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定義
充電樁(Charging Pile)是為電動汽車提供電能補給的核心基礎設施,透過將電網或分散式能源(如光伏、儲能)的電能轉換為車輛可用的直流/交流電,實現快速、安全、高效的充電服務。充電樁按技術路線可分為交流充電樁(慢充)和直流充電樁(快充),按應用場景分為公共充電樁、專用充電樁(如公交、物流)、家庭充電樁等。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充電樁作為配套剛需,已成為能源轉型和智慧交通的關鍵節點。
近年來,為促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高質量發展,國務院、發改委等部委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檔案。這些政策包括《關於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關於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等,旨在解決行業發展中的關鍵問題和短板。相關政策從充電網路最佳化、安全監管強化、技術創新突破、標準體系完善、示範應用推廣等多個維度進行了系統規劃,推動行業加快技術突破、提升產品品質,從而全面提升我國電動汽車充電樁行業的發展水平。
不僅僅是我國,全球充電樁行業伴隨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呈現出蓬勃生機,各國根據自身市場特點採取了不同的發展路徑。歐洲市場在政策強力驅動下快速推進充電網路建設,歐盟《Fit for 55》計劃設定了雄心勃勃的充電樁建設目標,要求到2030年建成350萬個公共充電樁。隨著《兩黨基礎設施法案》的出臺,美國政府投入75億美元建設全國充電網路,特斯拉充電標準NACS正逐漸成為行業主流,福特、通用等傳統車企紛紛選擇相容該標準。

來源:ResearchGate
充電樁的技術路線主要圍繞“充電效率提升、智慧系統整合與能源互聯化”三個核心方向展開。在效率方面,技術從傳統慢充逐步演進到快充與超快充,尤其是直流快充(DC)在公共交通、城際高速充電等場景中成為主流。隨著電動汽車電池容量的增加和使用者對充電時間敏感度的提高,具備更高電壓和電流輸出能力的超充技術也在加速落地,同時配套的液冷散熱、功率模組最佳化等配套技術也在不斷演進。無線充電作為新興路線,仍處於示範應用階段,其優點在於無需插拔,便捷性突出,適合未來無人駕駛和共享出行等場景。與此同時,智慧化是充電樁技術演進的另一條主線。透過物聯網、雲平臺、大資料分析,充電樁逐步具備智慧排程、遠端監控、故障預測、使用者行為分析等能力,提升了運營效率和使用者體驗。在能源互聯層面,充電樁正與電網、儲能、分散式能源系統深度融合,實現車網互動(V2G),推動構建更加靈活、綠色的能源生態。

在充電樁產業鏈方面,其上游主要包括充電裝置製造商和核心零部件供應商,涉及功率模組、電纜、控制晶片、殼體材料等環節。這一階段以技術整合能力和硬體質量為核心競爭點,是保障充電樁效能穩定和安全執行的基礎。
進入中游,則是充電樁的系統整合與工程建設環節,涵蓋選址設計、電力接入、施工建設及系統除錯等。這一階段通常由充電樁運營企業或合作單位完成,需要協調地方政府、電網公司和物業等多方資源,技術要求既包括工程能力,也涉及智慧管理平臺和支付系統的搭建。
下游則是充電樁的實際運營與服務環節,包括充電平臺運營、使用者服務、售後維護以及資料管理等,是直接面對終端使用者的環節。成熟的運營體系不僅決定使用者體驗,也關係到充電設施利用率和投資回報率。在這一環節中,平臺化趨勢日益明顯,多數企業透過APP、雲平臺等實現充電導航、預約、支付、評價等一體化服務,同時推動與新能源汽車廠商和出行平臺的深度合作,形成更加閉環的出行生態。
睿獸分析整理核能相關公司近年的融資情況,2020至2024年充電樁賽道融資事件整體呈“先升後降”趨勢。2021年達到38起高峰,受政策利好和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驅動;2022年略有回落,顯示投資趨於集中;2023年融資事件和金額再次上揚,行業熱度回升;但2024年事件數降至29起,融資金額大幅下滑,說明行業進入理性階段。


相關企業
領充新能源
領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於2020年6月創立,是一家專注於新能源電動汽車充換電和新型電力系統等領域的產品研發、製造及銷售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部位於陝西西安,目前已在四川綿陽、陝西西鹹新區和浙江海鹽建立了三大生產基地。
領充新能源經多年專注於電力電子領域產品的研發和市場驗證,現已和50餘家新能源頭部車企、中石化、中石油、國網、南網等能源企業及國內頭部運營商達成生態合作。公司依託電力電子核心技術,聚焦新能源汽車智慧充放換電和儲能微網系統兩大板塊,可為客戶提供新能源產品設計、定製開發、生產製造、運維平臺、投建站、工程售後等服務,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產品包含:全棧自研核心模組,交流產品,中大功率直流產品、超充產品;分散式風、液冷儲能產品、柔性臺區產品、綜合能源雲平臺產品等。目前,領充新能源已建立起4大生產基地和40餘條生產產線。
2024年9月,領充新能源完成近億元的A2輪融資,投資方為小米集團。同年7月,領充新能源獲得中國石油崑崙資本近億元的獨家戰略投資。

無盡瓦特
深圳無盡瓦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3年7月,是一家智慧充電樁研發商,專注於研發“光儲充、虛擬電廠”產品,致力於推動綠色能源的數字化和智慧化,充電系統是光儲充系統的主要裝置,包括逆變器、光伏元件、電池、充電樁等。
無盡瓦特的團隊構成兼具技術深度與國際視野。其中國研發核心成員多數來自華為、阿里、騰訊等在硬體與軟體領域具備領先優勢的科技公司,充分發揮中國工程師的人才紅利與完善的本地產業鏈優勢;而海外團隊則由具有海外本地化經驗的中興、華為、ABB等國際企業背景的成員組成,保障產品在目標市場的高效交付與優質服務。
在充電場景方面,根據使用者使用環境不同,可分為目的地、家庭、在途以及專業車隊等多種形式,客戶型別多樣,充電需求與痛點各不相同。無盡瓦特聚焦於包括家庭與目的地充電在內的“廣義目的地充電市場”,精準切入高頻次、高體驗要求的場景。
為攻克充電效率與智慧化兩大關鍵技術挑戰,公司在創立初期便邀請阿里出身的軟體專家加入,並設立“電力電子”與“軟體及雲平臺”雙CTO架構,推動能源、電力工程與數字化技術的深度融合,力圖在軟硬體協同方面建立核心競爭力。2023年12月,深圳無盡瓦特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完成近1.5億元的天使輪融資,本輪由順為資本領投,雲啟資本、真格基金、雲沐資本跟投。

星星充電
萬幫星星充電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9月,總部位於江蘇常州。其專注於新能源汽車充電裝置製造,為全球客戶提供裝置、平臺、使用者和資料運營服務,藉助車輛銷售、私人充電、公共充電、金融保險等業務打造使用者充電全生命週期平臺。
星星充電屬於萬幫星星充電科技有限公司運營品牌。佔地面積37,000m,廠房面積13,600m,專注於新能源汽車充電裝置研發製造,平臺相容全部國標車型, 產品線涵蓋交直流裝置、充電槍頭、電源模組、智慧電櫃、換電裝置等,掌握著智慧控制、物聯網、大功率定製等核心研發能力。
根據其官網資料,該公司已與全球60多家知名車企建立了充電生態戰略合作關係,包括梅賽德斯賓士、保時捷、寶馬等國際知名品牌,以及比亞迪、北汽等國內領軍企業。更值得一提的是,星星充電還與大眾汽車、一汽集團、江淮汽車等汽車巨頭共同成立了合資公司。
2021年5月,星星充電宣佈完成B輪融資,由高瓴資本領投,IDG資本、新希望集團、泰康資產、禹達投資等機構緊隨其後。2020年9月,星星充電(萬幫數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宣佈獲得8.55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金資本和施耐德電氣領投,建銀國際、國創中鼎等跟投。


熱點訊息
2025年5月,廣汽極氪雙向互聯,百萬充電樁資訊一鍵查
5月9日,極氪能源與廣汽能源正式宣佈充電網路雙向互聯互通合作上線。雙方充電資源整合後,使用者可透過單一平臺接入極氪能源的7200個充電樁(覆蓋184座城市)與廣汽能源的13301根快充樁(覆蓋346座城市)。高速場景下,廣汽能源近5000座高速充電站與極氪網路形成互補,有效緩解長途出行充電焦慮。
2025年5月,一天一座超充站!特斯拉預製版超充樁即將推廣全球
5月7日訊息,特斯拉正計劃將其預製式超級充電站技術擴充套件到全球市場,這一技術最初於2021年在美國啟用。特斯拉在猶他州安裝的首批預製式超級充電站,即便在新冠疫情期間也顯著加快了充電設施的落地速度。
2025年4月,紐西蘭政府宣佈加速推廣電動汽車公共充電樁相關舉措
紐西蘭政府網4月27日報道,紐西蘭交通部長畢曉普和能源部長沃茨當天共同宣佈,紐西蘭政府將改變與私營部門共同投資合作方式,加快在各地推廣電動汽車公共充電樁。報道稱,截至2024年末,紐西蘭電動汽車公共充電樁數量為1378個,車樁比約為84比1,政府目標是到2030年將充電樁數量增加到1萬個,車樁比提升至40比1,消除消費者“里程焦慮”,使擁有電動汽車變得儘可能容易。
2025年4月,華為釋出業界首個2400A全液冷兆瓦級超充樁
4月22日,華為數字能源舉行2025 華為智慧電動和智慧充電網路戰略與新品釋出會。據華為介紹,這款兆瓦級充電樁主要針對電動重型商用車設計,但令人驚喜的是,它同樣具備為電動乘用車充電的能力。這一相容性設計,無疑大大拓寬了其應用場景,為不同型別的電動汽車使用者提供了更為便捷的充電選擇。
2025年3月, 5分鐘充電407公里,比亞迪王傳福:將建設4000+兆瓦閃充樁
2025年3月17日,比亞迪在深圳召開“超級e平臺技術釋出暨漢L、唐L預售釋出會”,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宣佈,搭載超級e平臺的比亞迪車型支援1000V電壓、1000A電流,實現1兆瓦充電功率,以及10C的充電倍率。
更多賽道資訊
登入睿獸分析檢視👇

關注睿獸分析影片號
擁抱AI新時代👇
解鎖睿獸分析個人年度會員
捕捉最新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