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教授“特殊對待”華人學生,中國姑娘當場回懟,我只想說:幹得漂亮!

去年年底,麻省理工大學一位教授在公開演講中丟擲不友善言論,讓中國學生憤怒不已,直到現在在網際網路上還有著廣泛的討論。
事情發生在加拿大溫哥華人工智慧界頂級會議NeurIPS的會場上,來自MIT的Rosalind Picard教授應大會主辦方邀請,給出了一場關於“如何最佳化最重要的事情”主題的演講。
問題就出在其中一頁PPT上。
△圖源網路
在演講接近尾聲時,Picard教授提及她遇到過的一場學生作弊事件。這名學生在被揭發後,找的藉口是:以前的學校沒有培養過ta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然後,她專門標註出了這個因作弊被大學開除的學生的國籍——中國。
當然,教授的免責宣告玩兒得很溜,聲稱:“我認識的大部分中國人都是很誠實、很正直的啦,希望這個學生只是個例外。”
但此番言論,已經讓在座的中國籍觀眾感覺像吃了蒼蠅一樣噁心。
NeurIPS官方在事後給出了“隱性偏見”的定性,但說實話,我覺得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兒。
△圖源網路
因為,在整場演講中,教授還列舉了其他負面做法,但都沒有提及行為人的國籍等資訊,唯一的例外就是這裡的“Chinese”。
這麼有針對性和指向性的“特殊對待”,你告訴我這算“隱性”?怎麼,必須騎到人頭上才能叫“顯性”嗎?
顯然,現場被狠狠冒犯到的人,想法也跟我差不多。
演講後的問答環節中,有一位中國姑娘犀利提問:
“請問是不是中國學生普遍都太優秀了,才導致您遇到一兩個學術不端的人時,就格外關注對方的國籍了呢?”
△圖源網路
教授明顯有些慌亂,講話的時候磕磕絆絆,一再解釋她只是在引用原話,並不是在表達自己的立場,與其他中國人的交流合作也確實很愉快。
中國姑娘對教授的澄清表示了感謝,隨即話鋒一轉,溫柔而堅定地指出:“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個人覺得有點被冒犯到,因為這是你唯一一處明確提到了國籍的地方。”
“我們在社群外保持良好聲譽是很重要,但我認為,在社群內提高對無意識偏見及潛在的種族主義問題的察覺也同樣重要。”
隨後她建議教授在以後的演講中刪除這個對華人群體來說有失公平的國籍標註,教授當場回應會採納她的建議。
全程思路清晰,表達流利,態度不卑不亢,贏得了不少掌聲。
我也在電腦前跟著情不自禁地鼓掌:這姑娘真的表現得太好了!
雖然現場的火藥味沒有很濃烈,但這件事情迅速在網路上發酵,引來了人工智慧領域專家、海外華人和留學生的巨大聲浪。
連Google DeepMind掌門人、傳奇程式設計師 Jeff Dean都發帖批評:“太冒犯了!這種一概而論的斷言不應該出現在AI大會或是其他任何地方。”
△圖源網路
也許是迫於輿論壓力,也許是真心覺得自己的言行不妥,Picard教授先後3次在MIT官網以及NeurIPS官網發表致歉信,一次比一次長。
從一開始試圖甩鍋給“負面聯想”,只說自己“後悔提到這個細節”:
△圖源:MIT Media Lab
到後來“透過反思,認識到不該列出國籍”,“現在明白了此舉造成的傷害”:
△圖源:NeurIPS官網
再到最新的長文,終於承認了“華人經常與故意的種族刻板印象作鬥爭”的核心問題,併為自己給相關人群“造成的巨大痛苦”而道歉:
△圖源:MIT Media Lab
而那位勇敢發聲的中國姑娘,也在社交媒體上披露了自己當時的心路歷程——
其實她一開始是躊躇的:會不會顯得自己太敏感?但如果“大方”略過,就永遠不會有人注意並正視這個實際上非常傷人的嚴肅問題。
“反擊”過後,她也曾感覺緊張不安;但好在,現場和線上很多不同膚色和國際的人都給予了鼓勵和感謝,讓她為自己的舉動感到驕傲。
為她點贊!
△圖源網路
也許所有因為國籍、膚色、種族等因素遭受過偏見、歧視甚至虐待的留學生和海外華人,都能體會到這次事件具有怎樣的分量。
踏上出國之路,大部分人心中都懷揣著對知識的渴望與成就一番事業的夢想,希望在異國他鄉能夠專心向學,和諧共處,避免任何不必要的紛爭。
然而,現實往往不盡如人意,即便是在學術殿堂中,也不乏一些手握評判學生學業大權的老師和教授,他們深受刻板偏見的束縛,對中國背景的學生抱持著有意無意的歧視態度,不僅在日常的課堂互動中顯露無遺,甚至滲透進了分數評定之中,給不少留學生帶來了難以言喻的困擾與不公。
咱們的留學生雖然不惹事,但絕不代表會怕事。當遭遇這類問題時,一定要理性並積極應對。
首先,就是要留存證據,讓維權有“底氣”。
當確定自己遭遇了老師的歧視或不公平對待後,及時詳細記錄事件發生的具體資訊,比如日期、時間和地點,這些基礎資訊能夠明確事件發生的背景情況。
之後,著重記錄老師的具體言行,包括當時的語氣、表情等細節內容。如果老師“看人下菜碟”,區別對待不同國籍學生,也要將行為的具體表現清晰、客觀、真實地記錄下來。
除此之外,還可以尋找目擊者作為證人,他們所看到的情況也能夠作為有力證據,在後續處理問題時發揮重要作用。
如果自己和周圍人有相關事件的錄音錄影,一定要妥善保管,切勿隨意釋出,以免因為侵權、侵犯隱私等非法行為導致寶貴的證據受到汙染。
接下來,就是尋求解決渠道和方法了。
當察覺到老師存在歧視或者不公平對待的情況後,先不要急於生氣或者衝動行事,心平氣和地與涉事老師進行直接溝通是很有必要的一步。
在溝通時,保持禮貌和尊重,誠懇地表達內心的感受以及疑惑。比如可以說 “老師,這次作業的評分我覺得和我預期差別挺大的,我不太明白是依據什麼標準來判定的,您能給我講講嗎?”以此引導老師重視你的問題,也給對方機會去解釋ta的行為或者決定。
如果這樣的溝通並沒有帶來好的效果,可以繼續向學校相關的部門反映情況,尋求幫助,比如學生事務辦公室、國際學生辦公室、學術申訴委員會等。
在反映問題時,要注意按照學校的要求提供對整個遭遇過程的說明以及詳細的證據,內容務必保持清晰有條理,推動學校去進行調查和處理。在這個過程中,最需要的也許是反覆溝通以及漫長等待的耐心。
如果仍然沒有得到妥善解決,或者事態升級,就需要藉助法律專業人士的力量,甚至求助大使館來拓寬維權途徑了。不論如何,都是為了讓自己在海外求學過程中的合法權益能夠得到充分保障。
希望所有身在海外的學子們記得一點:被歧視不是你的錯,錯在那些心懷偏見的歧視者。
千萬不要讓這些負面事件影響了你的學業,甚至讓你放棄生活。留學之旅中難免遭遇風雨泥濘,如果屈服與這些“暴行,遂了歧視者的願,那才是對自己最大的不公平。
相反,越是被挑釁、被打壓,越要活得灑脫、活得燦爛,用實際行動向他們證明,那些傲慢、惡意的評判,永遠無法剝奪我們追求卓越、享受人生的權利。
姐妹們有商品、育兒等方面的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找“大管家貼心又靠譜,包解決,包滿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