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9月,華為對西班牙鄉村5G承包專案提出投訴,因為該招標將導致採用這家中國深圳電信巨頭硬體的投標者面臨巨大風險。該投訴是這家全球電信裝置市場領軍企業非自願退出歐洲和全球其他電信網路市場的又一步。
華為和另一家總部位於中國的大型電信供應商中興通訊也深陷法律限制和困境之中。實際上,法律限制來自兩個方面:這些裝置生產商在本國受到兩項法律的約束,如果相關法律得以實施,可能會要求它們遵守中國政府的安全指令;另一方面,其他國家的電信和安全法規中有著更強硬的措辭,限制使用受到施壓的供應商提供的電信裝置,儘管這些法規並沒有直接提到中國。
一些國家的私營企業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2024年夏季,西班牙電信運營商MasOrange宣佈,未來幾年將主動在其網路中逐步停止使用華為和中興的零部件,轉而使用總部位於斯德哥爾摩的愛立信公司的產品。
其他地方的官員則在拖延。2024年7月,德國官員會見了國內電信運營商,就更換中國硬體的速度進行了商討。許多地方政府為了降低成本,只在網路運營商升級到5G或最終升級到6G時才要求更換裝置。但該計劃引發了議員的批評,他們表示,中國控制著德國的關鍵基礎設施,而德國政府還在沾沾自喜。
“對關鍵基礎設施的控制,意味著可關閉、降速或干預行動網路,這將摧毀歐洲經濟。”哥本哈根電信諮詢公司Strand Consult的執行長兼創始人約翰•斯特蘭德(John Strand)說。放任電信基礎設施效能隨著時間的推移下降,或者完全關閉基礎設施,這對任何經濟體都將是一個重大威脅,而華為可以控制全球大部分地區。
歐盟委員會在2024年7月份的一份網路安全評估中稱,在該地區的電信基礎設施中安裝過多中國製造的裝置將存在風險。
歐盟一直認為,用外國裝置製造商的硬體來支援5G等關鍵電信基礎設施是有風險的。但在立法行動方面,歐盟落後於美國。據歐洲新聞電視臺報道,截至2024年8月,27個歐盟成員中,只有11個成員明確將透過法律對華為或中興實施限制措施。

一些國家正在採取對抗性不那麼強的方式,就像西班牙鄉村5G專案一樣,在招標過程中加入一些措辭,使所謂的高風險供應商處於不利地位。其中,招標條款要求中標者更換來自高風險供應商的裝置,即使是已安裝且由政府指定的裝置。葡萄牙和羅馬尼亞就發生過這種情況,這兩國的運營商選擇了華為的裝置,但政府不久後禁止了相關裝置,導致運營商因拆除和重新安裝而付出了巨大的成本。
在禁令頒佈之前採取措施,成本可能低很多。斯特蘭德估計,在德國拆除現有華為無線接入網路(RAN)基站並進行替換的一次性成本僅為每人29歐元。在尚未安裝太多華為5G裝置的網路中,相關成本甚至更低。2019年,斯特蘭德估計,整個歐洲的相關成本可能低至人均6.5歐元。
>End
>>>
本文轉載自“悅智網”,原標題《歐洲艱難清退中國電信裝置》。
為分享前沿資訊及有價值的觀點,太空與網路微信公眾號轉載此文,並經過編輯。
>>>
充滿激情的新時代,
充滿挑戰的新疆域,
與踔厲奮發的引領者,
卓爾不群的企業家,
一起開拓,
一起體驗,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質,
共同實現更高價值,
共同見證商業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與網路》,觀察,記錄,傳播,引領。
>>>
·《衛星與網路》編輯委員會
高階顧問:王國玉、劉程、童旭東、相振華、王志義、楊烈
· 《衛星與網路》創始人:劉雨菲
·《衛星與網路》副社長:王俊峰
雜誌訂閱,請加微信:
wangxiaoyu9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