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裡是可以掃的△

點選文末閱讀原文,更多北美
精彩資訊盡在加拿大樂活網 (lahoo.ca)


他和伴侶手頭預算有限,但他們有兩個年幼的孩子,一個兩歲,一個一歲,需要一輛車出行。
他說,最重要的是,里程錶上的行駛里程數很低 —— 不到 9.8 萬公里。對於出售二手車來說,里程數低於 10 萬公里是很有吸引力的一點。
但在六週前Andrews買下這輛車後不久,車就出現了機械故障。他把車送到了一位修理工那裡,修理工對低里程數表示懷疑,並讓他聯絡一家斯巴魯經銷商,這輛車曾在 2020 年在那裡進行過召回維修。
他說:“這太令人震驚了。我當然很生氣。”

銷售人員打電話給經理,經理同意退還Andrews購車的 1.3 萬加元。經理還聲稱對里程錶欺詐一事並不知情,稱經銷商自己也被騙了,但沒有詳細說明。
官員稱里程錶欺詐現象 “呈上升趨勢”
在加拿大全國範圍內,沒有人確切統計里程錶欺詐發生的頻率。Go Public欄目向加拿大皇家騎警、幾個省級警察部門、加拿大運輸部以及幾個省級汽車經銷商監管機構進行了核實。
各方都表示很難單獨統計這方面的資料,因為這個問題通常是更大規模欺詐調查的一部分。
安大略省機動車行業委員會(OMVIC)的一位發言人在一份宣告中表示,該委員會認為里程錶欺詐現象 “呈上升趨勢”,並提到了 “最近的許多涉及某種形式里程錶篡改的調查”。
在美國,里程錶回撥現象受到密切關注。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估計,每年有超過 45 萬輛汽車以虛假的里程錶讀數被售出,這種欺詐行為每年給美國購車者造成的損失超過 10 億美元。
由於最近宣佈的關稅可能會推高新車價格,更多的司機可能會轉向購買二手車。根據 AutoTrader 最近關於加拿大汽車市場的一份報告,自 1 月份以來,二手車的需求和價格已經上漲。
里程錶很容易被篡改
較老款車型的里程錶過去是儀表盤上的模擬計數器,所以回撥里程數意味著要手動轉動錶盤來更改數字。
如今,數字裡程表可以透過一個插入車輛計算埠的手持裝置進行重新程式設計。你可以在網上花幾百元買到這種裝置。

里程錶專家兼 Atlanta Speedometer 老闆 Josh Ingle 說:“只需按一下按鈕” 就能讓一輛車看起來少行駛了好幾年,大大提高其價值。
他說:“你不需要任何專業知識,只需要知道如何在螢幕上選擇一輛車就行。” 他還指出,這些裝置確實有合理的用途。例如,如果儲存里程數的損壞的控制模組需要更換,這就是為什麼這些裝置很容易買到。
“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
Go Public欄目致電DD Auto 的經理 Charlie Zhao,詢問Andrews的情況。他說,CARFAX(一家出售車輛歷史報告,追蹤事故資料、維修問題和產權記錄等資訊的公司)最近的一份報告沒有顯示出任何可疑跡象。
Zhao說:“我不明白你們為什麼要進行這項調查。” 他指出經銷商已經把錢退給了Andrews。“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
他還聲稱,在Andrews告知他里程錶欺詐一事之後,經銷商已經將這輛車從網站上撤下。
但Go Public欄目發現,差不多三週後這輛車仍在網站上待售。當一名製片人假扮成顧客來到經銷商處時,一名銷售人員稱這輛車裡程數低是因為車主 “開得不多”。

直到進一步詢問後,這名銷售人員才打電話給經理,經理告訴他里程錶實際上被調過。
“Car Help Canada”的Shari Prymak表示,只要向潛在買家明確說明,明知里程錶不準確而出售車輛並不違法。Car Help Canada是一家非營利組織,致力於幫助人們順利購買新車或二手車。
Prymak說:“經銷商有義務披露某些重要事實,比如一輛車是否曾發生過嚴重碰撞,它的產權是修復過的還是報廢的,以及里程錶是否被調過。”
他說,經銷商還必須確保員工瞭解他們所銷售的車輛的情況。
Zhao表示,他在一次早會上告知了員工有關里程錶欺詐的情況,而與Go Public 欄目製片人接觸的那名銷售人員可能沒有參加會議,因為他是兼職員工,或者可能是生病了。

Prymak說,展示車輛的經銷商通常仍有責任查明裡程表欺詐是在哪裡發生的,以及該由誰負責,“因為最終他們要承擔責任”。
根據省級和聯邦法律,里程錶欺詐屬於違法行為。
在 Go Public欄目多次要求下,Easy Road Auto的一名主管最終提供了一份車輛轉讓表格,他稱該表格顯示他所在的經銷商沒有篡改這輛車的里程錶。
這份檔案顯示里程數不到 9.8 萬公里,但沒有註明出售日期或售價,也沒有賣家的簽名。
當我們追蹤到這輛車的車主時,她說,她最近把車賣給Easy Road Auto時,里程錶顯示 “大約 15 萬公里”。
Easy Road Auto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他們非常重視這個問題,並 “進行了徹底的內部調查”,但沒有說明調查涉及哪些方面。
該公司的一位發言人還說,為經銷商購買二手車的員工通常是唯一與賣家接觸的人。這位發言人稱,那名員工 “回到了她的祖國”,所以他們無法再聯絡到她。
儘管各方都在互相指責,但Prymak說,向公眾展示車輛的經銷商要承擔最終責任。
他說:“經銷商有責任瞭解他們所銷售的車輛情況。一個專業的經銷商,知道該留意哪些問題,通常能夠發現車輛是否存在問題。”
謹防 “路邊賣車者”
雖然有執照的經銷商必須遵守省級法規,但對於從私人賣家手中購車的人來說,沒有相關保護措施。
Prymak說,如果人們從私人賣家處購車,買家有責任確認賣家是否為車輛的實際車主。
他說:“所以要核實車輛的所有權,還要檢視賣家的駕照,確保兩者資訊一致。因為如果賣家不是車輛的車主,他們很可能是‘路邊賣車者’—— 即那些為了快速獲利而非法出售二手車的人。”
Prymak說,這些人通常出售的是 “報廢車輛”,這些車經過翻新,或者里程錶被調過,“以快速賺錢”。“所以從‘路邊賣車者’手中購買二手車存在很大風險。”
去年,安大略省機動車行業委員會對 169 名涉嫌 “路邊賣車” 的人提出了 1242 項指控,比 2023 年增加了近 47%。
Prymak說,在購買二手車前,自己做好充分的調查工作包括索要車輛歷史報告、徹底檢查車輛,並諮詢一位值得信賴的修理工。
雖然像 CARFAX 這樣的公司提供的車輛歷史報告可能很有價值,但修理工和經銷商沒有義務在報告中記錄他們對車輛所做的維修或車輛的里程數。專家表示,如果這些報告內容稀少,或者里程錶讀數存在較大差距,這就是一個危險訊號,買家應該進一步調查。
他說:“我們多花了一點錢,但我們心裡踏實了。”
至於那輛存在里程錶問題的 2012 年斯巴魯汽車,當Go Public欄目最近訪問 DD 汽車經銷商時,已經不見蹤影。經理Zhao說,這輛車不會再賣給任何人,而是可能會租給一家公司。
來源連結:
https://www.cbc.ca/news/gopublic/go-public-odometer-rollback-1.7530453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注: 如想第一時間看到加國報告最新資訊,請點選本號首頁右上角,新增“星標”
。

來源:加拿大約克論壇
平臺:加國報告
微信ID:Canadanews
全加拿大華人都在關注加國報告,就差你了

歡迎關注加國報告影片號(進入影片,點選賬號頭像,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