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曬桃子上長出蘑菇,一堆研究生搶著要拿下!野生菌:沒想到我能上岸昆明植物所

不知養菌的大夥兒還記不記得去年那位頂流“果菌王”?
圖片來源:潮新聞
自從當年那位網友發帖分享了“果菌王”—— 裂褶菌,俗稱白參菌的美照,幸得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一位博士生“驚鴻一瞥”,從此便將其“收編正規軍”;
圖片來源:潮新聞
課題組也不辱使命,歷經 24 天用蘋果上的白參菌樣品培育出了一批白參菌“後裔”,在這種食用菌量產技術領域取得了新突破,還寄了一大箱給當初那位網友嚐嚐鮮,這在科研圈和美食圈都是一段佳話!
圖片來源:潮新聞|看著還挺香
這不,自從當年“果菌王”的傳說名揚四海,廣大網友們平日下廚房都多留了個心眼,生怕哪天一不小心,就又有什麼科研突破從自己的盆裡碗裡冰箱裡蹦出來 ——
就好比最近這位網友家裡的桃子也不太老實。
圖片來源:小紅書 @ 尚木
得,不用想,學霸君已經知道評論區是什麼樣了。有的網友已然開始集思廣益給菌種命(添)名(亂);
圖片來源:小紅書
也有的網友已經預料到了接下來的結局 —— 別搞那些彎彎繞了,直接幫你艾特昆明植物所那位博士生老哥就完事了!
圖片來源:小紅書
當然,有科研嗅覺的人早已經看穿了其中的重要性,網友們是玩梗,咱是真競標 ——
圖片來源:小紅書
可惜慢了一步,競標失敗。
圖片來源:小紅書|下次一定!
總之,這朵“屁菇”最終還是找到了比垃圾桶更合適它的去處,多少也為我國科研事業做了一份貢獻,也算是皆大歡喜了!
再來看看熱心網友 @ 毛豆豆分享自家的菌橙色驚人,還不忘喊話咱們科研人來看看能不能研究下。
圖源:小紅書

網友:不懂就問,這是菌要橙死,橙不得不死的那種菌嗎?
養菌聖體
也不能怪廣大科研人削尖了腦袋鑽進廚房冰箱找實驗素材,畢竟養過菌的人都知道,這玩意哪都能活出個燦爛菌生 —— 除了在實驗室培養皿裡。
圖片來源:小紅書
咱們在實驗室裡養的那是菌嗎?那不純純封建社會的老爺嗎!每天除菌控溫起早貪黑伺候著,以什麼姿勢劃板、用什麼瓶子搖菌那都是有講究的,就連開啟恆溫箱的門都得憋著一口大氣,生怕擾了菌老爺清靜 ——
但俗話說,“伴菌如伴虎”,哪怕這麼精心伺候著,菌老爺還是會趁你一個不留神當場誅了自己九族。
圖片來源:小紅書
當然,也不能總埋怨菌老爺,雖然你想養它的時候它從來不長,但你養細胞的時候,誒,它不就自己來了嗎?咱老實驗室菌每天就這一齣,自家有房我不愛住,就好滿實驗室我瞎溜達!
圖片來源:小紅書
咱們菌老爺不愧養尊處優錦衣玉食,藝術修養這一塊也是很高的。就比如低頭一瞅,好傢伙,這不是印象派點彩畫嗎,哪位大師手筆啊,修拉還是西涅克?…… 啥?是你媽鍋裡煮雞蛋的水忘倒了?
圖片來源:小紅書
再瞧瞧咱這天光雲影,咱這衣袂飄飄,你以為是培養基?錯錯錯,ko no 東方樹葉噠!
圖片來源:小紅書
酸黃瓜都吃過吧,那酸黃瓜聯名 LO 裙穿過沒?沒穿過吧,這質地,這版型,這配色,這該死的甜美,除了咱們菌老爺以外還有誰能匠心獨運設計出來?
圖片來源:小紅書
俗話說,肉包子打狗 —— 有去無回;但這肉包子要是打了菌老爺,保準還你一個花團錦簇,咱們主打的就是以德報怨!
圖片來源:小紅書
更有的菌老爺是清閒日子過夠了,誒,就願意玩點極限挑戰 ——75% 酒精?那叫一個入口柔,不上頭!
圖片來源:小紅書
是啊,這誰看了不破防?為什麼處處都能長,偏偏本宮實驗室培養皿里長不了?
“酒黴,酒黴,漂亮的黴黴。” 這真是各花入各眼,普通人眼裡避之不及的有害物質,是研究生眼裡情有獨鍾的“漂亮黴黴”。
不過,“野生菌”偶爾也是會光顧身在實驗室的科研人的,學霸君就刷到了科研人 @ 十三香海鹽粉 在網上發帖求問:鹽酸里長了黴菌能發 nature 嗎?
圖源:小紅書
一堆網友在蹲這位科研人的 ph 值測試結果,更有網友見狀來了個神評:恭喜你發現了“侮酸菌”!
大自然是最厲害的科學家
其實大夥都明白,野生雜菌能活得那麼好,主要還是因為一個“雜”,優勢菌種當然活得好了!
但道理歸道理,咱們幹生醫的誰不是講科學講道理的?還不是在重複了無數次科學、嚴謹、縝密的實驗過後,才明白“科學的盡頭是玄學”的?
但當看到隔壁七八十歲的大媽揣著幾本 20 世紀末的發黃小冊子,愣是養出滿滿一貨架的乾淨菌種,還是忍不住悔恨的淚水從嘴角緩緩流下。
圖片來源:知乎
玩笑歸玩笑,從當年的“果菌王”到如今的“冰箱科研”,它們既歸功於大自然這位“科學家”的美麗創造,更要歸功於無數科研人的敏銳嗅覺和蓬勃好奇心 —— 既然你在外面長得比我培養皿裡好,那我就一定要搞清楚為什麼!
畢竟,世界就是這樣充滿偶然性的,而努力從無數的偶然中尋找“必然性”的蛛絲馬跡,不正是我們投身科研行業的目的和意義嗎。
最後,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曬出你的“野生菌”,或許能為需要菌的科研人提供研究物件呢~
題圖來源:自制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生物學霸(ID:ShengWuXueBa),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絡原作者。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