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半年答卷:比亞迪仍第一,零跑超越理想

來源丨DoNews(ID:ilovedonews)
作者丨許芸編輯丨楊博丞
圖源丨Midjourney
2025年上半年結束,中國車企(注:本文特指乘用車為主)交出了可圈可點的戰績:銷量進入“百萬俱樂部”的車企名單擴容、主流造車新勢力月交付門檻提升至2萬輛。
比亞迪穩居中國車企銷量第一位,而零跑則取代理想成為了造車新勢力中的銷量冠軍。如果說比亞迪、零跑兩家車企有什麼共通之處,那就是一向以高質價比著稱,給消費者提供價廉物美的汽車。由此來看,價格仍然是打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
但同時,比亞迪旗下高階子品牌仰望、方程豹、騰勢,以及問界、小米等定位更加高階的汽車品牌也受到消費者青睞,意味著中國消費者逐漸不再迷信BBA等外資品牌,願意為具備高度個性化、科技感和高質價比的國產好產品買單。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車企迎來了殘酷競爭和高機遇並存的時代。
傳統車企發力,“百萬俱樂部”含金量上升
2025年上半年,中國車企的銷量冠軍,沒有意外,是比亞迪。
2024年,比亞迪憑藉427.21萬臺的銷量成功拿下中國汽車市場車企銷量冠軍、中國汽車市場品牌銷量冠軍和全球新能源車市場銷量冠軍“三冠王”。
今年熱銷持續,1-6月,比亞迪實現銷量214.6萬輛,同樣在一眾中國車企中處於首位,較上年同期的161.3萬輛再上一級臺階,同比增長33.04%
筆者注意到,今年523日,比亞迪為旗下王朝網、海洋網共22款車型智駕版車型限時促銷,推出限時“補貼價”或“一口價”。其中一款車型直降超5萬元,降幅相當於原售價的三分之一。作為頭部企業,比亞迪的降價迅速引發行業跟進,一週內吉利、奇瑞、零跑等在超70款車型降價。
“我們不打價格戰,而是用技術創新、效率提升、規模提升,把這些所產生的(價值)反饋給我們的使用者,這就是比亞迪為中國汽車行業要做出的重大貢獻。”比亞迪董秘李黔表示。
當前,中國車市已經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消費者對汽車享有更多選擇權,對價格也更加敏感。在此情況下,車企為了獲取更多訂單,透過降價、增配、服務加碼等手段增加產品競爭力。
在存量市場裡,企業更需要及時調整發展策略,以應對變化。在這方面,上汽和吉利的舉措積極,紛紛整合業務結構應對挑戰。
20241028日,榮威與飛凡兩大汽車品牌正式合併,打響了上汽資源整合的第一槍。據悉,當前上汽正將上汽乘用車公司(榮威飛凡、名爵)、上汽國際、創新開發研究總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5家企業“握指成拳”,組成上汽大乘用車板塊;423日,上汽集團商用車執管會主席兼上汽大通總經理楊懷景正式釋出了上汽集團商用車戰略的全新藍圖,計劃以上汽大通為載體,整合輕型商用車板塊來深化輕商業務融合。
同樣在2024年,吉利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進入戰略轉型新階段。吉利控股集團正式釋出《台州宣言》,將透過“戰略聚焦、戰略整合、戰略協同、戰略穩健、戰略人才”五大舉措,聚焦汽車主業,佈局科技生態,提升競爭力。10月宣佈吉利新能源將聚焦打造銀河,幾何則將併入銀河,成為銀河的智慧精品小車系列面向市場;11月極氪宣佈將從吉利控股集團、沃爾沃手中收購領克股權,收購完成後,極氪將持有領克51%股份。
2025年上半年銷量來看,上汽和吉利的改革成效顯著。
其中,上汽跟比亞迪一樣,銷量達到了200萬級,銷售整車批售同比增長12.35%達到205.26萬輛,位列中國車企銷量上半年排行榜的第二名。
吉利實現銷量116.43萬輛,同比增長57%。值得注意的是,吉利宣佈,鑑於產品今年迄今為止的強勁銷售表現,決定將原定全年銷量目標上調約11%,由271萬輛增至300萬輛。
位於中國車企上半年銷量排行榜第三名的中國一汽銷量實現穩定增長,達到157.1萬輛,同比增長6.1%。其中,紅旗品牌在新能源化、智慧化和高階化方面發展成效顯著,品牌價值躍升至1410.65億元,位列乘用車品牌行業第一。上半年,陸續推出紅旗天工08、天工05、天工06、紅旗H5 PHEV等新能源車型,新能源銷量同比增長19.2%
去年上半年,奇瑞集團首次半年度銷量突破百萬輛大關,今年上半年,其銷量進一步增長14.50%達到126.01萬輛,再創歷史新高。隨著奇瑞集團在新能源汽車上發力,其新能源半年實現銷量35.94萬輛,同比增長98.6%;集團出口仍然有不錯表現,半年出口同比增長3.3%達到55.03萬輛,創中國品牌新高。
長安汽車上半年銷量同比增長1.57%135.5萬輛的銷量創下8年新高,其中,新能源銷量同比增長48.8%,達到45萬輛。
長城汽車實現銷量56.98萬輛,同比增長1.81%。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6.04萬輛,同比增長21.18%。筆者注意到,從誕生起便承載著長城新能源轉型重任但在這兩年被冷落的尤拉,近日迎來複興跡象。626日,在2025款尤拉好貓上市的前一天,長城董事長魏建軍在其微博釋出了尤拉門店的探店和新車試駕影片,為其造勢。
北汽集團上半年整車銷量突破81.7萬輛,同比增長6%,其中,自主品牌銷量突破46.6萬輛,同比增長24%;合資品牌銷量為35.1萬輛。
截止7212點,廣汽集團仍未釋出其上半年銷量資料。作為參考,1-5月,廣汽累計銷量為60.52萬輛,同比下降13.48%。值得注意的是,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發文稱,630日專程赴深圳拜訪華為任正非,就汽車產業趨勢、營銷創新、客戶洞察、公司改革治理及合作專案推進等進行了深入學習交流。

整體來看,20251-6月,中國車企銷量進入“百萬俱樂部”的數量增加,在去年同期比亞迪、上汽、長安、奇瑞、中國一汽的基礎上新增吉利一家,比亞迪和上汽更是已進入200萬輛銷量級,與其它車企拉開一定身位。
主流造車新勢力月交付邁過2萬門檻
2025年上半年,造車新勢力的淘汰賽還在繼續。去年同期靠周鴻禕吸引了大量目光的哪吒汽車,沒能“逆天改命”,伴隨破產傳言,宣稱要進軍海外的哪吒如今已不再公佈銷量資料。
仍頑強存活的造車新勢力們表現出更強的競爭韌性:上半年,當樹大根深、枝繁葉茂的傳統車企衝擊百萬、200萬銷量之時,年輕的造車新勢力們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成績,大多數累計銷量突破10萬級,零跑、理想進入20萬級。
筆者注意到,2025年上半年,造車新勢力最大的變化是:頭部陣營的座次在悄然發生變化。
長期佔據銷量榜首的理想被零跑拉下了馬。去年上半年,理想以18.9萬輛的銷量穩居造車新勢力銷冠,彼時,零跑銷量只有8.67萬輛。但今年上半年,零跑連續四個月位居新勢力領先位置,累計銷量同比猛增155.71%達到了22.17萬輛,比理想的20.39萬輛多出近2萬輛。
去年上半年已現頹勢、銷量5.2萬輛甚至不及哪吒的小鵬汽車,今年上半年打了一個“翻身仗”,在小鵬MONA M03助力下,小鵬汽車重新迴歸了造車新勢力銷量第一梯隊,銷量同比暴漲279.23%達到19.72萬輛,離20萬輛僅一步之遙,超過了2024年全年交付量。
車圈“網紅”小米汽車則始終保持著比較好的發展節奏,僅憑小米SU7一款車,小米汽車每個月至少都能有2萬輛的交付量,多的時候接近3萬輛。1-6月,小米汽車累計交付量超過15萬輛。
蔚來銷量同樣超過了10萬級,上半年同比增長30.6%達到11.42萬輛。樂道品牌和firefly螢火蟲品牌正成為蔚來新的銷量助力,6月,蔚來交付新車2.49萬輛,同比增長17.5%,其中,蔚來品牌交付新車1.46萬輛,樂道品牌交付新車6400臺;firefly螢火蟲品牌交付新車3932臺。
此外,傳統車企孵化的造車新勢力品牌在今年上半年也有不錯的表現。
從賽力斯公佈的資料來看,賽力斯汽車(問界)今年上半年同樣能打,銷量達到15.22萬輛。
長安汽車旗下深藍汽車和阿維塔,其中,深藍銷量達到14.32萬輛,同比增長70.88%;阿維塔已連續4月銷量破萬,銷量達到5.91萬輛,同比增長103.79%
吉利旗下極氪銷量9.07萬輛,同比增長3.19%;華為與奇瑞合作打造的智界銷量同比增長257%達到4.66萬輛;上汽旗下智己實現銷量1.89萬輛;北汽孵化的極狐汽車上半年累計銷量5.55萬輛,同比增長211.06%

筆者對比發現,與去年6月主流造車新勢力零跑、極氪等才首次突破2萬輛月交付量的情況相比,今年上半年主流造車新勢力們的月交付量明顯大幅提升,2萬月交付輛成為常態。
類似零跑、理想、小鵬這樣銷量靠前的造車新勢力,月交付量三四萬輛已經難度不大,並已接近5萬輛。比如,零跑汽車6月全系交付再創歷史新高,達4.8萬臺,同比增長超138%。而據鴻蒙智行披露,問界系列6月全系交付達到了4.47萬輛。
為價效比和高效能買單
縱觀2025年上半年中國車市整體,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是:價格更捲了,技術迭代也更快了。
受整體經濟環境影響,大部分消費者在購車時其實承擔了很大的經濟壓力,更青睞價效比高的車型。近幾年,中國車市的價格戰從來沒有停歇過,進入2025年,價格戰進入“高配低價”的新一輪週期。比亞迪、吉利、奇瑞、小鵬汽車等諸多車企掀起“技術平權”大潮,將技術比拼中含金量最高的高階智慧輔助駕駛技術下放到平價車型之上。
2月,比亞迪釋出全民智駕戰略,宣佈比亞迪全系車型將搭載高階智駕技術,其中天神之眼C首批上市21款車型,覆蓋7萬級到20萬級,包括在售價格10萬元以下的海鷗
3月,零跑B10將帶雷射雷達硬體的高階智駕產品下探至12萬元的價格區間,B10的雷射雷達智駕版配置,可支援其升級到L3B10的軟體服務也終身免費
上半年,奇瑞“技術立企”的核心戰略持續發力,先後舉辦智慧之夜、混動之夜、安全之夜,全方位展現奇瑞在新能源、智慧化、安全技術等領域的進展。
“我們完成了一個行業內其它友商沒有完成的目標,就是全系車型搭載了L2級高階智慧輔助駕駛。”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在6月中旬自豪地表示,小鵬MONA M03 MAX,實現全球首次將L2級高階智慧輔助駕駛帶入2萬美元級別,智駕能力比肩行業50萬級旗艦車型。
而小鵬汽車能夠重返銷量第一梯隊的秘訣也藏在小鵬MONA裡,其上市至今已連續10個月交付超萬臺,持續領跑A級純電轎車市場。
筆者注意到,在被具備高質價比的國產汽車吸引之時,中國消費者們也大為青睞具備高度個性化、科技感的汽車,願意花大價錢買單。
拿比亞迪旗下百萬豪車品牌仰望來說,仰望系列車型可謂比亞迪各項先進技術的集大成者,從20231114日到2025421日,一年半左右的時間裡,仰望汽車累計銷量突破10000臺,創造中國百萬級汽車新紀錄。
另一個典型案例是鴻蒙智行系列車型。在華為技術賦能下,鴻蒙智行系列車型在豪車市場攻城略地,高階化與智慧化標籤深入人心,僅用39個月實現全繫累計交付80萬輛,創下新勢力汽車最快交付紀錄,持續領跑成交均價榜單。
除前文所述的問界熱銷,華為與江淮合作推出的尊界品牌首款車型、百萬級超豪華車尊界S800530日上市以來,19天內大定突破5000臺,上市首月大定突破6500臺;華為與北汽合作的享界品牌旗下首款車型享界S96月交付4154輛,環比提升94.7%,鎖30萬以上新能源轎車品類第一;華為與奇瑞合作打造的智界品牌全繫累計交付突破10萬輛,上半年累計交付4.66萬輛,同比增長257%。
此外,上汽與華為合作品牌尚界汽車於近日正式開通官方微博。據悉,尚界首款車型已經完成了終審,為售價20萬元左右的主流SUV車型,將在上汽臨港基地生產落地,計劃在9月底上市。
上半年走到尾聲之時,小米汽車更是實現了震撼人心的壯舉:626日晚22點,小米汽車首款SUV車型、起售價25.35萬元的小米YU7開啟下定通道(下定規則為5000元定金7天未鎖單可退),短短3分鐘時間大定突破20萬臺、1小時大定突破28.9萬臺、開售18小時鎖單量突破24萬臺,不斷打破行業記錄,重新詮釋了爆款的定義。
小米YU7的鎖單量,相當於小米SU7上市13個月累計銷量的總和,按25.35萬元/臺的起售價計算,訂單總金額已突破600億元。
對於小米YU7所取得的成績,何小鵬發文祝賀,認為YU7成功核心是產品競爭力強勁,順帶給將於73日上市釋出的小鵬G7打了波廣告。據瞭解,號稱“全球首款L3級算力AI汽車”的小鵬G7611日開啟預售僅46分鐘小訂即突破了10000臺,隱現爆款之勢。
當前,中國車市的競爭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高階化和價格戰並存,消費者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尤其是年輕一代,他們不再單純追求品牌帶來的虛榮感,而是更加註重自身的使用需求和汽車的實用價值,汽車的競爭逐漸迴歸到產品力和使用者體驗的本質層面。
結語
縱觀上半年中國車企良好的銷量表現,離不開以舊換新補貼等政策“組合拳”的持續發力,商務部資料顯示,截至531日,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已達到412萬份。
同時,在持續的“高配低價”價格戰下,消費者對優惠力度的閾值提升、對汽車配置更加挑剔,進而反向推動汽車產品品質的提升,更多好產品得以面世,促進汽車行業良性競爭。
隨著中國車企對市場份額的爭奪力度加強,爭相推出更具競爭力的汽車產品,下半年的中國車市,或許會更加精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