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浩盛世秦川璽:從試戲開始,搭一條演員路|十佳青年藝人經紀公司

作者|阿Po
在如今節奏愈發緊湊的演員市場上,越來越多的新人在一兩部作品後被“速成”或“速退”,真正能夠穩定成長的藝人反倒成了稀缺資源。演員的成長從來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段需要耐力、適配度、生產體系與專業賦能的成長之旅。
作為以“專案+藝人”雙線並行戰略起家的頭部經紀公司,天浩盛世近年來持續強化其金字塔型的藝人體系管理,從中腰部演員到頭部藝人均有佈局,同時又背靠虎鯨文娛集團的平臺資源配合,建立起一套能夠真正為演員“打基礎、走主場”的成長路徑。
天浩盛世的藝人往往可以比其他藝人先一步拿到更多角色的入場門票,再透過一部部作品的經驗積累、業務打磨、團隊判斷和宣傳造勢,從中走出來一套屬於天浩的經營之路。從試戲選擇到專案搭配,從宣傳節奏到團隊協同,以及包含播出、製作、選角、經紀在內的集團內迴圈,天浩盛世正在用一套完整的經紀方法論,回應“陪一個演員走得遠”的時代命題。
天浩盛世副總經理秦川璽
娛樂資本論:天浩盛世的經紀業務模式是如何的?
秦川璽:我們的主要的宗旨還是以金字塔為模型,主要分頭部藝人、中腰部藝人和潛力新人。頭部藝人數量我們保持少而精,中腰部藝人以上升期演員為主,金字塔底部就是有潛力的新人為主。我們理想的藝人配置是5位左右少而精的頭部藝人,10名左右中腰部藝人,再搭配一些新人,是最理想的規劃。
頭部藝人對我們來說,首先是招牌,其次頭部藝人可以帶動中腰部藝人獲得更多機會。當然我們也會培養自己的頭部藝人。比如像邢菲,是公司從零培養起來的,首先把她介紹進了湖南臺的綜藝《一年級》正式出道,爾後藉著熱度演了《旋風少女第二季》,也主演了《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幾部爆款甜寵劇,從新人成長到頭部藝人,邢菲用了五年,需要耗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成本,但我們也很喜歡這種模式。
邢菲是天浩盛世從零培養的藝人
娛樂資本論:這種模式是一直持續的嗎?
秦川璽:操作上我們會順應市場發展做動態調整。比如2018到2022年這個階段選秀節目比較火,我們就會儲備男團女團藝人,送他們上這些節目。現在這類節目沒有了,我們這條路線的藝人就不太會簽了,業務縮小。現在我們以劇集和綜藝製作為主,所以我們大部分簽約的都是可以演我們戲的演員,基本都是演員向的藝人。
現階段選人的重點,是因為我們公司現女藝人比男藝人多,所以我們還是現階段特別想簽好條件的男藝人,大概是按照這個思路進行調整。我們見了很多男生,但沒有遇到條件很好的。我自己的經驗來看,一來是影視市場女頻專案更多,二來是對男藝人成型的條件更苛刻,符合條件的很少。
娛樂資本論:簽約藝人的門檻有哪些?
秦川璽:第一是表演方面的基礎業務要有保障,第二點是至少受過基礎的培訓,實際上我們從專業院校挑選的話,這些基礎專業能力也都有院校幫我們預先篩選了一遍,也不會差。第三是我們會深度接觸這個藝人一段時間,去感受人品,因為藝德往往比藝能更重要。
還有一種是像艾米、董李無憂這樣,從很小的時候簽了我們,比如艾米就是當時集團創始人周浩在橫店探班時,在群演裡看見了一個長得特別漂亮的女孩,就是當時十二歲的艾米,然後勸說艾米的媽媽把孩子籤給了我們,因為他感受到這個女孩除了美貌之外,還非常有鏡頭感,以及有觀眾緣。艾米透過天浩五年的培養,已經從新人變成了女一號。去年已經主演了曹盾導演新劇《城牆之上》,最近也進組了愛奇藝的大劇《雀骨》,飾演女一號。
艾米出演曹盾導演新作女主角
邢菲也是類似情況,當時周浩認為這個女生很元氣,那個時代市場上還沒有流行元氣少女的概念,籤進來之後從綜藝《一年級》開始就有很多人喜歡,後來拍了很多比如《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這樣的小甜劇,獲得了很多的聲量。後來小甜劇市場飽和之後,又出演了我們公司的都市劇《女士的品格》、諜戰劇《暗夜與黎明》、懸疑劇《踏雪尋蹤》這些,開始慢慢轉型。她的轉型也順應了公司劇集製作方向的轉型,可以說配合的非常好。
像艾米、邢菲這樣的藝人,就是來自周浩個人的前瞻性審美。這樣我們除了流程審美簽約的藝人之外,前瞻性審美簽約的藝人也可以在市場競爭中出其不意。
娛樂資本論:天浩盛世吸引優質藝人簽約的優勢有哪些?
秦川璽:我們現在隸屬於虎鯨文娛集團,旗下分公司天浩星選主要負責優酷專案的Casting業務。我們在做天浩星選的同時,有合適的角色就會優先主推自己公司的藝人,可以比市面上其他藝人更優先獲得專案入場的門票。去年加入虎鯨文娛集團,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資源惠利。
我們吸引頭部演員簽約,首先是對創始人周浩的信心,其次是我們對藝人的規劃非常成熟,細緻到哪怕是每一條和藝人相關的露出,都會精心安排,包括給藝人配備足夠齊全的團隊,天浩也成立了各個業務中臺,藝人能感受到全方位的保護與包裝和服務,最關鍵的是我們有非常多的影視專案可以提供給藝人。
娛樂資本論:服務藝人的經紀團隊是怎樣的配置?
秦川璽:比如劉敏濤、文淇、邢菲、姚安娜這些頭部藝人我們會有完整獨立的團隊服務。對於中腰部藝人或新人,是一名經紀人帶三至四人。我們對經紀團隊也會有區分,有的團隊專門服務新人,新人的首要任務就是拍戲,先露臉,讓大家在影視劇裡被看見,所以我們會為其配備影視資源好的團隊,一旦有了一定熱度之後,我們就會讓他進入到更會做藝人包裝的團隊裡確保服務更精準。
比如胡嘉欣,原本是女團出道,她在《星漢燦爛》《大宋少年志2》之後有了些聲量,我們就把她調整到了擅長做藝人規劃的團隊裡,因為她是學體操的,並非科班出身,在表演上,和對劇本的理解上,都需要團隊的幫助。除了培訓之外,團隊在試戲之前,都會幫她一起做角色分析,讓她讀一讀原著,正午陽光新劇《櫻桃琥珀》的角色就是這樣得來的。
胡嘉欣出演正午陽光新劇女三號
娛樂資本論:經紀團隊會給予藝人哪些輔助?
秦川璽:比如對於胡嘉欣這樣不是科班出身的藝人,我們會在文學性上給予扶持。比如《櫻桃琥珀》角色試戲之前,我們會讓她提前看小說原著,和她一起分析角色,告訴她在試鏡的時候要怎麼拍表演片段,和她講戲,告訴她怎麼演,提高試戲的成功率。
頭部藝人方面,我們會邀請專業的劇本評估團隊來給他們做輔助,中腰部藝人則由經紀人、各層級的領導層層給出建議和參考。
我們需要非常瞭解自己的藝人,劇本評估除了對劇本和角色分析出好與壞之外,它需要你去了解自己的藝人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亦或者這個角色離藝人的生活經驗太遠,而藝人在表演上有一定侷限性,亦或者藝人演過比較多同類型角色,等等,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
包括我們的要求是經紀人朝著製片人思維發展,宣傳要全能發展,最好是既會拍照、又會修圖、還會看劇本,有綜合性的優勢,經紀人也要足夠了解輿論環境,對於藝人有風險把控的能力。
娛樂資本論:如果有藝人在短期內得到大量的熱度,你們會如何處理?
秦川璽:藝人爆紅之後最大的問題拆分起來有四種:第一個是粉絲問題,會湧入大量粉絲,這就需要提前建立好粉絲對接和管理方式。第二個是下一步接什麼樣的戲,這時候選擇非常重要。第三是熱度肯定伴隨著負面輿情,團隊協作抗負面輿情的時效性就很重要。第四就是整體宣傳的包裝升級,工作室物料產出,妝發造型等等都要升級。此外還有對於藝人的心理疏導,不過我們現階段還沒有遇到爆紅後就膨脹的藝人,問題都還比較好解決。
娛樂資本論:現在長劇市場收縮,中腰部藝人或者新人會抗拒短劇嗎?
秦川璽:我們會鼓勵藝人去拍攝精品橫屏短劇,豎屏短劇在我們看來接觸到的好本子還比較少,我們只會讓藝人接我們能預期品質的專案。我們現在也確實看到了一些短劇捧人的能力,以及出現了一些短劇賽道的頭部藝人,他們也可以迴歸到長劇拍攝裡,所以我會建議公司一些適合這個賽道的演員做轉型。
娛樂資本論:除了短劇,如果藝人空檔期,還會有哪些幫助?
秦川璽:確實有一部分人存在空檔期,除了短劇之外,我們也會提議是否要做自媒體,王秀竹現在在直播帶貨上已經做的風生水起了,其實她做帶貨,也是在簽約天浩期間,我們針對她的空檔期,接觸了我們常合作的MCN公司之後,一起做出來的一個案例。當然這也離不開藝人自己的努力,做自媒體非常依賴個人的性格特色,未必適合每一個人,但可以讓他們在社交媒體上活躍起來,保持一個基礎的曝光量,這個行業最忌諱的就是不動,沒聲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