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經濟觀察報
作者:王義偉





2025年1月6日,俄烏衝突爆發1047天。
兩個星期之後就是1月20日,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的日子。
全世界都在等著看,他能否兌現自己許下的諾言,24小時之內結束俄烏衝突。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立場依然堅定,但對特朗普的態度正在發生變化。
1月2日,在接受烏克蘭媒體採訪時,澤連斯基表示,特朗普“難以預測”的特性,或許能對俄羅斯產生影響,有助於結束俄烏戰爭,“他可以發揮決定性的作用……他有能力制止普京,或者更公正地說,幫助我們制止普京。我相信他真的想結束這場戰爭。”
澤連斯基的這個表態說明,隨著1月20日的不斷臨近,他不得不接受特朗普成為新的“老大”這個現實。他也確信特朗普是真的想結束這場戰爭。那麼,對於特朗普的計劃,澤連斯基至少要做到洗耳恭聽。
特朗普的詳細計劃還沒有公佈。這是他一直以來的談判技巧——故佈疑陣。但是,俄烏衝突的現狀清清楚楚地擺在那裡,特朗普的智囊團也陸陸續續地提出了好幾個方案,從中可以大機率推測出特朗普團隊將要推出的計劃。
其中的關鍵就是停火。
在現有衝突線的基礎上實現停火,應該是特朗普團隊首先要達成的目標。
俄烏衝突的交火狀態,可以分為非接觸類交火和接觸類交火兩個層次。
在非接觸類交火方面,俄方佔據優勢。這類交火造成的損失相比不大,但對普通百姓有巨大的心理壓力,尤其是烏克蘭一方,俄方的空襲動輒遍及烏克蘭全境,包括其首都基輔。相比較而言,烏方的遠端打擊能力是有限的。
在接觸類交火方面,俄攻烏守。雖然在攻勢上,俄方似乎明顯佔優,也一直在佔據新的地盤,但是,作為進攻方,俄方付出的代價也是昂貴的。
至於烏方,有跡象顯示,在前線部分割槽域,烏軍正處在崩潰的邊緣。
不久前烏克蘭媒體就曾爆料,由北約負責訓練的、裝備了法制“凱撒”自行榴彈炮和德制“豹2A4”主戰坦克的烏軍第155機械化旅,部隊編制5800人,卻在訓練、作戰期間有1700人無故走失。
這是個爆炸性的訊息,也從一個側面證實了澤連斯基的說法。他說:“我們計程車兵承受著巨大壓力,他們已疲憊不堪。”
155機械化旅士兵大規模走失也證實了烏克蘭的另一個現狀:兵員枯竭、後繼乏力。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拜登離職之前允許烏克蘭使用遠端武器攻擊俄羅斯境內目標,肯定是火上澆油。但這一段時間雙方對攻的現狀表明,這樣的火上澆油並沒有引發熊熊大火。這裡面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原因應該是,這場火本來就沒有了繼續擴大的動力。
以上種種似乎都預示著,在經歷了超過1000天的激烈較量之後,在戰場上,俄烏雙方都已經精疲力竭;在戰場之後,歐盟、北約對烏克蘭的支援漸顯力不從心;至於俄羅斯的經濟,也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
看起來,停火的條件大機率是成熟了。
這個時候,如果特朗普澆下一盆涼水,雙方實現停火的可能性確實是有的。
且看特朗普在1月20日之後如何操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