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6年,OpenAI又要開源大模型!輕量版DeepResearch深夜上線,免費可用

從閉源走向開源,OpenAI宣佈今夏開源一款全新的大語言模型。
編譯 |  陳家陽
編輯 |  漠影
智東西4月25日訊息,據TechCrunch報道,OpenAI計劃今年夏天開源一款全新的大語言模型,可供免費下載,並採用高度寬鬆的許可協議,幾乎不限制使用或商業化。這將是該公司自GPT-2以來首款真正的開源模型。
該模型開發工作由OpenAI研究副總裁艾丹·克拉克(Aidan Clark)主導,尚處於早期研發階段,其目標是打造一款類似於之前o系列模型的推理模型,並希望其效能超越Meta和DeepSeek的現有開源模型。
01.
即將開源的模型
或增加“雲端接力”功能
OpenAI在推進模型開源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競爭對手的壓力。資料顯示,Meta的Llama系列下載量截至今年3月已超過10億次;DeepSeek的日活躍使用者數量於今年2月突破2000萬,已達到ChatGPT日活躍使用者數的41.6%。
OpenAI創始人兼CEO薩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此前曾表示,OpenAI在開源技術方面可能“站在了歷史的錯誤一邊”。此次計劃釋出開源模型,可以說是OpenAI在發展戰略上的重大轉變。

除了要在基準測試中表現出色,OpenAI這次還藏著一個殺手鐧——把開源模型連線到OpenAI的雲端模型(cloud-hosted model)上,當開源模型遇到難以處理的複雜問題時,就能呼叫OpenAI的雲端大模型協助完成任務。阿爾特曼將這種功能稱為“接力(handoff)”。

透過“雲端接力”,開源模型的計算能力實現顯著提升。目前還不清楚開源模型是否可以使用OpenAI模型的其他工具,比如網路搜尋和影像生成功能。

據訊息人士稱,“接力”功能的想法由一位開發人員在OpenAI舉辦的開發者論壇上提出,OpenAI近期一直在收集開發人員社群的反饋意見,以完善其即將釋出的開源模型。

OpenAI這一新功能不禁讓人聯想到蘋果智慧(Apple Intelligence)。這是蘋果公司一系列AI技術和功能的統稱,它整合了裝置端模型和私有云資料中心的執行模型,可以在使用者使用本地模型時,靈活配置和擴充計算資源,呼叫私有云端模型處理任務。

OpenAI計劃推出這項“接力”功能,除了增加收入外,還可以將更多開源社群成員吸引到公司的優質生態系統中來。

目前,關於OpenAI開源模型的“接力”功能如何運作仍有許多未知之處,包括定價和速率限制等。該模型尚處於早期研發階段,一些功能可能會發生變化,甚至無法實現。

訊息人士透露,OpenAI正從零開始訓練一個新模型,而非基於現有模型進行改造,預計開放模型的效能會低於OpenAI的o3,但在某些基準測試中會優於DeepSeek的R1推理模型。

02.
推Deep Research免費版,
所有人都可用

就在本週,OpenAI宣佈為所有使用者開放深度研究(Deep Research)工具的全新“輕量級”版本,它由OpenAI的o4-mini模型提供支援,保留了完整版深度研究的多步驟推理、即時網頁瀏覽、文件解析等核心功能,但響應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此前,該功能僅對Pro使用者開放,它能幫助使用者獲得多步驟深度分析和結構化報告。如今,免費使用者每月可體驗5次輕量版深度研究工具,Plus和Team使用者每月可以使用25次(含完整版和輕量版),Pro使用者則多達每月250次。

OpenAI在X的一系列帖子中表示,輕量版深度搜索回覆通常會更短,同時保持使用者所期望的深度和質量。一旦達到完整版深度研究的使用次數限制,查詢就會自動預設使用輕量版。

▲OpenAI在社交媒體X上發帖介紹深度研究“輕量版”效能

最近,聊天機器人領域湧現出大量深度研究工具,包括谷歌的Gemini、微軟的Copilot和xAI的Grok,這些AI推理模型擁有思考問題和自我核實事實的能力,深受專業人士喜愛。

03.
結語:開源普惠並進,
OpenAI努力實現競爭突圍
無論是推出全新開源語言模型,還是讓所有使用者免費體驗輕量版深度研究,都體現了OpenAI在產品策略上的調整與革新。
前者是OpenAI在技術開源戰略上的重大轉變,後者是在應用服務層面進行最佳化。兩者共同服務於OpenAI拓展使用者群體、增強市場競爭力、完善AI生態佈局的目標。

從開源模型的開發佈局到深度研究工具的普惠升級,OpenAI一系列動作究竟能否助其穩固AI領域的頭部地位,還有待觀察。

來源:TechCrunch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簽約賬號【智東西】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