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獨一份,哪吒導演餃子的《自述》 2025-07-31 00:49 財經會議圈 本文轉載自:兩江者說 《哪吒》系列電影的成功,讓導演餃子想低調都做不到。 正如他自己所說,現在在成都打車,司機都會把他認出來,然後主動要求免得,看能不能要一張合影或者一個簽名。 而作為如此“龜毛"(褒義!!!)的《哪吒》導演,有什麼樣的心路歷程,其實最難的時刻應該是大三的時候決定放棄名牌大學的專業,轉身投入動畫那一刻起到2008年作出《打,打個大西瓜》這個首次證明自己的過程。 這可能是全網唯一一份餃子自述,當時他應火星時代的邀請寫下這篇完整自述,描繪了其從轉行以及辭職毅然決然的做動畫短片的緣由。估計今後他也不會再寫了!至少也不能寫的那麼心酸著搞笑著還那麼勵志! 餃克力的一些行為可能會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畢業於名牌醫科大學卻玩起了 MAYA,而且一晃就是六年。而更讓人佩服的是他在沒有經濟來源的情況下堅持不懈創作個人動畫,歷經三年半,經受著物質的極度貧乏和精神的無比富足,而且最終他給自己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這些在常人看來都是難以想象的事情,其中的酸甜苦辣一言難盡,且聽他細細道來 簡介:藝名:餃克力(當時用的這個,後來拆分開了,餃子作為藝名,巧克力的另外一個名稱可可豆作為公司名稱) 出生:1980 年 畢業學校:華西醫科大學 (現併入四川大學) 藥學院 工作經歷:03 年 —04 年任職於豪傑數碼影視廣告公司負責動畫廣告製作 04 年 —08 年辭職在家創作個人短片《打,打個大西瓜》(英文名《See Though》) 序 2008.10.28 不知網友們看完上面的簡歷會不會被雷倒一片:名牌醫科大學畢業轉行來搞動畫;正經的工作辭職不幹一個人餓著肚子做短片,這人是不是有病啊?啊呀呀呀呀呀呀 —— 所以我常說群眾眼睛是雪亮的嘛,一下就被看穿了,我真的有病耶!是怎麼個病法呢,讓我慢慢道來,說不定同行尤其是剛上路的朋友們能從中有所收穫,甚至能同病相憐。 幼兒園時,阿姨問我理想,我說我要當總統,阿姨說我給總統擦屁股的資格都沒有 (原話),當時我不服氣,現在想一想,確實有道理,我這輩子應該沒有碰總統屁股的機會了; 小學時,老師問我理想,我說我要當科學家,因為那時對華羅庚,袁隆平崇拜得不行; 初中時,同學問我理想,我說我要當漫畫家,我剛剛成為《聖鬥士》和《七龍珠》忠實的信徒;高中時,高考志願書問我理想,我終於開始認真思考了,最後我負責地說:我要吃飯! 我的父母都在醫院工作,對醫生這行最熟悉,當醫生至少是溫飽不愁,另外我的學習成績還可以,能進當時四川省收分最高的華西醫科大學。名牌大學畢業的醫生,那工作一定不用愁啦,再加上我其實骨子裡是一個很實際的人,所以我就把 “年少輕狂” 的夢想拋到腦後,高考之後,就正式步入了神聖 (而且賺錢餬口比較穩當) 的醫學殿堂。 回想起大學的生活,讓我感覺我不得不相信冥冥之中存在命數。拿著醫生這張保險單,我並沒有踏實穩妥的感覺,相反我隱隱感到憋悶,有東西在跳,有火在燒,彷彿一頭豬在地震來臨前的想要拱圈 (它不知道是什麼將要來臨,但就是渾身不對勁)。三年的時間中,這股無名火越燒越旺,可我就是找不到釜底之薪。 在大三下期,也就是 2002 年,我們藥學院的另一頭豬 (那一屆藥學院就我們倆頭豬轉行,他做軟體去了)—— 胖子黃雷,對我說:哥們,聽說隔壁飯館背後有一大垃圾堆,NO,NO,NO,是說做 CG 很來錢…… 我的那股無名火瞬間噴發了,我終於想明白了一切。原來我那股創作的激情一直沒有熄滅過,我從小到大一直就酷愛繪畫,歷史課的課本上滿布的塗鴉就是我對繪畫熱愛的見證者 (因為歷史老師最和藹可 “欺”),同時我在我所接觸的同齡人中畫畫算得上第一 (因為接觸面狹窄),大家的讚譽又反過來提升了我的成就感和我對美術的喜愛。但我們畢竟生活在現實中,我的家境普通,而且我又是個危機感特強的人,在我們之前的社會上能靠畫畫賺錢的人真是鳳毛麟角,所以我強行壓滅了興趣愛好的火焰,準備好好地做一頭圈養豬,了此一生足矣。但當我聽說圈外還有食物時,而且說不定是更多食物,愛好可以用來賺錢,原本已被蓋滅的死灰復燃了。 不過我是一個理性完全壓倒感性的人,義無反顧和奮不顧身不是我的擅長,我並沒有立刻背叛藥學,向 CG 投誠。這同時也是我對初學者的建議,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放棄了不該放棄的。關鍵是你要區分開什麼該堅持什麼該放棄。若你問我什麼該堅持什麼該放棄,抱歉,我也答不出來,因為這是幾乎可以和 “我是誰?生命是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等人類的終結問題相媲美的問題。要是我能答出來的話,我選哪隻股票哪隻股票就會漲,我投資哪個專案哪個專案就會賺錢了。網友要說了:那你不是在廢話嗎?嘿嘿,您別慌啊,我雖然沒有準確的答案,但我可以把我的經驗和想法和盤托出,至少能作為單一的一個案例,希望可以給各位初學者一些建議。畢竟我也算是手裡端著鐵飯碗的豬啊,能說拱圈就拱圈嗎?讓我再考慮考慮。 第一個問題:隔壁飯館背後是不是真有垃圾堆? 我當時聽了黃雷的傳言後並沒有輕信,我又在其他渠道認真打探了個究竟,這就好比投資前要做專案調研和市場調查,最後我發現:咦,隔壁飯館背後果然有一堆垃圾,而且還不小耶!2002 年 CG 行業的競爭雖然開始日趨激烈,但畢竟還算新興行業,利潤率還比較高,至少在效果圖行業比現在高多了。有搞頭那就快上吧!慢來,慢來,年輕豬要學會冷靜。 第二個問題:那個垃圾堆的飯菜我是否吃得到? 2002 年的 CG 行業已經不像 90 年代那樣了 (以前的從業人員普遍是技術人員出生,美術基礎普遍薄弱),在早期的先行者們開闢了市場,證明了三維美術商業化的可行性後,又湧入了一大批有著深厚美術基礎的從業人員。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在各大網站上密切地注視著競爭者們的作品,和他們以自己的實力找到了什麼等級的工作。調查完畢對手後,還得審視自己,我的作品與他們相比如何。但是當時我還沒學過 CG 甚至電腦都用不熟,沒有 CG 作品。可是怎麼說呢,其實你能做出什麼樣的 CG 作品並不是只有當你學了 CG 後才看到的,這就是所謂的胸有成竹。那棵竹子其實早就存在於你心中了,也許你之前用的是鉛筆畫竹子,毛筆畫竹子,鋼筆畫竹子,只不過現在要換成鍵盤和滑鼠了。所以對於還徘徊於是否選擇要進入 CG 界的後來者們,我的建議是競爭有風險,入行需謹慎,要充分地估量好自身的能力。一味地勵志是不負責任,但你如果是經過謹慎思考後才選定了方向的話,我相信你一定同時也充分思考了可能遇到的風險和考驗,那其實不用任何人的鼓勵,你都能堅持到最後。 第三個問題:那個垃圾堆的飯菜夠吃多久? “衣、食、住、行” 是古人歸納出的生活的四大必需,但觀念要與時俱進,現今的生活中還要加入第五大必需:“娛”。保暖思 **,當人滿足了基本的溫飽後,他就開始無聊了,空虛了,得變著法兒地折騰自己,打發時間。史玉柱、陳天橋這些人就是典型的靠替別人打發無聊時間賺錢的。人類的享受是靠接受外界對自身五感的刺激達到的,而人類五感接受的刺激中視覺佔了 70%。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在 “娛” 上的消費比例會不斷提高。退一步講,CG 這個行業和影視、廣告、動漫、遊戲、圖書等等大眾娛樂消費都是密不可分的,只要不到餓死人的那天,這麼多條路總不會都堵死了。一句話:CG 既有強大的發展潛力又有強大的抗風險性。 第四個問…… 拉倒吧你,都仨了還不夠你臭屁的! 呵呵,畢竟那時我是少不更事 (現在還是),自以為想得清楚透徹了。在經過一堆表面上看似無懈可擊實則充滿了浪漫主義和主觀色彩的分析調查後,在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我和黃雷拱圈而出。當輔導員聽到圈牆垮塌的聲音出來觀望時,兩豬已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其實現實不是這樣,我們的輔導員人很不錯,她對我們的選擇非常支援和理解的,我對她很感恩,我這樣寫是為了渲染氛圍,娛樂大家) “豬頭,你還有完沒完啊” 這是編輯在吼! 呵呵,不知不覺已經說了那麼多才講到怎麼開始入行的,本來編輯是叫我講歷程的。但我認為萬事開頭難,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為什麼花了 80% 的篇幅講戰前的醞釀和準備,因為戰爭往往在打響的最初那一刻起成敗就已經分曉了,在戰爭的程序中雙方都沒有退後的餘地,只有被時間推搡著向那個註定的結局前進。對於業內的老人們而言,他們對自己的未來思考已經很充分了,他們堅持或者放棄都不是我的言語所能影響的。我想編輯要我寫這篇文章的本意也是能給行業的新人們一些參考,少走彎路。所以我覺得針對這一群體最有意義的就是說出我當初在他們這種情況下的看法和經歷,還有之後夢想與現實的碰撞。 因為寓教於樂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一次性講多了就膩味了,我想我得就此打住。在我決定了轉行之後,我如何學習 MAYA;如何找工作;為何又辭職做了 3 年半《打,打個大西瓜》;我最初那些無懈可擊的理論和殘酷現實碰撞出了什麼火花;小豬是否找到了傳說中的垃圾堆…… 這些零碎要是大家感興趣的話,我以後會再回來嘮叨嘮叨的。 我和 MAYA 閃婚了 俗話說得好:沒有那金剛鑽就別攬這瓷器活兒。我想轉行的第一個門檻就是得學 MAYA,當時市面上的主流三維軟體有 MAYA、3D MAX 和 SOFTIMAGE 三款 (現在也是哈)。隨便選一款嗎?NO,這和我的作風不符合。每一款都深入瞭解瞭解嗎?我當時的資訊相當有限。而且以我那時有限的資訊也根本沒覺得選她們任意一款會對今後的發展有什麼影響。在聽幾個人神吹了一通 MAYA 後,我就和 MAYA 閃婚了…… 值得慶幸的是,婚後的生活是幸福的。“~ 啦啦啦~我的眼裡只有 MAYA,沒有 3D MA……” —— 梆!!“誰?誰這麼缺德?這塊磚頭誰扔的?” 這麼說吧,MAYA 確實是難於上手,但它的難於上手就是難在她的功能龐大齊全和效果調配的自由度高。直到我在製作《打,打個大西瓜》時,我才深刻地體會到了她這兩大易讓人敬而遠之的壁壘正是它最讓人銷魂之處。靠著它齊全的功能,《打,打個大西瓜》通片幾乎沒用外掛 (只多用了個 RealFlow),因此在長達 3 年半的製作週期中,雖經歷 4 次 MAYA 升級,但卻省去了尋找外掛和學習外掛的麻煩,也使得我所有的原檔案自始至終都能統一相容性;靠著她的高自由度,我才能在程式設計能力貧乏的情況下,總是多項功能靈活搭配,劍走偏鋒,以非正統的方法完成了最終效果。 所以 MAYA 先是會多費你一些時間去追,追到之後卻會為你提供很多方便,省下你很多時間。得妻如此,夫復何求!俗話說得好:“每一頭肥豬的背後,都有一款功能強大的軟體!” 我對 MAYA 的褒揚是非常主觀的,或許有失公允,但是情人眼裡出西施,也情有可原。她陪伴了我 6 年多時間,她幫我完成了《打,打個大西瓜》,我不誇她誇誰?要承認的是 3D MAX 也是十分強大、不容藐視的,但如果是立志於向影視動畫發展的新人們,我可以負責任地向你推薦 MAYA,除了以上一些原因外,目前從 Autodesk 公司的舉措上也可以看出些眉目,而最最最最最最關鍵的一點:你們今後和餃克力合作起來就方便啦!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倒過頭來,客觀地說,學習 MAYA 也真是辛苦的。遙想當年,我棄醫學、學 MAYA,可謂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不成功便成仁。要是學不出個所以然來我就愧對了父母的理解、輔導員的支援、同學的幫助 (我逃課在寢室學 MAYA,同學幫我上課簽到),也對不起岳飛的精忠報國、文天祥的捨生取義、秦始皇的掃平六國…… 國仇家恨集於一身,我是頭懸樑、針刺股、通宵達旦、聞雞起舞 (雖然這種寫法有些誇張,但誇張的成分符合國際標準,不超過 20%)。 現在的初學者們真是比我們幸福多了,因為有那麼多的教材和師資力量任你們選擇。而當初我學 MAYA 時,教材和師資都很匱乏 (不過比王琦學三維的時候好,我也是看他的火星人 MAYA 影片教材入門的,因此我對他也必須心懷感恩),初級的教材為數不多,高階的教材就更是鳳毛麟角了,大部分的知識要靠自己在實踐中總結。 因此,我的結論是:你能學成什麼樣,關鍵在於你的自學能力,網路上、書店裡,能找到的本專業書籍和知識,只要你想學,你花十輩子也學不完;而老師的作用是系統地引導你,以他們的經驗讓你少走彎路,更重要的是他們會在你的心中樹立起職業道德和行業標準,順便還為你學成之後走向社會提供大量便捷通道。 我喜歡看央視的《贏在中國》,在觀看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選手包括評委在內,絕大部分的創業的成功人士都是窮苦家庭出生。要是你瞭解創業的話,創業的艱辛和痛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承受的,那是對人精神和肉體超負荷的歷練,它會讓人在 20 歲時就擁有 30 歲的心智,讓人在 30 歲時就感受 50 歲的滄桑。從小家境富足,衣食無憂的人是少有會去主動品嚐這種痛苦的。 其實學習 CG 也是一樣,在我的觀察中但凡是學得勤學得好的人,家境都不怎麼樣。他們有著更強大的危機感,更接近於背水一戰的境地,而且因為貧窮,他們的生活也更淳樸單純,工作就不會被生活所累。 有句話說得好:你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我想加上一句:在這場戰鬥中,貧窮是你最親密的盟友! 我另外再順便扯一些題外話:少打遊戲!少逛街!少呼朋喚友!少談戀愛…… —— 當!!!“哈哈,這塊磚你白扔了,我已經帶上鋼盔了!” 有網友說了:你的人生是生活為了工作還是工作為了生活?嘿嘿,我並不是個沒有生活情調的人,我也很喜歡輕鬆舒坦地過日子,喜歡玩遊戲,喜歡朋友相聚的美好時光,喜歡花前月下的浪漫氛圍,但是重點是這中間的平衡點要靠你來把握,這個平衡點會由於各人的承受力的不同而大有不同。餘秋雨曾經說過:“幾乎所有的偉大作品都是在孤獨中創造出來的。” 孤獨讓人有時間思考,痛苦讓人更快地成長。 所以我個人認為能在薪水還可以的情況下辭職做短片;能在 3 年半中閉門獨享寂寞 (還因為外交也得花錢!); 能在長相各方面條件都不算差的條件下能挺到 28 歲都沒談戀愛 (嘔吐聲一片),確實自己都感到驕傲啊!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總而言之,人生是苦和樂交錯纏成的一根麻繩,你可別奢望沒有苦只有樂。而且這是一個充斥著殘酷競爭的世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A. 先苦後甜,B. 先甜後苦,兩個選擇擺在你面前,自己看著辦吧。 CG 這一行的一大特色:我們都是毫無遮掩的裸奔者 學習 MAYA 六個多月後,我自己說出收集學習各種教材,差不多把 MAYA 幾大模組囫圇吞棗地摸了個遍,我就趁著大四的那個寒假自己做了一個短片,以便把零零星星的知識點應用於實踐、作個歸整,同時也是為了方便找工作。這也剛好可以說到我們 CG 這一行的一大特色:我們都是毫無遮掩的裸奔者。 呵呵,這是一種形容,形容我們這一行每個人的技術實力是袒露在外,毫無遮掩地讓觀眾品頭論足的。我們的作品就是我們的臉面,是牛人還是菜鳥都寫在額頭上了。這個特點對於腳踏實地、有真材實料的人來說是良機、幸事,對於想濫竽充數、混吃混喝的人就是噩夢、浩劫。這也正是我敢毅然拱圈的另一原因,因為在其他大多數行業中,個人的能力大小是很難一下子看出來的,比如我的老本行 —— 藥學,我要想證明自己的能力真比證明我是處男還難,所以我們才需要成績單、畢業證、學位證這些基本上沒太大說服力的東西拿給招聘單位看來證明自己,但我也不是說這些單據沒意義,在沒有更有效的考評機制時,它們總是聊勝於無嘛。要到 CG 行業找工作靠的不是文憑學位資歷,是作品,作品可以說明 90% 以上的東西,所以我也把找工作的籌碼全都壓在了作品上。 三維動畫廣告公司的歷練:功力不是學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捱出來的 原先在豬圈裡想出的那套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後發現還不太離譜,比較順利,我在成都一家三維動畫廣告公司找到了工作。雖然這家廣告公司比較小,但正因為它小,我有幸負責起了從創意設計到後期製作的全部流程,這對我來說是非常好的鍛鍊機會,由此我實現了純粹的個人興趣愛好到商業創作的轉變,學會了多以觀眾的視覺來審視作品。同時在這一年多的工作中,我也得到機會全面完善自己的動畫技術和藝術。這期間我深刻體會到了經驗的重要,“功力”(這裡所說的功力偏向於藝術) 真不是學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捱出來的,累積出來的。 在這上面毫無花巧可言,你得摒除浮躁,實實在在地花時間花精力,一幅一幅地畫,一幀一幀地調,要像運動員反覆千百次地練習同一個動作那樣,把那些藝術思維轉變成你機體的本能反應,即便你出意外失憶了,忘了你是誰,但你也仍然記得你的語言你的藝術思維。“功力” 這玩意兒最花時間精力,但請相信我,它物有所值。社會在變,行業在變,軟體在變,只要你下足了功夫去培育它,它會成為你不變的依靠,你的最強大的核心競爭力。就像電影《神辮》中的那句經典臺詞:“辮沒了,神還在!” 對於我這種危機感特強的人,它簡直比養老保險還保險。 終於到壓軸了,我後來辭職去做個人短片了。 要不怎麼說我有病呢?豬見了垃圾堆不去拱,相反還退出來了。 在此我要告訴大家一個天大的秘密,這之前你得先向我發誓:不可以告訴第三頭豬! 好啦,我相信你了。讓我小聲地告訴你,這個秘密就是:我輕輕地拱過一下垃圾堆,我靈敏的嗅覺發現這個垃圾堆並非只有表面那些煮白菜,炒黃瓜的普通殘羹剩漬,裡面分明散發著滿漢全席的味道 (可能之前擺過一桌大酒席),只是埋得深了輕易拱不出來。這不,我退開來不是不拱了,而是要助跑加力,拳頭要收回來才打得出去,就是這道理。 編輯又在咆哮了:“你都說些啥亂七八糟的?” “別理他,編輯智商沒咱們豬高,咱們接著聊。” 其實幹 CG 這一行靠兩樣:實力、關係。有人也許要說還靠良好的服務態度,這我都算在實力之內。你只要牢牢把握一樣就有的瞧了。我是平頭小老百姓,關係是沒有的。我的選擇就是沒得選擇,只有拼實力。而且我也不傾向於選擇關係,因為關係會變,而且有了關係沒有好的實力把握不住機會也是枉然 (不過也有先有了關係這種資源再吸引來有實力的人才的情況,但這是公開發表的文章,我得表現得正義凜然一些,大家也好高看我一眼對吧,另外我們吃不到葡萄的還不準說葡萄酸嗎?)。 實力如何體現?兜了個圈子又回到了那兩個字 —— 作品! 我找工作前也做過一個作品,但那時的技術還很不成熟,並且用心不夠,無法代表我現在真正的製作實力。而我在廣告公司製作的動畫廣告又受到了客戶要求、專案時間、人力成本等條件的限制。要是繼續這樣發展下去我的提升空間不會太大,但要做出真正讓自己滿意的作品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後來事實也證明我拋開一切全身心投入地做也做了三年半,要是邊工作邊利用休息時間做真不知道要做到何年何月去了。有人要問了:“做短點兒不行嗎?” 呵呵,一開始沒經驗,想要講的故事想複雜了,做到一半發現收不住啦,管他三七二十一,正好我的創作慾望也憋了好多年了,媽的,豁出去了,就讓我一次爽個夠吧。 就這樣,我一爽就爽了三年半,爽得我工作一年多的積蓄很快爽完了,沒法,只有把老爸老媽的養老積蓄拿來接著爽,最後,在我爽得都快不行了的時候,《打,打個大西瓜》終於被我爽出來了。 三年半期間,我過的生活跟生活在空間站中似的,三點一線。 回到正經說話的風格,別看我左一個爽右一個爽,其實同行們應該看得出來這裡面的苦與樂。 三年半期間,我過的生活跟生活在空間站中似的,三點一線:客廳、臥室、廁所 (又誇張了 15%,其實我也偶爾出去鍛鍊鍛鍊身體,或者散散步,要不我早就瘋掉了)。我父親在我剛工作時就去世了,我母親退休了每月 1000 的退休工資,她和我住在一起,在消費方面我們是能省就省:“衣” 服基本沒買過新的;“食” 物上多虧有母親的打理,她經常去超市找特價,而且我們以素食為主,健康又經濟;“住” 宿是靠父母的積蓄在成都買了套二手房,是按揭,每月 700 多的按揭款佔了我們的一半的支出;“行” 那是富人們乾的事兒,對我來說是天方夜譚,這三年半我沒有離開過我家超過 40 公里;“娛” 樂畢竟還是必需的,我聽評書、音樂,看電影、動漫,偶爾玩玩遊戲,全是最低廉的娛樂消費,但網遊不玩,太費時間和金錢,我家甚至網線都沒牽,我要上網就去朋友家上,這樣可以減少娛樂時間,減少社會浮躁氣息的影響,還保證了用於動畫製作的電腦系統的穩定性。而且這也是我所從事的行業,我在娛樂的同時也在不斷學習、積累。 最後,我要以感恩作為結尾,雖然以前我也覺得這樣好像非常俗套,但現在我發現這是根本不可能省掉的一環,因為有太多的幫助、太多的關懷、太多的愛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支援著我們前行,沒有他 (她、它) 們我們不可能走到今天這一步,但當我們攀上新的高峰迴頭張望時,他 (她、它) 們仍然站在遠處對我們報以微笑,繼續鼓勵我們前行,而我們卻無以為報。所以我現在必須在這裡向他 (她、它) 們一一道謝,以彌補我心中的愧疚。 首先,我要感謝我的父母,因為他們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沒有他們的開明豁達,我不可能輕易轉行,沒有父母的無私支援,我不可能不放下夢想,為五斗米折腰,沒有母親生活上無微不至的照料,我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短片製作中。 我還要感謝我的一幫朋友,他們有的在我製作過程中給我以幫助、鼓勵,有的在我作品完成後協助我進行推廣,沒有他們我會在單人獨騎的戰鬥中倍感寂寞,會在舉步維艱的跋涉中更加寸步難行,會在精疲力竭時愈是迴天乏力。 我還要感謝我所居住的成都,她深厚的歷史底蘊為我提供了藝術氛圍,她優美的自然環境保證了我清醒的創作思維,她休閒的氣息為我擋住了四面八方吹來的浮躁的作風,她相對低廉的物價使我能暫時忘掉金錢的誘惑。 我還要感謝那些靠著做了三四年個人短片獲得成功的先行者們,你們在茫茫汪洋中開闢了新航道,你們是我精神世界的燈塔,在和你們披荊斬棘摸索探路的痛苦相較之下,我沿路而行的困難不值一提。 我還要感謝軟體開發者們,沒有他們的努力,在電腦動畫技術成熟之前,一個人憑一己之力完成一部動畫是不可實現的夢想。 我還要感謝網際網路的發展,沒有她的發展,作為滄海中一滴水珠的我不可能發出自己的聲音,她讓世界變得一切皆有可能。 我還要感謝讀者,聽我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