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闖“禁地”,4人死亡!溫度超70度,屍體碳化:沒有敬畏心的人,有多可怕?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Slowtime | 慢時光


文/時光君-雙木
慢時光原創,轉載請聯絡

這幾天,一條悲痛的訊息刷爆了全網。
一自駕車隊因為擅闖“死亡之海”羅布泊,造成4人死亡。
其中3名遇難者均為90後,還有一位女性,且都是富家子弟。
網路流傳的現場照片,無比慘烈。
一位遇難者遺體已經被曬到焦黑,右腳的鞋子基本脫落。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短短兩天,這個話題的閱讀量就超過了2億。 

而隨著事情的進展,越來越多的細節,也披露在大眾面前。

從失聯到事故發生,前後不過一天時間。
在生命禁區羅布泊面前,人實在是太無力、太脆弱了。
而在仔細梳理其中的前因後果,我卻想說:
與其說是自然無情,倒不如說是人的傲慢自大造就了這次悲劇。

悲劇是如何發生的?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起悲劇事件前後的經過,以警醒後來者。
7月22日,一組9輛車組成的自駕車隊,載著22人從敦煌市出發,浩浩蕩蕩地向羅布泊國家級野駱駝自然保護區出發。
不巧的是,在行駛期間最後一輛車因拋錨被困在了無人區。
可前面的幾輛車竟然都沒有發現,直接揚長而去了。

後來,領隊發現了有車拋錨,便駕駛皮卡車趕回去救援。

可沒想到,領隊的車也拋錨了。
帶的水喝完後,領隊決定徒步去尋找救援。
可他終究還是低估了這惡劣的環境,最終,4人全部遇難。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其實,這幾位遇難者,本不該這麼輕易地丟失了自己生命,他們有很多的機會可以拯救自己。

但他們犯了太多的錯誤,將這些機會全都錯過了。
第一,他們這場探險行動,並沒有報備,是繞過了檢查站,非法闖入羅布泊的。

羅布泊是什麼地方,中國四大生命禁區。

在這足足4.6個北京市那麼大的地方,沒有人煙,沒有水源,沒有手機訊號……

到處都是的流沙,車子一旦陷進去,就很難出來。

無處不在的沙塵暴,特別容易讓人迷失方向。
尤其是現在夏天,這裡的地表溫度能高達70℃。
“在這裡,如果車壞了,它就會變成一個鐵棺材。”
“必須要找個避陽光的地方,不然人體水分蒸發量大,脫水後很容易死亡。”

可在這荒涼的戈壁灘,哪裡有什麼遮陽的地方。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正因為頻頻發生事故,所以2017年以來,這裡被管理局列為禁區:
“嚴禁一切社會團體、單位或個人進入保護區開展旅遊、探險活動,一經發現將依法予以處罰,情節嚴重的將追究刑事責任。”

可這一行人,完全無視了規定,偷偷跑了進去。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第二,他們連基本的補給品都沒帶齊。
有一位專業人士向記者介紹,穿越羅布泊,2天的行程,至少要帶夠6-8天的物資。
但這支自駕隊,只帶了兩天的水和

食物。

領隊駕車回去救援時,竟然也沒帶水。
救援隊在接到報警後一天就找到了他們,如果他們有足夠的水和食物,肯定是能等到救援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第三,他們的經驗嚴重不足。

據傳,一開始車拋錨,竟然是因為加錯了油。

本來應該加汽油,但領隊卻錯加成了柴油。
本該用來聯絡的兩部衛星電話,居然一部是壞的。

9輛車上的成員也是臨時湊的,大家互相都不認識,導致兩輛車沒跟上都沒人發現,也沒人管。

而救援人員在接受採訪時也透露,領隊沙漠探險經驗不足,不懂GPS,不會奧維(地圖)。
私自闖入禁區、加錯油、沒帶夠物資、衛星電話壞了、隊友反應太慢……
換言之,這起悲劇事件,都是由一個個細節的失誤累積串聯而成的。
他們以為穿越短短的450公里無人區,油門一開,一天時間都不用就搞定了。
就像有網友感慨說:
“一群非常業餘的人,做著非常專業的事。”
他們太低估羅布泊了,太缺乏敬畏心了。

傳奇的羅布泊,屢禁不止的穿越

在羅布泊犯錯,沒有改正的機會。
這裡寸草不生,被稱作“死亡之海”。
這裡是第1顆原子彈、氫彈試爆成功的地方。
1980年,生物化學家彭加木第三次來到羅布泊考察,只留下了一張“我往東去找水井”的紙條後,便從此失蹤。
彭加木的失蹤,也成了為中國十大未解之謎之首。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1996年,中國徒步探險第一人,行程達4萬多公里的探險家餘純順,準備在6月徒步穿越羅布泊。
他和地質專家提前規劃好了路線,還有團隊事先在路線上準備好了大量的物資。
礦泉水100箱、泡麵1500包、饢餅300個、蔬菜200公斤……
出發前,他信心滿滿說:

“放心,這次我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可沒想到,最終他還是因為沙塵暴而迷失了方向,魂歸大漠。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而或許正是因為擁有太多的傳奇色彩,羅布泊竟然成了無數探險愛好者心中的“聖地”。
“征服”這裡,成了他們的目標。
可他們忘了,大自然的威力,值得所有人敬畏。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雖然,當地政府每年都會重申禁止進入羅布泊的公告,但私自穿越羅布泊的行為實在太多了。
在某旅遊網站上一搜“羅布泊”,就可以看到各種花式的自駕團。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某些品牌為了營銷,也會專門組織羅布泊的路線。
儘管保護區也會給他們開最高25萬元的罰單,但這點錢對他們來,不痛不癢。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在社交平臺,依然有無人前往羅布泊打

“驚險又刺激的冒險之旅”,好像越是危險就越是炫耀的資本。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甚至,還有人帶孩子一起去。
看這深陷泥巴里的輪胎,萬一車子出不來,那得有多危險。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當年彭加木失蹤的地方,人們建立起了一座彭加木碑。
可沒想到,這裡已經成了一個網紅打卡點,碑前堆滿了礦泉水。
而文案都是大同小異,放一瓶生命之水,留給後來的迷路者。
雖然看著很感人,可這個地方本來就是保護區的核心地帶,嚴禁進入的啊。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越禁忌,越刺激,似乎成了羅布泊擺脫不了的怪圈。
儘管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事故發生,可依然抵擋不了趨之若鶩的“冒險者”們。
沒有人能征服自然,
是自然放過了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幾年來,戶外探險正越來越受大家追捧。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挑戰勇氣和夢想之旅” ,“人生是曠野不是軌道”……
這樣的話語,總能出現在各類雞湯中。
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這無可厚非。
可能不能,至少做好充足的準備,至少要做到量力而行吧。
身體差跑上幾步路就踹,必需的物資、裝備都沒備齊,戶外常識一點沒有,也沒有專業人士帶隊,就去探險。
你那能叫探險嗎?不過是和大自然賭博而已。
賭贏了當成了炫耀的資本,賭輸了丟掉的卻是自己的命,甚至別人的命。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有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帶我進入這個圈子的,是一個白人老哥。他跟我說,參與這項活動,你一定要衡量好,確定你能承擔那些風險。”

一開始這位網友並不理解,這還能有什麼風險。

當他第一次行走在罕有人跡的曠野時,他覺得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可他錯了。

有一次,他們被困在了原始叢林中,走不出去,腳還傷了。
幸運的是,搜救隊找到了他們。
劫後餘生之後,他再也沒有參與過此類運動,回家本本分分生活。
最後,他說
“只有真正在迎接死亡的那一刻,你才會知道死亡在天平上的砝碼,有多沉重。重到一切都換不回來。”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在我看來,人生意義重要,人生價值重要,但最重要的,是生命本身。
如果連命都沒有了,還談什麼價值,談什麼意義。
我並不是反對探險,反對極限運動,我反對的是——
藉著追尋生命意義的理由,卻毫無敬畏之心,毫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況且,參加那些由商家精心包裝打扮的商業探險,真的就是你生命意義嗎?

人類學家羅伯特·弗萊徹曾經深入研究過商業探險,他認為:
這種探險,往往是被做旅遊生意的人包裝出來的一種“表演勇敢”
商家大肆渲染的危險,其實很安全,但在真正危險的地方,又往往語焉不詳。
這種情況下,人很容易誤認為是自己的勇氣征服了自然。
但他們“征服”的,不過是楚門式的佈景。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最後,還是想和大家說一個詞——
敬畏之心。
何謂敬畏之心?
其實就是對待世間萬事萬物,一種“尊敬又害怕”態度。
自然是用來敬畏的,不是用來征服的。
人類的讚歌是勇氣的讚歌,但勇氣絕非無知無畏。
面對自然,只有心存敬畏,才不會為所欲為,不會道聽途說,才懂得凡事適可而止,懂得如何取捨。
請一定要記住:
沒有人能征服自然,是自然放過了你。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作者:時光君-雙木,來源:慢時光(ID:manshiguang3)。這裡是100萬知性人都在看的治癒系公眾號,分享最溫情的故事,探索最理想的慢生活方式。關注我,幫助你治癒焦慮,成長為自己最喜歡的樣子。

Songmont包包合集

高階小眾 進口牛皮 軟糯有型
秒殺158元

(點選小程序購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