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特朗普輸了,美國會爆發內戰嗎?

美國大選臨近,無論是特朗普,還是哈里斯,沒有誰佔據絕對的優勢,一切還存在變數。雖然特朗普的贏面很大,但也不排除有輸的可能。
這場大選對美國的意義非凡,它可能會決定美國未來整個國家的方向,所以無論是特朗普,還是哈里斯,以及他們所代表的利益集團,都異常的緊張。
特朗普不止一次的說道:我最好能贏,否則這就是最後一次大選。
2024年9月7日,特朗普在威斯康星州的競選演說中對選民說了這麼一段話:“如果我不能贏得大選,由卡瑪拉·哈里斯執掌的美國庇護下的以色列就註定要滅亡。一年或者兩年後,以色列將不復存在。我最好能贏,否則你們將會遇到從未遇到過的問題,我們可能將沒有國家了,(所以)這可能是我們的最後一次大選。
民主黨也不斷地抨擊特朗普,說特朗普是一個“法西斯主義”,想要獨裁,一旦特朗普當選了,美國的“民主”將不復存在。
……
在這種極端政治環境下,美國內戰問題也頻頻被討論。
美國《紐約時報》曾發表評論文章稱,“內戰”最近已成為網際網路上流傳的那些象徵時代精神的短語之一。文章指出,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民眾對分裂國家的支援上升。資料顯示,41%的民主黨人和52%的共和黨人“在某種程度上同意”紅州和藍州應該脫離聯邦並各自成立國家;18%的民主黨人和25%的共和黨人則對此表示“強烈同意”。
美國《華盛頓時報》也發表過一篇評論文章《在美國 認真思考一場“第二次國內戰爭”》,報道援引民調機構YouGov的資深資料記者泰勒·奧爾特(Taylor Orth)的話表示,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為,美國的分裂日趨嚴重,“五分之二的民眾相信未來十年內發生一場內戰至少是很有可能的”。
10月23日,英國《泰晤士報》報道,根據《泰晤士報》的民調顯示,超過四分之一的美國人認為,今年總統大選後可能爆發內戰。報道稱,輿觀調查公司在10月18日至21日對1266名登記選民進行調查後發現,有28%的哈里斯支持者和27%的特朗普支持者認為,大選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導致內戰。
“美國內戰”不僅頻頻在歐美的媒體上、民間被廣泛提及,就連一些重量級的政客也持有相同的觀點。
7月22日,俄亥俄州的共和黨參議員喬治·朗在當地一場競選集會上發表一段講話,其中就包括:如果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在11月大選中失敗,那麼恐怕要打一場內戰來拯救美國了。
那麼,美國有沒有可能發生內戰呢?
有可能的,而且這個可能性並不小。
您先別急著反駁我,看完下面的文章,如果你還認為我在危言聳聽,那麼我無話可說。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嚴肅的問題:美國的黨爭為什麼那麼厲害?
在美國,在很多方面,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政治主張幾乎是完全相反的:民主黨主張全球化,共和黨主張逆全球化;民主黨要求加強政府權力,共和黨要求回到自由資本主義;民主黨主張對有錢人加稅,共和黨主張對有錢人減稅;民主黨主張加強監管,共和黨主張放鬆監管……
最關鍵的是:兩黨“勢均力敵”,背後都擁有大量的支持者。
歷史給了我們一個經驗:政治是妥協的藝術,沒有妥協,政治就只能以暴力衝突收場。
這句話異常重要,但是很多人卻很難理解,我們舉個例子大家就容易懂了。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非常喜歡釣魚。在釣魚的過程中,有時也會遇到鬧心的時刻。正常情況下,在釣魚之前我們需要先打窩料把魚聚集過來。在冬季,天氣比較寒冷,聚魚的速度非常慢,有時需要兩三個小時以上。
想想,如果你打完窩子等了兩個小時,剛下杆,結果來了一個小船下絲網,你說你生氣不生氣?
正常情況下,只要你不在禁漁區和禁漁期釣魚或下絲網都是不犯法的,我可以在野河釣魚,別人自然也可以在野河裡網魚……
雖然大家都不犯法,但是很顯然的是,網魚人和釣魚人的利益發生了衝突——我打完窩子等了那麼久,結果你搖著小船來網魚了,我還能釣到魚嗎?
這個時候,你該怎麼辦?
釣魚和網魚都不犯法,誰也沒有權力讓對方“收手”,但是他們的利益確實產生了衝突,這個時候就需要用“政治”手段來解決了。
釣魚人不能太強勢,不能不讓人家下網,畢竟是野河,人家下網並不違法;網魚人也不能太強勢,因為釣魚人確實是在你之前打完窩子了,也等了那麼長時間,你這個時候下網確實會影響到人家釣魚。
這個時候,最佳的處理辦法就是:彼此妥協——網魚人在遠離釣魚人的窩點下網,然後輕輕的走船,儘量不要驚動釣魚人窩子裡的魚。
但是,很多時候,事情並不是這樣發展的。

很多時候,釣魚人會對網魚人說“我已經打完窩子了,你別在我這地方網魚,趕緊滾蛋”,網魚人也很霸道的說“這地方是你家的?我就在這地方網魚,你能把我怎麼樣”。

這樣一來,雙方的矛盾就不可調和了,釣魚人用魚鉤把絲網拉上來撕了,這樣一來,網魚人必然不幹了,於是雙方就打了起來。最終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釣魚人釣不成魚了,網魚人也網不到魚了,連網都損失了。
現在大家能明白“政治是妥協的藝術,沒有妥協,政治就只能以暴力收場”這句話了吧。
現在的美國兩黨之間在很多重大問題上幾乎沒有任何妥協的空間。不僅僅是民主黨和共和黨之間沒有了妥協,就連民眾之間也沒有妥協空間,不同黨派的支持者之間也勢同水火。
為什麼會這樣?

答案只有一個:雙方根本無法理解另一方。

當一方完全無法理解另一方的時候,甚至認為對方提出的觀點完全是一個笑話、錯誤,甚至可能會將國家帶入萬劫不復的深淵,這個時候,你覺得雙方之間還會有任何妥協的空間嗎?
美國就是如此!
什麼原因導致美國民眾之間彼此不理解?

八個字:

階級固化、階級隔離。

我給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就很容易懂了。
比如說,我是在農村長大的,透過讀書改變了命運,現在有車、有房、有點存款、有一份工作,衣食無憂,算是一箇中產階級。雖然我是一箇中產階級,但是我是從農村長大的,所以我非常懂底層人的生活,也非常理解他們的艱辛。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國家出臺一項惠農政策的時候,那麼我就會理解,也會支援。
但是,我告訴你,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
有些人認為:農業是一個暴利行業,種地是很能賺錢的,所以為什麼要取消農業稅呢?非但不能取消,甚至要加稅。
他是如何得出“農業是暴利”這個結論的?
他在影片中這樣說道:一粒種子種下去,然後你就躺著,種子會自己發芽、生長,最後1粒種子能產出500粒糧食,500倍的利潤,這難道不是暴利嗎?
按照他的邏輯:既然農業是一個暴利行業,農民還那麼窮,那麼只能說明一點,農民太懶了。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一個笑話,有這種想法的,大有人在,而且會越來越多。

大家可以看下面一個在街頭對大學生採訪的影片:很多大學生認為農民一年的收入有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

他們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
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在農村待過,從來都不瞭解農民,更沒有從事過農業。他們只是在新聞上經常看到一些種植大戶好像很賺錢,好像美國的農場主都很賺錢……於是,便理所當然的認為中國的農民也很有錢。
美國人民為什麼撕裂了?美國黨爭為什麼那麼激烈?

原因就在於此:美國的很多中產階級從來沒有去過貧民窟、更沒有經歷過他們的生活,所以他們也就無法理解底層人的生活。

2010年的時候,美國一位記者寫了一本書,叫做《我在底層的生活》,這本書在豆瓣的評分達到了8.4分。講述的是:一名專欄作家擯棄原有的生活、臥底成為最底層的一名勞工、靠微薄的薪水艱難度日後寫出的紀實文學。
很多的美國中產階級就是依靠這本書才瞭解底層人的生活的。
但是,瞭解是一回事,理解又是另外一回事。
更何況,更多的中產階級是不會去看這本書的,所以他們連最基本的瞭解都做不到。
在很多中產階級眼中,那些沒有一技之長的人就活該做低端工作、賺低薪;在很多中產階級眼中,即使一些人沒有受過什麼教育、沒有什麼一技之長,但是隻要不怕苦、累、髒,就算賣苦力,也會過的很不錯,所以那些底層人窮的根本原因是懶;甚至,有些中產階級認為,那些底層人已經是社會的“負資產”,那些人活著就是社會的負擔、就是浪費資源,甚至浪費空氣,那些人對整個社會沒有任何貢獻,他們連活著都不配……
我相信,在看我們文章的人中肯定就有這樣想法的人。

為什麼有人會有上面的那些想法?

因為美國社會出現了嚴重的階級隔離和階級固化,彼此之間無法理解對方的世界。

如果不同階級生活在同一個小區裡,那麼不同階級之間就能理解彼此。但是,一旦階級隔離以後,中產階級和富豪住在大城市和高檔小區,底層人住在貧民窟,彼此之間幾乎沒有了任何聯絡,甚至連面都見不到,那麼那些所謂的“精英”又怎麼可能理解得了窮人?這就是所謂的“階級隔離”

什麼叫做“階級固化”呢?

我的父母生活在社會的底層,我跟著父母長大,所以我能理解底層人的艱辛——哪怕我透過自己的努力脫離了底層成為了所謂的“中產”,我也能理解底層人。但是,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中產家庭裡,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長大後依舊是中產,那麼他就很難理解底層人的生活。
比如,我就非常擔心我家的孩子,害怕她以後不知道生活的

艱辛

,所以每星期我都讓她回到農村,讓她看看農民是如何生活的?讓她知道農民辛苦一年能掙多少錢?

底層家庭的孩子長大後依舊是底層,中產家庭的孩子長大後依舊是中產,這就形成了所謂的“階級固化”
當階級固化和階級隔離開始大規模的出現後,不同階級之間就會出現嚴重的矛盾:彼此之間無法相互理解。

現在的美國就已經出現了嚴重的階級隔離和階級固化。

美國的底層人生活非常艱難,而美國的教育成本非常高,根本不是那些底層家庭所能承受的,所以底層家庭的孩子長大後依舊是底層人,失去了“升階”的可能;精英的孩子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長大後依舊是精英。窮人家的孩子長大後還是窮人,精英家的孩子長大後還是精英,這就形成了嚴重的階級固化。
另外,美國的房產稅和學區的關係非常大。房產稅是美國最重要的“地稅”,而且房產稅中的大部分,50%以上,甚至70%都用在了學校上面,所以也叫“學區稅”。這筆錢專款專用,就是學校經費。高檔社群的房價高,稅自然就多,那就請得起好老師好校長,學校設施也好,學生受到的教育自然也就好了。而反過來就是惡性迴圈了,房價越低的貧民區,收到的稅就越少,學校就越缺乏經費。
在美國,富人區和貧民區往往只有一條街之隔,但是這條街就是天堂和地獄的分界線。這條街,將不同階級徹底地隔離了開來,讓彼此之間無法理解彼此——富人區擁有嚴格的安保措施,貧民根本無法進入;貧民區環境非常差、治安也很混亂,富人不會,也不敢去貧民區。

當不同階級徹底無法理解對方的時候,你覺得彼此之間還會有任何調解的可能嗎?

當不同階級之間徹底無法理解對方的時候,就會出現:沒有飯吃為什麼不吃肉呢?

大家千萬不要把“何不食肉糜?”這句話當成是一個笑話。
特朗普為什麼會出現?
就是因為美國的精英階層和底層已經徹底的脫鉤了,底層人民已經對美國政府徹底失去了信心。
正是因為美國的底層人對精英階層徹底失去了信心,所以當特朗普出現後,哪怕他做出任何匪夷所思的事情,他們都會支援他,因為特朗普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看到這,你似乎就不難理解2020年特朗普在大選失敗後,憤怒的美國底層人民發動了震驚世界的“國會山事件”了;看到這,你似乎也能理解特朗普被暗殺事件了吧。
現在你能理解美國的黨爭為什麼那麼嚴重了吧?能理解為何美國兩黨的政策幾乎完全相反了吧?因為美國的兩黨代表了兩個階層,而這兩個階層之間根本就無法理解彼此!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
但是,當精英階層和底層徹底無法彼此理解的時候,彼此之間也就失去了妥協的可能,最後就會走向極端,爆發衝突。
所以,如果2024年特朗普再次失敗,那麼美國爆發內戰並非是不可能發生的。
現在的美國就像一對夫妻,小夥子是底層人,妻子是從小就嬌生慣養的富家千金,這兩個人結合到一起,彼此之間根本無法正常交流,最終必然要兩敗俱傷!
說實話,我現在非常擔心,因為現在的中國已經有階級隔離和階級固化的趨勢了——很多城裡人和精英已經無法理解農村人、底層人的生活艱辛,否則也不會出現“農業是暴利行業”這樣的言論。
想要防止階級固化和階級隔離,我們就絕對不能走美國的老路,主要體現在兩點上:
第一,將來的房產稅絕對不能學美國,不能將房產稅和學區掛鉤,否則就會形成富人聚集在一起;
第二,高等教育絕對不能私有化,或者說必須要保證公有高等學府控制在政府手中,否則高等大學的高額學費將會把底層人的“升階”通道徹底堵死
當然了,美國階級隔離和階級固化不止有這兩個原因,還有更多的原因。比如,門閥政治、資本控制政治等。所以,我們絕對不能走資本主義道路,任何想要把我們向資本主義道路上引的人都是罪大惡極的。
—–全文到此為止。如果您想看到更多的原創文章,請點選下面的公眾號名片,關注即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