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帶娃去了8次,冬天親子旅行天花板,必須有它們!

寒假越來越近了,同學們的親子旅行規劃都做好了嗎?
那天和板牙科考營的小夥伴聊天,他們告訴我,大家今年的出行熱情相當高漲,好多活動都滿員了,只剩下少量活動可以撿漏。
還有些活動,雖然滿員了,但還有好多同學特別希望能加開。只可惜過年之前實在沒時間,小夥伴們只能使出渾身解數,多次調整,最後形成“精品單飛團”,安排在年後出發。
當然,不管是哪個活動,我們都會把價效比拉到最高,等待大家的加入~
如果這個冬天你有出行計劃,那一定要抓住機會,用最實惠的方式,在最合適的季節,去最合適的地方,過一個最特別的冬天!

想知道哪裡是“最合適的地方”?趕緊點選下方連結預約我們明天上午9點的直播吧~
板牙科考營做了9年,冬天最好玩的地方,早被我們挖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等不及直播的同學,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瞭解詳情,有任何疑惑,都可以直接諮詢鋁殼老師~

掃描二維碼新增鋁殼老師
什麼叫“在最合適的季節,去最合適的地方”
我認為,就是冬季出行,不光要追求氣候舒適,還要能夠深度體驗到當地的獨特魅力。
而下面這些目的地,都是為冬季量身定製的“寶藏目的地”
可以去長白山,認識冰雪的力量。
你見過冰雪伴著霧氣蒸騰嗎?長白山的冬天,就是這樣一幅超越人類想象的畫卷。

在這裡,雪是厚重的,踩下去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空氣是清冽的,吸一口彷彿能凍住呼吸;而天池在冰雪覆蓋下,則像一塊未經雕琢的玉石,散發著純淨的光芒。

冬天,是認識長白山最好的時節。在這裡,你不僅能感受到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壯美,還能發現一種超越感官的寧靜。

或是去高黎貢山,在陽光下度過冬天。
有些同學可能會說:“不行,我就是怕冷。”沒關係,高黎貢山就是為怕冷星人量身定製的天堂。

在祖國大地處處嚴寒的冬天,溫暖的陽光灑在高黎貢山,沿著山間步道慢慢前行,耳邊是鳥鳴,鼻尖是淡淡的清香,一切都舒適得“剛剛好”。

高黎貢山的冬天,是擁抱自然的最佳時刻。
也可以去岷山,感受冬日的“視覺盛宴”。
如果孩子是自然愛好者,那麼冬天的岷山絕對不容錯過。

冬季的寒冷讓高山上的動物們紛紛下移到海拔較低的區域,而這些區域,正是我們會帶孩子探索的地方。
無論是可愛的羚牛,還是行動敏捷的水獺,都可能與孩子不期而遇。

岷山的冬天雖然溼冷,卻比其他季節更加“熱鬧”,山林間,所有生靈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故事。
也可以去香港,在那裡,冬季也能“行山”。

繁華的都市與忙碌的節奏,總是讓香港給人熱烈嘈雜的感受。
但冬天的香港,是完全不同的畫風。沒有夏天的悶熱潮溼,冬天的氣溫適中,正是舒適的旅行季節。

漫步在太平山頂,夜幕降臨時欣賞維港的璀璨燈光;或者深入小巷,品嚐一碗熱氣騰騰的雲吞麵,這樣的冬天,無比愜意。

還可以去斯里蘭卡,體驗赤道之冬。
最後,如果你想要一場更溫暖的旅行,斯里蘭卡就是冬天的完美選擇。

靠近赤道的它,冬天不冷不熱,正適合去探索那些充滿故事的古城遺蹟,或者在印度洋的海浪聲中,享受暖陽下的沙灘時光。
這裡的冬天,帶著一絲熱帶的慵懶,藏著無數等待你發現的驚喜

冬天,真的不只是北風呼嘯、白雪皚皚這麼簡單。所以,千萬不要猶豫了,那些遠方的美好,正在等著你去發現~
選擇困難症大爆發的同學,趕緊點選下方連結預約我們明天上午9點的直播吧!
習慣閱讀文字的同學,可以繼續往下看。直播開始之前,我先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以上五個活動的精彩之處~
國之脊樑 | 長白山
冰火鑄造的東北亞聖山
1班:2025.01.12-01.18
2班:2025.01.20-01.26(已滿)
2班:2025.02.02-02.08
《山海經》中曾有記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鹹。”
所謂“不鹹山”,就是指我國東北第一高山——長白山。因其“似鹽之略白,但沒有鹽的鹹”,得“不鹹”之名。
作為中國火山之王,長白山是松花江、鴨綠江、圖們江三大水系的發源地。

它孕育了全球同緯度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生態系統。
那裡生活著虎、豹、熊、馬鹿、紅松、東北紅豆杉等一大批珍稀動植物,更有全國最大的野生虎種群。
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的各族人民尊它為“聖山”,滿清王朝將它封禁保護了2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是在這裡認證了我國第一個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

長白山是十大山脈中最北端的一座,這意味著冬季過去,一定會很冷。那麼為什麼我們在寒假,還會堅持帶大家前往呢?
下面四個亮點,就是原因。
亮點一:冰雪娛樂盛宴,刺激的滑雪體驗
去長白山,就一定要和冰雪近距離接觸!

長白山處於北緯42°的黃金滑雪緯度帶,有著超長雪期,從11月中旬到次年4月初,我們都能盡情享受滑雪的樂趣。

不管是滑雪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高手,在那裡,每個孩子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雪道。

高手嘛,就盡情感受從雪道頂端飛馳而下,腳踩單板或雙板,一路猛進,激起層層雪浪的那種暢快與刺激~

新手也不用擔心,我們會給孩子們聘請專業的持證教練。參加完我們的活動,就算之前從來沒接觸過滑雪的孩子,也能點亮滑雪技能~
當然,除了滑雪,我們與冰雪接觸的“玩法”還有很多。

比如,可以體驗冰釣,雖然可能比不上查干湖捕魚的壯觀,但咱們的收穫也常常會讓人驚喜。

坐在冰面上,靜靜等待魚兒上鉤,感受著冰下那神秘世界的動靜,也是一種獨特的樂趣!

此外,我們還會在原始森林徒步,感受“野生的雪”。

長白山的原始森林在冬季更是別有一番風味,當大雪覆蓋了山林,這裡就宛如一個靜謐的冰雪王國。
孩子們可以沿著蜿蜒的小路深入森林,腳下是厚厚的積雪,“咯吱咯吱”的腳步聲就是雪在和我們對話。

一路上,孩子們能看到樹枝上掛滿了晶瑩的霧凇,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鑽石般的光芒;運氣好的話,還能發現東北虎留下的蹤跡,感受這片土地上野性的氣息。

最後,我們也許還會來一場熱火朝天的冰雪運動會~

這種親近大自然、與冰雪親密接觸的體驗,必然讓孩子終生難忘。
亮點二:追尋東北虎蹤跡,瞭解動物保護
長白山是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核心區域,這裡生活著全國最大的野生虎種群。
我們會跟著經驗豐富的護林員和專家一起去尋找東北虎的蹤跡。

尋找蹤跡的過程可能不會那麼順利,但是一點發現就足夠讓孩子們驚喜~
比如皚皚白雪上明顯的腳印;

又比如一棵樹上不起眼的毛髮;

這些,都是野生東北虎留下的痕跡。
我們也會安裝紅外相機,期待電子產品拍下更清晰的影像~
在追尋東北虎蹤跡的過程中,孩子會逐漸深刻地認識到動物保護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東北虎,作為生態系統中的頂級掠食者,有時候還會傷害人類,為什麼我們要保護他們?
因為它們對維護整個長白山地區的生態平衡起著無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動物保護專家們監測它們的活動範圍、習性以及種群數量的變化,透過這些資料,他們可以制定出更科學、更精準的保護策略,為東北虎創造更適宜的生存環境。

我們還會給孩子講述那些因棲息地破壞、非法捕獵等人類活動而導致多種生物生存面臨威脅的故事。
11年前,科考營的山貓老師就已經在那裡開展野生東北虎的保護工作——在森林中拆除獵套便是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我們不僅會去野外調查東北虎的棲息地,還會調查和野生虎生活在一起當地居民,他們的生產、生活與東北虎有哪些聯絡?面臨了哪些威脅?他們是如何看待野生虎保護的……

最後,孩子們還將進行一場頭腦風暴,討論如果遇到老虎應該如何應對,以及如何防止家畜被老虎捕食。他們提出的建議將被整理彙總,並正式提交給當地的管理部門。
透過野外觀察、社群調查、專家講座,孩子們對於東北虎保護的認識才將更深刻,而不再僅僅停留於一句口號。
科考結束後,孩子們或許會把東北虎和這片土地上眾多生靈的故事帶回城市,講給更多的人。
那是一顆顆環保的種子,有了這些種子,他們就不會再願意消費野生動物製品,也會讓身邊的家人長輩支援環保行動,共同守護這片屬於東北虎以及眾多珍稀動物的家園。
孩子們會明白,保護東北虎,還有保護各種珍稀的野生動植物,都是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是在守護地球生態系統的完整與穩定,這是我們人類義不容辭的責任與使命
亮點三:走入滿族發源地,感受長白山的歷史、文化和民俗
長白山在我國曆史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會帶著孩子去博物館,系統學習長白山地區的人類歷史和文化。
當然,也會深入當地少數民族社群,親身體驗滿族、朝鮮族的歷史文化,探究當地居民發展與自然保護之間的關係。
孩子們會聆聽先輩們戍邊墾荒、助力長白山開發和保護的英勇事蹟;
會感受到滿族在歷史長河中與這片土地緊密相連;
會走進朝鮮族家庭,瞭解他們如何在長白山腳下落地生根,見證文化交融與演變……

孩子們在這種沉浸式的體驗中,能夠深刻領悟長白山地區多元歷史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無盡魅力。 
我們還會走進當地民居,感受獨特“東北大炕”與濃厚的生活氣息,品嚐當地特色美食,如燒烤、“鐵鍋燉”等,瞭解其飲食背後的文化傳承。

在朝鮮族社群,我們將參觀馬尾式住宅,體驗一灶兩鍋等特色炊具的使用,品嚐米飯、大醬湯、辣白菜等朝鮮族傳統美食,感受其獨特的飲食文化。
孩子們還可以親自動手打打糕,感受濃濃的年味~

對了,之前孩子們冰釣上來的魚可不會浪費,全都會燉起來~

透過與當地居民交流,孩子們會明白,他們是如何在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積極保護自然,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平衡~

總而言之,只有到了長白山,我們才能感受到,那裡的自然條件看似艱難,卻人煙繁華,文脈流長。

我們在最寒冷的冬天前往,更能體會這種反差,也更能深刻了解其背後的道理。
最後登頂大雪覆蓋的天池,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國之脊樑 | 高黎貢山
生命的庇護所考察之旅
1班:2025.01.12-01.18
2班:2025.01.21-01.27(已滿)
3班:2025.02.02-02.08(已滿)
高黎貢山是我國橫斷山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也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好的地方。
這裡生活著有四千多種植物,百餘種獸類,近五百種鳥類和數不清的昆蟲,被稱為“世界物種基因庫”
因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它還被很多科考專家稱為“生物聚寶盆”國內外很多自然科考專家每年都要來進行考察。
除此之外,它還有一個稱號——“人類的雙面書架”
所以,我們的科考營之旅將圍繞兩條主線展開:探索自然奧秘和了解人文歷史。
我們會帶著大家深入生機勃勃的自然天地,細緻入微地考察當地豐富多樣的動植物群落,揭開大自然神秘的面紗。

我們還會前往多個古老村落,向老一輩的藝人們學習那些流傳了千百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
排練皮影表演

看皮影戲看得好開心

還會帶孩子逛和順古鎮,感受那裡悠久的歷史文化,進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賞我們國家絢爛多姿的文化遺產。

說到大西南,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崎嶇的山路和多樣的少數民族。其實,這片土地所承載的歷史,遠比我們想象中要豐富和深邃。
我們會帶大家瞭解大西南那些鮮為人知的歷史,並探討這片土地是如何融入中國歷史的洪流,以及對中國歷史產生深遠影響的。
在滇西抗戰紀念館

帶孩子赴國殤墓園緬懷英烈

探索大西南的歷史,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是探索中國多元文化和歷史的一個縮影~
印度洋 | 斯里蘭卡
博物科考之旅
時間:2025.01.19-01.27
斯里蘭卡,就像馬克·吐溫說的那樣,除了雪,這裡擁有一切。
它是馬可波羅筆下的“世界最美的島嶼”;
是《一千零一夜》裡的寶石之鄉;
也是“印度洋的最後一滴眼淚”。

但當你踏上斯里蘭卡的土地之後,就會發現,它擁有的不僅僅是這些。
有人說,這裡比印度乾淨,比馬代有文化,沒有泰國擁擠,也沒有馬來嘈雜,它是海上的尼泊爾,更是東方的肯亞。
這裡有印度洋上最美的海灘,也有與紐西蘭相似的秀麗風景,有最美的風土人情,最慢節奏的生活,也有人與自然相處最和諧的百態世界。
這裡除了海,還有平原,有高地,有乾旱區,也有雨林、溼地。
它們共同編織了一個複雜而精妙的生態圈,萬千動植物在這裡爭相展現百態。

因為信仰佛教,公元前3世紀,一位國王在這裡劃定了世界上第一個動物禁獵區
從此,大自然被斯里蘭卡人視為神聖的遺產。
如今,斯里蘭卡有13個國家公園、93個自然保護區,孕育了超過3500種物種,世界排名第10位。
還有多達上百個物種,只能在斯里蘭卡找到
這裡有120種哺乳動物,450多種鳥類,240多種爬行動物

野生亞洲象數量最多的地區
世界上最容易看到花豹的國家
冬季的斯里蘭卡,剛剛過完雨季,不幹也不熱,氣候非常宜人,很多鳥兒都跑到南部越冬,非常適合野外觀察——
我們不用長途跋涉、走盤旋山路就可以看到各種動植物,感受到各種生態。
在這裡,孩子能看到隨意溜達的孔雀;

正在穿過小路的鱷魚;

帶著寶寶的斯里蘭卡獼猴;

還有在陽光下奔跑著的雄白斑鹿。
整個旅程,我們會帶孩子走進斯里蘭卡的三大國家公園、一大自然保護區,讓他們置身於雨林、海洋、溼地、灌叢生態追蹤豹、亞洲象和斯里蘭卡特有的鳥類……

我們會一起去探訪傳說中世界上最好的熱帶植物園——康提(Kandy)佩拉德尼亞皇家植物園,與閬苑仙葩來個不期而遇~
骨骼驚奇、讓人遠遠看到一眼就難以忘懷的庫克松
我們會一起前往霍頓平原,在這處世界自然遺產地徒步前行,用腳步零距離感受自然的美麗與雄壯,發現這裡的可愛生靈。
我們也會走到“世界盡頭”,站在近千米落差的懸崖邊,感受自然的蒼茫……
在斯里蘭卡的“必打卡之地”——雅拉國家公園,一起開啟一場safari之旅。
如果運氣好,還能看到爬樹的豹和奔跑的熊哦~
孩子們還會深入辛哈拉加熱帶雨林,在雨林中徒步,尋找斯里蘭卡特有的巨松鼠、變色樹蜥、藍鵲、竹葉青…… 
對了,孩子們可以在冬季最適合觀鯨的美瑞莎出海,在明淨澄藍的天空下,觀鯨、觀海豚。

最後,怎麼能少了新鮮刺激的遊船Safari體驗呢?
我們將乘船徜徉於本託塔河,看到生活在沿岸紅樹林之中的蜥蜴、壁虎、鸕鷀、鱷魚……

自然之外,孩子們還會在斯里蘭卡“與世界碰面”。
多年旅居斯裡蘭卡的作家克拉克說:“蘭卡是個觀察世界的好地方。”
無色無形一年兩次的季風,無聲無息奔湧流淌的洋流,讓斯里蘭卡從一個普通的島嶼,搖身一變成為了“印度洋上的東方十字路口”
東方、西方,那些人類歷史上閃耀著的文明在斯里蘭卡交匯、碰撞、沉澱,最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獨特而多元的畫卷。
在古斯里蘭卡的最後一個首都,聖城康堤,這個曾經的政治文化中心,參觀佛牙寺,感受佛教對這個國家深入骨髓的影響,與佛祖來一次面對面的心靈對話,瞭解這裡的歷史和文化脈絡。
歷史之外,斯里蘭卡另一個風靡全球的“文化標誌”是錫蘭紅茶
因此,我們會帶孩子深入茶園,瞭解這裡的茶文化,並且體驗當地人從種植、採摘到加工、製茶的全過程
品納維拉大象孤兒院——亞洲唯一的大象孤兒院裡,看看被援助大象的真實生活,去聽聽它們背後那一個個或悲傷或感人的故事;
在海邊時,一起去“海歸保育中心”當志願者,打掃海龜水池、為水池蓄水、清理沙地沙灘、餵食海龜。

在學習海龜相關知識的同時,還有機會親手放生海龜寶寶……

此外,孩子還會走進當地的學校去了解斯里蘭卡的人文、歷史、藝術等方方面面。

相信孩子們會在傳統與野性並存的斯里蘭卡,感受多元文化,欣賞旖旎風光,遇見馬克·吐溫筆下“每個人都好比一團火焰”的蘭卡人民,親身體會到那種“熱帶的甜蜜味道”~
今年寒假活動的“漏”,介紹到這裡就結束了,剩下的兩個活動——香港和岷山,是已經報滿之後,應同學們的呼聲又加開的活動,都在年後。
而且,這兩個團都是單飛小班,擔心年後無法陪孩子出遊的老父親老母親,這次可以放心大膽地把孩子交給科考營啦~
感興趣的同學一定要掃描下方二維碼瞭解詳情,有任何疑惑,都可以直接諮詢鋁殼老師~

掃描二維碼新增鋁殼老師

世界視窗 | 香港(單飛)
生態人文考察之旅
時間:2025.02.08-02.13
真實的香港是什麼樣子的?
曾幾何時,香港=國際化大都市=前沿時尚,無數人心嚮往之;而如今,很多人的香港之行成“祛魅之旅”,回來之後總會評價一句“不過如此”。
但是,他們看到的真的是香港的全部嗎?
旺角依舊匆匆、銅鑼灣依然繁忙,繁華從不是香港唯一的標籤,拿掉了這個標籤,香港的表象之下,還有另外一面。
當繁華散去,當浮光掠影變得稀鬆平常,香港的真正魅力在哪裡?
不是金融中心的繁榮,也不是購物天堂名聲;
不是船隻汽笛的低鳴,也不是溫柔拂面的海風;
不是中環交錯繁華的光影,當然,更不是維港點燃天際線的霓虹……
在深入瞭解了香港之後,我發現,以上都只是“一小部分香港”。
作家、自然觀察解說員劉克襄曾經提出以“四分之三的香港”視角,重新開啟香港。
在他看來,從面積上衡量,我們會發現香港的四分之一是高樓林立、都市繁華,剩下的四分之三,則是城中山水、綠意情濃。
剩下這四分之三,是鮮有人關注的,又恰恰是人們會喜歡的。
拋開購物天堂的標籤,遠離閃耀的摩天大樓和繁華的城市中心,隱藏在香港喧囂背後的,是綿延的山海,歷史悠久的客家圍村,以及那些安靜矗立的文化古蹟。
四分之三的香港
“四分之三的香港”是真實的、隱秘的,也是多元的,值得探索的,帶孩子接近香港這真實的一面,意義重大。
我們要帶孩子深入香港,撥開它一層層的面紗,找到它“多元共存”的真正模樣。

香港,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發展到國際化大都市,它的變遷寫滿了殖民統治的遺痕,也融入了復歸祖國後的新生。
回望19世紀的歷史,我們能在這裡,窺見列強入侵的苦難與民族自強的覺醒;
將視線聚焦20,香港又因其特殊的地緣位置,成為東西方文化碰撞的交匯點。

直至今日,每一段歷史都為這座城市的多元性奠定了基礎。而這種多元,有時光中的沉澱,也有空間上的糾纏。
香港的土地上,承載著西方文化——
維多利亞式建築、聖約翰座堂、海事博物館中的殖民印記,至今依然留在那裡等著人們的到來。
香港的土地,也是客家文化的福地——
在圍村,百年客家圍屋猶如一顆顆質樸的寶石,完好地儲存著客家和中華傳統文化。
還有風水林的蔥鬱、紅樹林的清幽……雖說十里洋場到處都是人類現代文明的痕跡,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古老智慧在山海一色的香港並不罕見。
還有行山文化,這個香港不可忽視的“靈魂”。
在蜿蜒的山徑上,人們並不是單純地爬山,山海相連的壯麗風光讓都市喧囂瞬間遠去。徒步前行的每一步,都是我們帶孩子理解自然、磨鍊意志、內視自省的難得契機。
此外,還有慈善文化
從大館的文化復興到香港中文大學的人文底蘊,孩子可以體會到“達則兼濟天下”不光是個人選擇,如果有能力,每個人都有責任回饋社會、推動社會前進。
香港的魅力,在歷史深處,在山海綠意之間,在過去與未來的對話裡,在多元文化的交織中,等待著我們用心去發現。
所以如果你問,帶孩子去香港能看什麼?我的答案很簡單:別隻去商場!去山徑步道、古老村莊、農場、溼地、博物館裡走走吧~
今年寒假,跟著板牙科考營,和孩子一起,找到那把藏起來的、能夠開啟世界的鑰匙!
國之脊樑 | 岷山(單飛)
山河共濟 兩個天府
時間:2025.02.10-02.15
岷山是“國之脊樑 | 十大山脈”系列課程裡,第6個上線的大山。
它作為中國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位於青藏高原的邊緣,方便我們探索大山大河對人類和生物家園的決定性力量
這裡氣候適宜,物產富庶,5000年前孕育了三星堆文明,2300年前建成了都江堰,從此水旱從人,不知饑饉……
這裡,就是屬於人類的“天府之國”
同時,熊貓、桫欏在此繁衍,杜鵑花以這裡為演化中心,特有生物種類更是多得不計其數。
因此,這裡也是野生生物的“天府”——考察時,保護區內,早上推開窗戶,羚牛就在2米外的草坪上自顧自吃草,偶爾抬頭瞥上一眼。
“那人真奇怪,沒見過牛吃草啊!”
這裡就是四川盆地,是人類和生物共同的天府之國。
之所以被稱為天府,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裡很早就有了人類文明的痕跡,我們的考察從三星堆博物館開始,學習古蜀國的神秘歷史~
接著,會帶領孩子們前往都江堰考察
這是蜀地人民打造真正天府之國的智慧與勇氣的結晶,孩子們都在認真瞭解都江堰對於天府之國的滋養。
在都江堰,孩子們還能看到生物天府之國最耀眼的代表——大熊貓。
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我們會帶孩子近距離接觸憨態可掬的大熊貓,瞭解大熊貓的生活、生境
我們還會前往唐家河自然保護區。
夏天時,想看到這裡的動物,要麼去更涼爽的高山上,要麼設定紅外相機,拍攝它們夜間活動的身影。
但到了冬天,就不用那麼麻煩了。動物下山過冬,孩子們看到大熊貓、羚牛、金絲猴、水獺、綠尾虹雉……的機率大大提高!
從山巔到河谷,從動物到植物,四川山區不同生境中的代表性物種這裡應有盡有。
孩子們正在唐家河自然博物館聽專家講解
限於篇幅,我無法將所有的活動一一介紹,不過我相信,參加活動之後,孩子們的收穫都將是沉甸甸的:
勇敢地邁出了探索世界的第一步,看到了更大的天地,也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感興趣的同學,一定要預約我明天上午9點的直播,活動的具體安排以及優惠政策,老王會在直播間詳細給大家介紹。
大家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瞭解詳情,有任何疑惑,都可以直接諮詢~

掃描二維碼新增鋁殼老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