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太深!”斯里蘭卡反腐開刀寶石局:兩萬克拉非法出口,竟只罰200塊?

斯里蘭卡的寶石行業是該國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寶石及相關產業的年產值高達2億多美元,從業人員約65萬人。
斯里蘭卡,這個被譽為“寶石之島”的國家,以其豐富的寶石資源聞名於世。然而,近期該國寶石行業的監管機構——國家寶石和珠寶管理局(NGJA)卻深陷爭議之中。
在斯里蘭卡,負責監管國家寶石業的主要機構是國家寶石和珠寶管理局(NGJA),簡稱“寶石局。斯工業部秘書蒂拉卡·賈亞松達拉(Thilaka Jayasundara)對寶石局進行嚴厲批評,甚至稱這一機構的存在對寶石行業弊大於利。
在公共企業委員會調查期間指出,寶石局存在普遍的腐敗。她說:“我希望這個國家,不如沒有寶石局。這是一個‘欺詐系統’”。
賈亞松達拉以服裝行業為例,指出行業成功成為斯里蘭卡最大出口收入來源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像寶石局這樣有缺陷的監管框架。她認為寶石業“水太深”,漏洞百出,更多是經濟增長的阻礙,而不是推動力。
這位部委秘書還表示,該行業常被用於洗錢,進一步引發了對透明度的擔憂。她說,寶石局內部的腐敗並非新鮮事,而是長期存在。
參與調查的另一位官員支援這一說法,指出寶石局“每年發放超過7000份許可證,但該行業竟然難以產生維持可持續發展所需的收入”。儘管行業每年至少需要20億美元出口額才能實現收支平衡,實際勉強超過5億美元,2024年寶石、鑽石和珠寶出口總收入僅為2.8207億美元。
他說,表示寶石局的官員,故意低估寶石價值是家常便飯,將價值6億至7億盧比的寶石,僅報告為100萬盧比,堅稱這一機構亟需進行系統性改革,以防進一步的財務損失和該行業的潛在濫用。
一項調查揭露,寶石局在處理一起價值2.5億盧比的寶石包裹時,僅處以1萬盧比的罰款,儘管該許可持有者,在三年內出口違規165次。由尼尚塔·薩馬拉維拉(Nishantha Samaraweera)主持的調查委員會還揭示了寶石局內部嚴重的財務不當。
爭議的焦點是由一家名為Elegant Gems的公司出口21,096克拉珍貴寶石,包括藍寶石、星光藍寶石和帕帕拉契亞藍寶石,包裹初步估值70,817美元(約2.5億盧比),但申報價值僅為2000萬盧比,觸發了內部調查。隨後包裹估值被移交給刑事調查局。然而,警方調查結果是“沒有刑事犯罪”。
要塞治安法庭於2024年9月18日裁定:該寶石包裹應歸還給寶石局,並指示該機構根據其法案採取必要的行動。
調查揭露,寶石包裹被歸還給寶石局後,包裹中寶石數量僅為約19,600克拉。儘管寶石局本可依據其權力對該違規處以最高330萬盧比的罰款但該寶石包裹卻於9月26日,在支付最低的1萬盧比(約200元人民幣)罰款後,歸還給原許可持有者這引發了外界對不當影響和程式違規的質疑。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最後時刻的決定,都是發生在斯里蘭卡總統選舉前一天,這進一步引發了質疑。此次爭議也引起了人們對政策制定者角色的關注。相關官員透露,當時負責寶石局的部長是拉梅什·帕蒂哈納(Ramesh Pathirana),國務部長則是查馬拉·桑帕特·達薩納耶克(Chamara Sampath Dassanayake)。
斯里蘭卡的寶石資源豐富,擁有藍寶石、紅寶石、金綠寶石等70餘種寶石,其高階寶石產量佔全球總量的60%。然而近年來非法出口問題嚴重製約了行業發展。
斯里蘭卡國家寶石和珠寶管理局主席維拉傑·德·席爾瓦(Viraj de Silva)此前透露,非法出口對實現2025年20億美元的出口目標構成了重大挑戰。斯里蘭卡政府近年來對寶石行業採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擴大采礦區域、提供稅收優惠等。然而,監管不力和腐敗問題卻讓這些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選文末右下角的“好看”哦。如需定製旅行服務,請給我們留言或者發訊息。
歡 迎 探 討 合 作
聯絡微信:srilanka-nanggii1
斯里蘭卡小妞:資深島民,寫蘭卡最多的中國人。
長居科倫坡的中國記者,出版7本書,斯里蘭卡國營報紙《星期日觀察》專欄作者。曾獨家專訪時任總統、總理、外長、國防部高官,商界人士和藝術家,同時也是旅行者和徒步愛好者,住遍島上酒店,足跡慢行4大洲30多國。
出版作品包括:指南《中國國家地理.斯里蘭卡旅行指南》、旅行筆記《印度,不可思議》, 譯作《勇者征途:攀登七大高峰》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