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停火希望渺茫,西方轉向推動新一輪對俄製裁

據彭博社俄最新報道:烏和談再度受挫,普京拒絕親自出面,烏克蘭停火前景愈發渺茫。在伊斯坦布林的會談前夕,美國和歐洲則加快協調步伐,謀劃準備啟動新一輪對俄“毀滅性”經濟制裁。下面是文章正文,立場不同,僅供參考借鑑,請注意甄別。
烏克蘭停火希望愈發渺茫,西方轉向推動新一輪對俄製裁
在俄羅斯總統普京僅派出低級別代表參加土耳其和談後,烏克蘭停火的希望大為減弱。與此同時,美國國會的注意力正逐漸轉向推動新一輪對俄製裁,試圖以更大壓力迫使普京重返談判桌。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對本週五將在伊斯坦布林舉行的俄烏談判不抱太大希望,表示若沒有普京與特朗普之間的直接會晤,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的可能性很低。儘管魯比奧本人也將前往伊斯坦布林,但他不會參與具體談判。他表示,美國方面將派出“適當級別”的官員參會,以回應俄方只派遣低級別助手的決定。魯比奧此行的主要任務是分別會晤烏克蘭高階特使及土耳其外長哈坎·費丹。
魯比奧在土耳其安塔利亞出席北約外長會議後對媒體表示:“坦率地說,我認為,除非特朗普總統親自與普京面對面會談,明確他下一步的意圖,否則我們不會在這裡看到任何突破。”
魯比奧的發言呼應了特朗普當天早些時候的表態,特朗普曾表示,“在我見普京之前,一切都不會有進展”。
在此次北約外長會議上,多位歐洲高階外交官指責普京有意破壞談判,理由正是他選擇派出低級別代表團。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他已批准由國防部長魯斯捷姆·烏梅羅夫率領的談判代表團前往伊斯坦布林,並稱俄方的談判代表團是“擺設”。
這次北約會議為美國和歐洲提供了重新就烏克蘭問題協調立場的機會。此前,部分歐洲領導人曾向俄羅斯發出停火最後通牒,但特朗普並未公開支援該提議。在與魯比奧舉行場邊會談後,義大利外長塔亞尼表示,美歐已就下一步措施達成一致,“我們都傾向於透過制裁迫使普京認真面對經濟問題”。
原本,這場土耳其和談可能成為自俄烏戰爭全面爆發以來,俄烏之間首次直接的外交接觸。但現在焦點轉向了特朗普是否願意親自與普京會面,以及美國是否會推動新一輪制裁,以施壓普京重返談判桌。魯比奧表示,美方可能會等到特朗普結束當前中東之行後再決定下一步行動。儘管特朗普此前曾發出制裁威脅,但近幾日他並未再提,魯比奧在公開場合也未提及制裁。
共和黨籍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同樣在北約會議期間會晤了歐洲和烏克蘭代表。他提出了一項制裁議案,聲稱若普京拒絕認真談判,該法案將對俄羅斯實施“毀滅性”經濟制裁,同時對進口俄石油、天然氣及其他關鍵商品的國家徵收高額關稅。
格雷厄姆的提案目前已獲得近80位參議員的聯署支援,涵蓋共和黨和民主黨議員,足以確保在參議院透過。
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共和黨主席羅傑·威克爾表示,國會正在等待特朗普政府釋放訊號,表明總統是否願意簽署這項制裁法案。威克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普京根本無意實現和平,也不會講真話。他所做出的任何承諾都不會兌現。他需要強硬的軍事打擊和嚴酷的經濟現實來讓他清醒。”
據此前彭博社報道,莫斯科方面仍拒絕接受美方提出的停火方案。該方案大致內容包括:維持現有戰線凍結衝突、美國承認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並逐步解除對俄製裁。作為交換,烏克蘭將獲得強有力的安全保障以及發展本國軍隊的權利。
知情人士透露,美方最近在對俄提議中增加了細節,包括恢復“北約-俄羅斯理事會”的安全對話機制。該合作論壇自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已實際中斷。
目前來看,普京仍無意談判,部分原因在於俄軍在這場消耗戰中依舊保持緩慢而穩定的推進態勢。而烏克蘭則面臨嚴重的武器彈藥短缺問題,特朗普政府遲遲不願提供更多軍援,並且烏軍在徵兵方面也沒有完成預定目標。

語音節目系列
歡迎大家加微信,方便交流。
點選二維碼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