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希望可以時常見面,歡迎標星🌟收藏哦~
來源:內容來自IEEE Spectrum,謝謝。
2024 年,科技行業繼2022 年和2023 年大規模裁員之後,裁員人數再創新高。據Layoffs.fyi稱,儘管去年裁員速度略慢,但數百家公司仍有超過 15 萬名員工被裁。Layoffs.fyi 是一個在新冠疫情期間啟動的網站,旨在追蹤全球科技行業的裁員情況。最大的一次裁員發生在 8 月份,當時英特爾裁減了15%的員工(約 15,000 個職位),例如整合了銷售和營銷團隊。2025 年 1 月,新年伊始,科技公司宣佈再裁員 5,000 人。其中一半以上來自 Meta 裁員 5%。
然而,儘管這些數字如此之高,工程師們似乎過得還不錯。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LS) 的資料,美國電氣工程師的就業人數預計將從 2023 年到 2033 年增長 9%,而所有職業的就業人數將增長 4%。IEEE-USA於 9 月進行的年度調查發現,在 IEEE 會員中,美國工程師和其他技術專業人員的平均收入在 2023 年為 174,161 美元,比上一年增長 5% 。
最近,世界經濟論壇基於 2024 年資料的《2025 年未來就業報告》顯示,技術相關職位是全球增長最快的類別,其中大資料專家、金融技術工程師、人工智慧專家和軟體開發人員的需求增長最為迅速。該報告還預測了工程領域的增長,包括環境和可再生能源、機器人技術和電工工程。
結果是:雖然許多科技公司繼續重組,但對高技能技術專家的需求仍然很大。
需求技術技能
《未來就業報告》還研究了各行各業僱主認為重要的技能。報告發現,三類技術技能增幅最大:人工智慧和大資料技能、網路和網路安全以及技術素養。
電信、汽車和航空航天行業對人工智慧和大資料技能特別感興趣;接受調查的這些領域企業中有 100% 表示,這些技能在未來五年內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鑑於這些預期的變化,員工將需要接受培訓,以提高他們在現有或新職位上的表現。例如,報告發現,96% 的電信行業僱主計劃提高員工的技能並重新培訓員工。
與此同時,非技術技能的重要性也有望提升,成為技術專長的補充。工人必須具備創造性思維、適應力、靈活性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事實上,弗吉尼亞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職業發展副院長朱莉婭·拉潘 (Julia Lapan)表示,目前許多公司在招聘新工程師時會考慮非技術能力。雖然技術知識對年輕工程師來說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一旦學生進入職場,他們就必須不斷學習,”拉潘說。“我們都必須願意適應。”
工程招聘人員的觀點
伊利諾伊州內珀維爾招聘公司180 Engineering的總經理喬治·桑托斯 (George Santos)表示 ,儘管許多公司總體上減少了招聘,但美國電氣工程師的就業市場仍然很搶手。“現在是當工程師的好時機,”他說。
根據 Santos 的經驗,最近對嵌入式和韌體工程師以及具有控制或自動化經驗的工程師 的需求有所增加。隨著智慧製造的興起,複雜的機械裝置也隨之而來,這些機械裝置涉及許多感測器和大量資料傳輸。Santos 表示,電氣工程師將在構建和維護這些自動化系統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他預計半導體和可再生能源領域也將出現增長。

根據接受調查的僱主的反饋,技術專長(如前三行)位居未來五年預計重要性將增加的技能列表之首。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資料,半導體制造業對電氣和電子工程師的需求預計將從 2023 年到 2033 年增長 15%,而半導體行業對電氣和電子工程師的薪酬很高,平均年薪接近 145,000 美元。美國勞工統計局還預測,在同一時期內,太陽能和風能發電行業對電氣和電子工程師的需求將大幅增長,儘管他們仍佔總體就業的一小部分。
桑托斯補充道,找到一門專業可以幫助新工程師取得成功。“這會讓你在市場上更有價值。”擁有電力電子或嵌入式韌體方面的背景會讓候選人脫穎而出。“這樣的人並不多,”他說。
重返辦公室
除了行業或專業之外,很明顯,到 2025 年,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最不可能找到工作的地方是:在家裡。
在新冠肺炎疫情使遠端辦公變得無處不 在近五年後,許多科技公司開始讓員工重返辦公室。例如,亞馬遜和戴爾現在要求員工每週在辦公室工作五天。包括蘋果、谷歌和Meta在內的許多其他公司則採取了混合方式,要求員工每週至少在辦公室工作三天。
美國政府也緊隨其後,特朗普政府在唐納德·特朗普第二任期的第一天釋出了復工令。截至 2023 年 5 月,聯邦政府僱用了約 21,000 名電氣和電子工程師。
為提高生產率而推行的面對面工作制不受許多員工歡迎。事實上,這些規定可能會導致頂尖人才離職——一些實力雄厚的科技公司 已經出現了這種趨勢。
原文連結
https://spectrum.ieee.org/tech-jobs
END
👇半導體精品公眾號推薦👇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專注半導體領域更多原創內容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關注全球半導體產業動向與趨勢
*免責宣告: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援,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絡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4044期內容,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即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公眾號ID:icbank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夥伴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