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為澳洲華裔候選人Andy Yin投上寶貴一票)
本文參考來源:abc/網路
注:本文綜合整理媒體資訊,無任何立場!
近期,中澳之間的肉類貿易再次傳出重磅訊息。中國首次批准10家澳大利亞羊肉與山羊肉屠宰場進入市場,這也是澳洲羊肉近年在中國最大規模的一次擴張。
這10家獲得准入的新工廠分佈於維多利亞州(7家)、塔斯馬尼亞州、新南威爾士州以及南澳大利亞州(各1家),另有7家原有工廠則順利續簽了對華出口協議。
這意味著什麼?在中澳關係微妙、美中貿易緊張的當下,澳洲正悄然調整出口策略,而中國火鍋店的選單上,也可能迎來新變化。

羊肉地圖重繪:中國成為主角
目前,中國已經是澳大利亞成年綿羊肉(mutton)出口的第一大市場,佔出口總量的37%;在小羊肉(lamb)方面,中國同樣位列第二大買家。
而此次新增的准入許可證,無疑將進一步鞏固甚至擴大這一份額。
澳大利亞肉類工業委員會(AMIC)貿易總經理薩姆·蒙西(Sam Munsie)指出:
“這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利潤空間也非常可觀。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們在全球市場中建立起更穩固的平衡。”

背後推手:中美關稅博弈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這一擴張並非偶然。
全球農業趨勢公司(Global AgriTrends)的肉類行業分析師西蒙·奎爾第(Simon Quilty)分析稱:
“這些新合同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美國對華商品加徵了對等關稅。中國正試圖分散進口風險,而新頒發的許可證就是這一策略的體現。”
他進一步表示,澳大利亞此舉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本國出口商規避了美國所徵收的10%關稅,提升了其在亞洲市場的價格競爭力。
換言之,全球政治經濟的風向,正實實在在地改變著你的火鍋桌。

澳洲的算盤:中國的胃口
在這個全球產業鏈重組的時代,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無疑是各國肉類出口商的必爭之地。
對於澳大利亞而言,與中國深化肉類貿易關係,不僅是當前避險的戰略選擇,更可能是未來發展新格局的關鍵一步。
薩姆·蒙西(Sam Munsie)補充道:
“未來,我們希望在牛肉及副產品(如牛肚)的准入上也能取得新突破。”

中澳關係的新變數?
此次協議的簽署雖非轉折,卻足以成為風向標。
它不僅體現出中國市場對高品質羊肉需求的持續增長,也顯示出澳洲企業在全球貿易環境變動中迅速調整的應變能力。
火鍋旺季將至,下一片在銅鍋中翻滾的“羊肉卷”,或許就來自那片萬里之外的南半球草原。
今日話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