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林一五
最近有兩個訪談值得推薦一下,一個是米爾斯海默5月9號接受的Daniel Davis的採訪,一個是薩克斯5月29號接受的Tucker Carlson的採訪。兩個採訪影片B站上都有,可以看一個寶藏up主“懂夕夕”的搬運。

米爾斯海默和薩克斯關於俄烏、巴以問題的評價都是我們這個號以前介紹過的老生常談,但為什麼這次推薦這兩個訪談呢?因為它們不約而同地都爆料了一些受訪者和拜登團隊私下交往的資訊,都牽扯到了對拜登外交團隊成員的直接評價。米爾斯海默講的是布林肯,薩克斯講的是蘇利文。
米爾斯海默評價布林肯“水平不太行”,國務院的下屬告訴布林肯因為加沙屠殺全世界對美國的觀感都在下降,已經極大地破壞了美國的國家利益,然後該工作人員就被邊緣化了,最後被逼辭職。米爾斯海默打了一個有趣的比方,評價布林肯不愧是拜登教出來的人,他說當年參議員拜登作為林登·約翰遜總統的人,向總統先生力陳越戰對美國的危害,但總統不愛聽,所以拜登就乖乖閉嘴了。時過境遷,當了總統的拜登也不愛聽布林肯講巴以衝突裡的“壞訊息”,所以明知放縱以色列的危害的布林肯也選擇乖覺地閉嘴。

薩克斯對蘇利文的評價也差不多,蘇利文跟布林肯一樣,都屬於簡歷錦繡燦爛的圈內精英,擅長一步一個腳印按部就班地把事情搞砸。薩克斯說曾經跟蘇利文打電話,提醒蘇利文不要想當然,要正視國際局勢,蘇利文總是信心十足地表示一切盡在掌握,然後情況總是會變糟(《拜登因巴以問題在國內腹背受敵》)。

我們之前在《拜登卡住了》裡介紹過拜登在俄烏和巴以問題中的處境,簡單來說就是普京和內塔尼亞胡排隊要在今年大選前給拜登“送大禮”:普京要送拜登一場烏克蘭大敗,讓拜登在阿富汗撤軍之後再提戰敗政績,徹底坐實美國史上最恥辱總統的位子;內塔尼亞胡要送拜登一場加沙沒完沒了的人道災難,讓拜登徹底成為以色列軍國主義的擋箭牌。這兩份“大禮”,任意一份對拜登都是毀滅性的。
為了拒收“禮物”,最近拜登在俄烏和巴以問題上都做出了嘗試突圍的動作。
首先是俄烏戰場,為了讓烏克蘭能堅持到11月美國大選之後,拜登最近出的招數是允許烏克蘭用北約武器攻擊俄羅斯境內。這招的效果能有多大還需要觀察。其實前兩年討論比較多的把戰火引向俄羅斯本土的方案是針對俄羅斯的恐攻,從杜金之女被暗殺到今年三月莫斯科音樂廳的恐怖襲擊,都是走的這個路子。現如今允許烏克蘭用北約武器直接襲擊俄羅斯,算是引火方案的進一步升級。

但是新方案對俄羅斯來說頂多算是一些騷擾,增加俄羅斯的戰爭成本,卻無法扭轉俄烏雙方的力量對比和戰爭整體態勢。雖然無助於結束戰爭,但可能能迫使俄羅斯調整軍事力量的調配,幫助烏克蘭撐到拜登今年11月的大選之後。這個方案對俄烏雙方都是不利的,會增加俄羅斯的損失,會讓烏克蘭本已捉襟見肘的談判籌碼進一步縮水,但肯定利好拜登的選舉。

然後我們再來看加沙。上一回我們講到華爾街的猶太巨頭蘇世民以“反對反猶主義”的名頭回歸懂王陣營(《蘇世民宣佈支援懂王》),破了拜登“窮懂”的局,在此背景下以色列在拉法無差別轟炸聯合國難民營,殺死幾十名婦孺,在西方世界引發了強烈反彈,但拜登方面表態說以色列此舉沒有“突破我的紅線”(《歐洲外交部長會議考慮制裁以色列》)。
拜登的表態不出所料引發了新一輪的舉世譁然,為了挽尊,5月31日拜登單方面宣佈以色列提出了“永久停火方案”。

民主黨喉舌放出訊息沒兩天,以色列方面的反彈就出來了,從內塔尼亞胡到幾個極右翼部長,都表示拜登是“不準確、不完全”的,公開打臉拜登。

然後親拜登的喉舌POLITICO又出來放新訊息、挽新尊,說拜登表示早就料到內塔尼亞胡等人不會同意 “美國說的以色列提出的停火方案”了,好以色列人應該站出來反對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力而放任戰爭繼續的內塔尼亞胡。

整件事情顯得非常胡鬧,鬧了半天拜登其實並沒有跟內塔尼亞胡取得一定的共識,而是在情況未定之前就給自己放利好訊息,“替內塔尼亞胡宣佈決定”。這個操作其實3月初的時候拜登就幹過一次,這回又來一次,讓人明顯感到拜登黔驢技窮了。

最主要的問題仍舊是拜登在俄烏和巴以問題上的雙標。拜登現在罵內塔尼亞胡為了保住權力而延長戰爭,這話正是主張烏克蘭對俄妥協的共和黨罵拜登的話——拜登為了保住權力,拿美國納稅人的錢和烏克蘭人的生命去投入一場沒有勝算的戰爭,僅僅為了給自己的選舉拖延幾個月的時間。
拜登在俄烏和巴以兩個方向上的新動作都會帶來一些不太樂觀的後果。俄烏方向升級的軍事行動可能會造成戰爭風險的進一步外溢。目前俄羅斯方面的回應很有意思,說會開始以法國在烏軍事教官為轟炸目標。馬克龍之前頻頻對俄羅斯放狠話,卻又在諾曼底登陸紀念活動上放風要邀請俄羅斯,完全把俄羅斯當成了歐洲戰略自主、制衡美國的籌碼,俄羅斯的回應算是逼法國拿態度,大家互相利用,看馬克龍接下來如何拆招了。

巴以問題上拜登不顧一切地替內塔尼亞胡表態又被打臉,雙方裂痕會進一步加大,美國對以色列的影響力會進一步降低,3月的“空口白話”招數重演,對結束這場人道災難絕不是什麼好訊息,以色列極右翼可能會更加肆無忌憚。
總的來說,拜登最近在俄烏和巴以兩個卡住的問題上都在強行出招,但很難說用出了什麼高明的招數。這樣的表現本身就是一種危險的訊號,符合我們今天一開始推薦的兩場訪談裡反映的拜登政府自說自話、有板有眼把事情搞砸的作風。
最後講個笑話結尾吧。
就在拜登為以色列的“獨走”焦頭爛額、兩邊受氣的時候,共和黨控制的國會把挺以幹到了新高度,首先眾議院議長Mike Johnson邀請內塔尼亞胡發表國會演說,內塔尼亞胡接受了邀請,說要好好給美國人和全世界人民上一課,告訴他們一個真實的以色列。

接著今天的新訊息,美國眾議院通過了對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的制裁法案,理由是他們竟然敢以戰爭罪對內塔尼亞胡發逮捕令。

拜登想強行破局,但總有神秘的力量讓他的處境更加艱難。
而這一切其實怪不了別人,要怪就怪拜登自己的外交團隊水平
確實
不行。
我覺得用兩句中國的古話來形容拜登團隊非常貼切,那就是“見小利而忘義,謀大事而惜身”。假使拜登不盯著自己家裡、政治獻金那些眼前利益,不至於一步步走到現在這個兩難的地步,假使他不是為了個人的選舉利益,不至於在俄烏和巴以問題上把美國的國家利益置於如此尷尬的位置。
拜登的放話和表態一個接著一個,也一個比一個離譜,他就像安徒生筆下那個愛美的國王,似乎並沒有察覺在其他人的眼裡,他其實是沒穿衣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