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球能源|油氣離退出舞臺還遠得很,全球需求何時見頂?

本文來自彭博終端,終端使用者可執行NSN SYN2I7DWX2PT<GO>閱讀原文。非終端使用者可點選文末“閱讀原文”預約演示。
伴隨行業飛速發展、地緣政治博弈、供需天平搖擺…全球能源市場時刻處於動盪之中。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為您及時傳遞行業動態,並基於高質量資料、模型與分析助您解讀市場變化,看見全域性、看向前景。
掃描二維碼立即訂閱
彭博能源行業研究雙週報
本期主題:油氣行業長期前景可期 但短期面臨不利因素
油氣需求遠未到退出舞臺之時
石油和天然氣仍是全球能源結構的核心支柱(目前約佔55%),預計未來多年或仍將保持韌性,這與一些有關油氣需求到2030年將見頂的預測形成鮮明對比。即使是最樂觀的預測,也認為至少到2040年石油,尤其是天然氣,仍將在全球能源供應中佔據重要地位。消費支出的惡化加劇了對近期需求的擔憂,這對今年以及明年的短期盈利能力構成了不利因素。發展中國家的持續增長以及航空燃料和石化產品需求的增長,預計將推動石油消費在短期到中期內進一步擴張,儘管電動汽車的加速普及和燃料效率的提升是石油消費面臨的長期風險。
石油和石油公司的表現繼續落後於標普500指數
資料來源:彭博行業研究
OPEC對石油需求的預期仍比IEA樂觀
OPEC對2025-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的預期仍比國際能源署(IEA)更為樂觀–由於電動汽車普及率飆升,IEA大幅下調了對中國需求的展望,而OPEC則保持其預測不變。OPEC預計全球石油需求在第四季度將達到1.064億桶/日,並持續增長至2026年,到2026年第四季度達到1.075億桶/日。而IEA則預測了一條更為平緩的增長路徑:預計第三季度全球石油需求為1.048億桶/日,到2026年第三季度將增至1.055億桶/日。目前IEA預計,中國的石油需求將在2027年見頂,比先前預測提前了兩年。這一變化凸顯了圍繞交通運輸領域結構性轉型的不確定性日益加劇,也反映了OPEC對新興市場的樂觀預期與IEA的增長放緩敘事之間的分歧。
全球石油需求預測
資料來源:彭博行業研究
一次能源需求料將增長至2035年
在IEA和OPEC的參考情景中,一次能源需求料將持續增長至2035年,而在除IEA的承諾目標情景和淨零排放(NZE)情景以外的所有情景中,石油需求預計都將增長。IEA的NZE情景預計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在此期間將下降7%,而OPEC類似的"技術驅動"情景則預示能源需求將大致持平。不出所料,可再生能源需求預計將大幅增長至2035年,在所有情景中都至少增長一倍多。
IEA和OPEC預計,本十年全球增長將在3%左右,主要由中國、印度和亞洲其他非經合組織國家推動。
2024年IEA各情景的一次能源需求展望
資料來源:彭博行業研究
投資不足一直是石油行業反覆出現的主題
石油供應投資不足一直是行業反覆強調的主題,而且可能需要油價長期處於高位,才能吸引足夠多的新投資。不過,隨著油氣支出增加,行業領軍企業今年似乎更有信心,最近多家油氣巨頭的業績指引表明它們將重新關注到2030年的產量增長。過去幾年,除沙特阿美和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外,全球石油公司的資本支出一直處於低迷狀態,部分原因在於資產負債表承壓,以及氣候變化推動的低碳能源轉型。阿聯酋表示,由於投資不足,全球石油行業的產能一直在下降。到2027年,阿聯酋的產能將從400萬桶/日擴大至500萬桶/日。
資本支出(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彭博行業研究
對可持續發展的看法出現搖擺
過去12-18個月,氣候和脫碳主題已不再是大多數公司戰略、公告和能源行業大會的中心議題,能源安全在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之際取而代之成為核心議題。儘管全球能源巨頭認識到其自身在有序的能源轉型中發揮關鍵作用,但出於對可持續發展回報的擔憂,許多能源公司正在放緩在清潔能源和能源轉型業務方面的投資步伐,甚至在此前曾引領這場能源轉型的歐洲也是如此。
與此同時,彭博行業研究對市場觀點的一項調查顯示,石油需求見頂的時間可能晚於預期,因為能源轉型步伐及電動汽車的普及都在放緩。在我們的調查中,超三分之一的受訪者預計需求將在2035年後見頂。
全球石油需求何時見頂?
資料來源:彭博行業研究
訂閱能源行業研究雙週報
想要即時獲取能源行業的最新研究成果?請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彭博專業服務號>根據提示註冊成會員。我們將持續為您傳送精彩內容!
免責宣告:本報告最初以英文釋出,該翻譯版本為彭博本地化團隊和翻譯服務公司的產品。如中、英文版本有任何出入或歧義,概以英文原版為準。
彭博Bloomberg享有對本文的獨家版權,未經許可,請勿直接轉載或用於其他商業用途,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點選 “閱讀原文” ,預約彭博終端演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