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六神磊磊
有人說“今年沒人抵制聖誕了”,閱讀量還很高。我覺得這種認識比較簡單化了。
不是“沒人”,而是抵制聖誕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已過了預熱、突擊、攻堅階段,進入了調整鞏固期。
所謂鞏固期,主要是鞏固之前的成果,穩定隊伍,總結經驗,厲兵秣馬,繼續提升。
表面上看,今年的聖誕氣氛的確是濃了一些,商圈裡、步行街上,大大小小、優劣不一的聖誕樹多了,各種節日燈飾也顯眼了不少,按捺不住的紅男綠女又冒出來過節、購物。
但事實上,給它稍微送個綁,為我們經濟服務一回,有什麼不好,這才叫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再者,且讓商家虧上幾次,賺不回燈飾錢;讓消費者失戀幾次,嚐嚐崇洋媚外的苦,就會長教訓了。人教人一時,事教人一生,吃了虧就會明白過什麼聖誕,還是上夜班好。
孫紅雷說得深刻,有一種勝利叫撤退,有一種失敗叫佔領,大家不用為幾棵聖誕樹又立起來了而氣餒。過去的突擊攻堅有成效嗎?當然有,並且不是小有,而是大有。“不過洋節”已日益深入人心,讓一些人哪怕強行要過、執意要過,也可能過不踏實,過不安穩。
況且,成規模、成體系的抵制固然表面上少了,但自發、自覺的抵制仍然亮點頻現,遍地開花,千里大平原展開了游擊戰,村與村、戶與戶,槍聲連成片。許多人小時候從不學古典文化的,老祖宗的《論語》和《國語》從來分不清的,長大成人後紛紛受到感召,加入了文化自信的隊伍。
且不必說許多機構自覺要求員工、學生抵制,也不必說“平安夜是慶祝八國聯軍攻北京”等段子仍然廣受歡迎,有朋友說,只不過24日群裡問了一句晚上啥安排,立刻遭到群友堅決反擊。有的學生家長告訴我,學校國內部的舉報國際部放聖誕假,所以這一次假期也減少了,聖誕假也改名叫“社會實踐活動”。這都是很大的成效。
當然,目前還應該有幾個提防,特別是小心“拿著傳統反傳統”,比如借所謂唐代宗在聖誕節賞賜信眾的故事說事。總之,讓“過洋節”的空間越來越小,調子越來越低,聲勢越來越弱,臉皮越來越臊,這就是重大的成果。
按我觀察,今後還可以把“年末抵制聖誕,端午抵制快樂”兩大行動統一起來,打出組合拳,取得更好的聯動效果。
我的主業是讀金庸小說。武俠故事裡,但凡黎明破曉前,最安靜的總是勝利者,最喧鬧的總是失敗者。萬安寺時,峨眉派沉寂了一段,隨即屠獅大會天下第一;嵩山頂上,左冷禪那麼咋呼,最終不過是為別人作嫁。突擊三年,鞏固兩年,最後的勝利指日可待。有道是:大棉襖來二棉褲,裡頭是羊皮外頭裹著布,開山劈嶺伐聖誕樹,這就是我說的勞動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