眾緊急轉移安置和救災救助工作。(來源:新華社)
據三峽集團7月1日訊息,今年上半年,三峽樞紐通航建築物安全穩定高效執行,累計貨運量超8000萬噸,充分釋放長江航運效能。(來源:央視新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團隊近日在學術期刊《德國應用化學》發文,報道了一種銅摻雜改性的鉬鎳基合金催化劑,成功解決了陰離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啟停過程中的陰極腐蝕難題。(來源:科技日報)
《自然·衰老》6月30日線上發表一篇論文稱,炎症性衰老是一種與衰老相關的慢性低度炎症,但並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與慢性炎症相關。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研究顯示,生活方式工業化程度較輕的人群可能不會經歷炎症性衰老。(來源:中國新聞網)
日本環境省當地時間6月30日公佈相關行政命令,要求自2026年4月起,日本地方行政機關以及供水單位就自來水中有機氟化物進行定期水質檢測,並在出現超標情況時進行相關整治改善。(來源:央視新聞)
日前,“海燕”Ⅱ型無人機自遼寧朝陽機場飛往渤海灣區域,“捕獲”一場即將到來並與東北冷渦密切相關的雨,這是氣象部門首次實施大型無人機東北冷渦觀測試驗。什麼是東北冷渦,其有何影響,開展試驗的意義何在?請專家科普一下↓↓
編輯:王程玥
稽核:張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