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兒子“換血”的矽谷富豪,成為世界首位返老還童的人 2025-04-27 17:33 行業研究報告 導語 “再活100年也遠遠不夠” 今日免費下載:2025醫療技術行業報告 來源:十點人物誌(ID: sdrenwu) 作者:三金 每個人都想要健康,但你願意為了健康付出多大的努力? 為了健康,今年47歲的億萬富翁布萊恩·約翰遜(Bryan Johnson)正過著一種常人難以想象的生活。 從2021年開始,他每年花費2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410萬),讓一個由30多名專業醫生組成的團隊從飲食、補劑、運動、睡眠、醫學干預等方面制定抗衰方案,每天的行動都被精密的資料控制。 目的是讓身體的各個器官機能“重返18歲”。 他的成績顯著。 2023年1月,布萊恩打破了逆轉年齡的世界紀錄,整體生理年齡年輕了5.1歲。 一年後,他積累衰老損害的速度比99%的20歲年輕人都要慢。 截至2024年11月,布萊恩的衰老速度已降至0.64。 也就是說,他一年只會衰老0.64歲。 布萊恩把這項不可思議的“返老還童計劃”稱為“藍圖計劃”。 布萊恩·約翰遜 布萊恩把專案細節發在網路上,引來巨大爭議,也吸引大量粉絲效仿。 今年1月,網飛上線紀錄片《長生不死:矽谷富豪的逆齡人生》,探討了他對於永生的追求以及為此付出的各種努力。 永生真的存在嗎? 布萊恩的方案對於普通人有什麼借鑑意義? 在看過他的故事後,或許我們都會開始思考,短暫的快樂與永恆的健康,到底哪個更重要? 01 一個矽谷富豪 想要返老還童 我們尚未找到布萊恩人生髮生轉變的明確時間點,但2013年對他來說一定十分重要。 在此之前,他一手創辦了移動支付處理平臺Braintree,後來又收購了一家移動支付應用Venmo,成功建立了自己的科技帝國。 2013年,這兩家公司被PayPal以8億美元收購,35歲的布萊恩成為了億萬富翁。 創業時的布萊恩 財務自由之後,他開始關注人工智慧、生物技術與太空探索,在2021年啟動了名為“藍圖計劃”的科學實驗,希望透過逆轉生物年齡來延長健康壽命。 而這場實驗裡,唯一的實驗品就是他自己。 “藍圖計劃”安排了布萊恩一天所有的行為: 每天早上,4:30準時起床,他會先開啟浴室裡一盞仿陽光的燈,然後測量體溫,服用三顆藥丸,分別補充血紅素鐵、元素鐵和維他命C。 接著進行心率變異性療程,將一個電極夾在耳部,刺激自主神經系統,讓身體更放鬆。 早晨,布萊恩會搭配一種叫“綠巨人”的混合飲品吃下54顆藥丸。 “綠巨人”是已被混合了亞精胺、氨基酸、肌酸等物質的綠色液體,能讓人開啟活力的一天。 飯後,他帶上一頂裝有312個雷射二極體的生髮帽,每天生髮六分鐘。 接著再鍛鍊一小時。 運動過程中需要做35項迴圈訓練,每一項訓練都會做資料測量,這樣才能知道其中某一項是否真的起到了效果。 布萊恩現在的身材相當勻稱,八塊腹肌,體脂率6.9%,比實際年齡年輕了16歲。 中午,他吃的是由黑扁豆、西蘭花、蘑菇、大蒜、姜根、青檸、蘋果醋、小茴香、橄欖油等製作而成的“超級素食”,比例精確到克,“偶爾也會換一些蔬菜,換換口味”。 當有人質疑這些東西組合在一起的味道,布萊恩說:“這是我一天最開心的時候,我吃的東西對我來說很好吃”。 飯後,他會用高頻電磁刺激腹部,增強腸胃消化能力,每天持續30分鐘。 為了保證每天有16-18小時處於禁食狀態,上午11點前,布萊恩結束今天的“晚餐”。 他通常會吃一碗堅果布丁或沙拉。 偶爾想要放縱,他會在裡面加入一湯匙蜂蜜和甜味劑。 這次進食之後,他會服用另外34顆藥丸。 布萊恩一天的食物 工作間隙,他還需要進行聽力再生的音訊治療、12分鐘的紅光照射、運動以及嘗試新的對身體有益的測試專案。 比如為了檢查腸道健康,布萊恩曾在禁食24小時後吞下一個秘密照相機,拍攝下三萬多張腸道照片,接著又連吃6小時瀉藥將其排出。 布萊恩在藍圖計劃早期吞下了一個微型攝像頭,拍攝自己的腸道 晚上8:30,布萊恩準時入睡,平均每天睡足8小時34分鐘。 在他睡覺時,科學儀器仍在工作,有一個機器連線著他的身體,計算他每晚勃起的次數,以確保他的效能力保持在年輕人的狀態。 布萊恩相信,“睡眠是新的咖啡”。 2023年,布萊恩持續6個月睡眠評分表現都達到了100%。 僅僅七個月,45歲的布萊恩的生理年齡逆生長了5.1歲。 兩年後,他的50項生物指標達到完美,100項生物指標比實際年齡年輕,擁有一顆37歲的心臟。 在藍圖計劃開始之前,團隊測試分析過,布萊恩的心臟年齡處於60歲。 當布萊恩的老化速度降到0.69時,他興奮地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現在一年12個月裡,9月、10月、11月和12月都算是我額外賺到的!” 他的身體任何部位都沒有疼痛,這意味著他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實踐藍圖計劃四年後,全身核磁共振檢查顯示,布萊恩的肌肉和脂肪指標達到了人類從未有過的99%的最佳水平。 從這個資料上看,布萊恩或許已經是世界上最健康的人。 在藍圖計劃之前,布萊恩也產生過迷茫。 他曾經一天只在早上吃一段飯,體脂率降到3%,給心臟造成巨大負擔,他並不知道自己的做法能否有效果。 朋友給他推薦了奧利弗·佐爾曼醫生(Dr.Olover Zolman)。 奧利弗專門研究抗衰老,他認為,如果想要真正理解人類衰老的過程,就需要從器官著手,“人類肺部、胃部、腎臟的老化程度都不一樣”。 奧利弗給布萊恩介紹了自己的長壽分級方案,嘗試量化布萊恩身體中所有70種器官型別的生物學年齡。 第一級是做好基礎,包括戒菸、保持心情愉悅、每週運動六小時以上、控制飲食、一天飲酒不超過125毫升、足夠的睡眠等等。 級別越往上走,就越精細。 毫無疑問,布萊恩將這個方案做到了極致。 佐爾曼醫生眼中,布萊恩是“最理想的實驗品” 布萊恩公佈自己的身體資料和方案後,很多人無法理解:“這麼麻煩?我寧願少活幾年。” 也有人嘲諷:“這就是一個閒得沒事幹的富豪,在追求長生不老。” “如果他出門被車撞死就好笑了。” 布萊恩輕鬆看待這些惡評,“畢竟我的想法常人的確難以理解”。 誰也不知道這項計劃更進一步,會產生什麼效果。 02 “再活100年也遠遠不夠” “你想要活到明天嗎?” 布萊恩直視鏡頭: “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問問自己這個問題。 事實上,如果大家身體良好、心理健康,都會對‘明天’有所期待吧?” 布萊恩沒說的是,當無數個“明天”疊加起來,就變成了他最後希望達成的目標:Don't Die(長生不死)。 有科學家提出,長壽研究最有前景的地方在於人類可以透過研究衰老的生物學機制,去延緩甚至預防許多衰老帶來的功能衰退和疾病,比如給病人和家屬都造成巨大痛苦的阿爾茲海默症。 但另一方面,現代醫療更傾向於“治療”而非“預防”。 《偽善的醫療》中曾批判過這樣的系統:“科技往往只拖延死期,卻無法使病患康復。” 醫療系統的逐利性意味著醫療資源不會向預防疾病的研究傾斜。 布萊恩的實驗被看作一個改變的機會。 一開始,藍圖計劃只是基於飲食、鍛鍊與睡眠的“返老還童”,布萊恩不甘心止步於此。 為了“長生不死”,團隊嘗試把與長壽有關的所有實驗(無論實驗物件是小白鼠還是人體)放在一起,根據它們的效果和延長生命的能力進行排名,逐步實施這些方法,其中一些可能非常危險。 比如布萊恩會直接注射人類生長激素、一天食用的藥片數到了驚人的130顆。 布萊恩還嘗試服用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雷帕黴素(rapamycin)。 根據一項小白鼠實驗資料,這一藥物可以延長壽命、改善健康狀態。 在此之前,這一藥物通常用於器官移植後減少免疫系統的排異反應,過量服用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細菌感染。布萊恩一次會服用13顆。 布萊恩嘗試過最聳人聽聞的實驗是血漿置換術。 這項實驗之前也是在老鼠身上進行的。 研究者將一隻年輕老鼠和一隻年邁老鼠的動脈和靜脈連線在一起,讓血液在它們之間迴圈,結果年邁老鼠的年齡逆轉了50%。 矽谷從不缺神話。 在這裡,從25歲以下的年輕人身上抽血換給富人早已不是新鮮事。 傳言臉書最早的投資人彼得·蒂爾(Peter Thiel)就會從一些年輕健康的人身上抽血。 但這些活動都是隱秘進行,鮮少有人像布萊恩這樣大肆宣傳。 2023年4月,布萊恩找來了70歲的父親理查德(Richard)和17歲的兒子塔爾馬奇(Talmage),三代人置換血漿。 他們在6個月內完成了6次血漿置換,後來布萊恩發現這種療法並無明顯作用才停止。 不過在父親理查德眼中,這不只是一場普通的實驗,而是一種家人間的親密練習,“意味著你重視一個人到願意與他們共享身體的一部分”。 換血後,祖孫三人緊緊擁抱在一起。 在嘗試過血漿置換後,布萊恩又把目光放到了目前抗老化最前沿、也是最極端的手段——基因療法。 與地球上其他生物一樣,人的壽命總有限度,如果想要突破,改變基因或許是最有可能的方法。 風險同樣很大。 目前基因療法主要應用於嚴重疾病的治療,很少應用在長壽研究,因為“它不僅會修改你想要修改的基因,還可能意外地改變其他基因組,甚至導致細胞變異”。 為了“合法”接受基因療法,布萊恩去到宏都拉斯的羅阿坦島,那裡有一個叫做普羅斯佩拉的自由區,被政府批准可以制定更創新的商業和法律。 在普羅斯佩拉,他們可以在這裡的監管下進行卵泡抑素基因治療,經歷過類似治療的小白鼠壽命增加了30%。 可想而知,這項技術非常昂貴。 普羅斯佩拉被認為是世界首個長壽經濟特區,它擁有獨特新穎的法律體系,可以為生物技術初創公司提供更快的迭代時間。 接受基因療法六週後,布萊恩的肌肉量增加了7%,他又去了宏都拉斯接受下一段治療。 負責基因研究的醫生感謝布萊恩願意用自己的身體做實驗。 他說:“雖然我不知道能否永生,但至少可以為一些人爭取時間,我希望後代可以享受比我更長的歲月。” 醫生的研究或許是出於職業信念,但布萊恩為什麼願意做到這種程度? 隨著布萊恩超出常理的行動,網路上的“爭議”轉變為“不解”。 與此同時,科學家也在質疑,布萊恩嘗試了數百種不同的干預方法,很難判斷哪種真的在起作用,“這是不科學的,實驗結果很難被主流醫學界和監管機構認可”。 有專家建議布萊恩把錢用於資助這類藥物的臨床試驗,“這將對整個抗衰老領域有更大意義”。 下一秒,布萊恩把他拉黑了。 03 “我一生都在追求擺脫自我” 在藍圖計劃的官網上,除了有動態更新的藍圖協議,包括超級素食、堅果布丁和沙拉的製作方法,運動方式,睡眠建議之外,還有布萊恩吃的補充劑、橄欖油、睡的床墊和運動器械的售賣連結。 當第一篇關於布萊恩的採訪文章釋出,官網上所有產品都在幾天內被搶購一空。 藍圖計劃的第一款產品是超特級初榨橄欖油,許多博主測評後認為其與普通橄欖油並無明顯區別。 藍圖計劃被認為“目的不純”,其本質是一個矽谷富豪提出的新的商業方案,但布萊恩堅稱,他是為了更多人的健康。 採訪過布萊恩的《彭博商業週刊》記者阿什利·萬斯(Ashlee Vance)在報道中寫:“布萊恩把自己的硬核養生之道當成瞭解決心理健康問題的方案,他很相信他在做的事情。” 萬斯認為,這樣一個人的最終目標一定不是為了錢。 布萊恩很多次在採訪中提到,自己對創業感到後悔,“那完全是在消耗生命”。 2007年公司成立後,他長時間無法入眠,但第二天醒來,走進公司,又必須給大家加油打氣,每天精神緊繃,壓力巨大。 人分裂成兩半。 白天的布萊恩努力工作,晚上的布萊恩為了緩解人際關係與工作帶來的痛苦,不受控制地暴飲暴食。 “即使我們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加速死亡、衰老、疾病,但沒有辦法停下來”。 進入21世紀,菸酒、追劇、色情以及其他各種形式的消費品越來越多,演算法大行其道,人的慾望閾值被不斷拉高,卻沒有人感到更快樂。 資料顯示,美國人每分鐘會吃掉百萬份漢堡、披薩和薯條。 科學家早有擔憂:這並不是在填飽肚子,而是在餵養成癮。 人存在自我毀滅的傾向。 布萊恩認為,“我們不能全然相信自己的大腦,它看似是解決問題的主要工具,其實是導致自我毀滅的罪魁禍首”。 他提出“大腦已死”的主張,認為人類應該設計一個比自己更能照顧自己的演算法,“讓器官自己決定自己要吃什麼”。 讓資料演算法凌駕於個人快樂,用身體需求約束個人意志。 這對常人來說很難,卻讓布萊恩感到解脫。 “因為我這一生都在尋求擺脫自我。”他說。 布萊恩是一個摩門教徒。 宗教能給人安慰,可是當布萊恩面對生活的衝擊時發現,從小學習的教義變得毫無意義。 他不想要摩門教中的前世與來生,不希望有意識。 暴食讓他愧疚,卻無力改變。 當布萊恩決心離開教會,他和家庭的關係也隨之破碎。 幾年後,他的兒子塔爾馬奇也離開了摩門教,兩個人開始一起生活。 在布萊恩的別墅裡,他和兒子像兄弟一般生活,一起吃素食,一起吃補充劑,一起運動,討論彼此的感情生活。 布萊恩說,“我想和塔爾馬奇一起走過無數個人生階段,100年遠遠不夠。” 藍圖計劃影響到了很多人。 比如布萊恩的助理凱特(Kate),在做這份工作之前,凱特還是個沉迷炸雞漢堡的女孩,現在完全改變了生活方式。 世界各地成立了“Don't die”組織,成員們踐行布萊恩的飲食、運動、睡眠計劃,定期舉辦活動,對“死亡真的是無法避免的嗎”保持疑問。 Don't Die似乎已經成了一種新的宗教。 布萊恩在Don't Die活動的最後寫下人類在21世紀的待辦事項: “不要單獨死去;不要互相殘殺;不要破壞地球;聯合AI與Don't Die。” 他相信,每個人都值得擁有長久的健康與青春,這是人類未來最大的課題。 推薦閱讀: 1、大企業“強制下班”的內幕…… 2、所有快倒閉公司的通病。 3、消費貸利率低於房貸,意味著什麼? 4、一個扎心的婚姻真相:沒有不出軌的伴侶 5、上海的車位已經逐漸失控 ——END—— 【PS:點選詳情可檢視內容】 點選微信小程式👉:"報告搜一搜";免費下載各行業研究報告pdf和word、可視資料、學習資料。提供研究報告、市場研究報告、行業報告、行業研究報告、調研報告、市場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