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漫天雪
川普公佈“對等關稅”政策,並宣佈為美國的“解放日”,以及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說緊急就緊急,說徵稅就徵稅,明明是讓所謂自由的燈塔蒙羞之日,非要說成是“解放日”,搞笑至極。這個時候美國憲法在哪裡,制衡機制在哪裡?
關稅,沒什麼複雜的,就是保護主義政策,必然相互傷害,對誰都不利。其目的就是討好美國國內壓力集團,以消費者受損為代價。這已經不必多言。我們分析一下川普這次瘋癲行動的具體後果是什麼。
首先看他的一個核心論點,也是許多人認同的一個論點:加徵關稅是為了“公平貿易”,甚至有人粉飾說他有“正義的目的”,即為了逼迫貿易伙伴降低關稅,實現自由貿易。
這是給川普塗脂抹粉。
他是一個骨灰級的重商主義者,認為出口好,進口不好,凡是誰對美國順差,誰就是佔了美國便宜,所以要進行產業保護。因此他既沒有公平貿易的想法,也沒有自由貿易的理念。真正想尋求自由貿易,做法是不斷降低關稅,直至單邊三零,根本不是他這種搞法。
他其實自己都說的很清楚,奈何川粉們就是視而不見:要MAGA,要美國優先、製造業迴歸國內,要“保護偉大的美國鋼鐵工人、汽車工人、碼頭工人、農民……”一個個需要強制力保護,依靠壟斷特權生存的人,實在不知道他們到底偉大在哪兒?
我們可以不考慮這個目的,只考慮手段,那麼加徵關稅能夠實現逼迫他國降低關稅,實現“公平貿易”的目的嗎?
不能。
其結果只會是,各國紛紛反制,豎起更高的貿易保護高牆,產業鏈被斬斷,向自給自足的方向邁進,全球走向對抗和撕裂。
歷史上也有慘痛的教訓: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將20000多種進口商品關稅提升到歷史最高水平。帶來的後果就是,世界各國紛紛反制,美國的港口長草了,進口額和出口額都驟降50%以上。美國從歐洲進口的商品總額從1929年高位的13.34億美元降至1932年的3.90億美元,同時美國出口至歐洲的商品總額則從1929年的23.41億美元降至1932年的7.84億美元。1929-1934年間,世界貿易規模萎縮了大約66%。
冷冰冰的數字背後,是人們吃不起飯排隊領救濟的悲苦生活。這個邪惡的關稅法案,要為不斷加深和延長的美國大蕭條,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負責。
可悲的是,在1930年代,美國尚有一千多名經濟學家共同簽署檔案反對關稅法案。而現在,美國居然連個像樣的理論性反駁都沒有了,全是一幫馬屁精。除了米塞斯學院還在孤獨地吶喊和批判。
對全球普遍加徵關稅,如同巴斯夏所諷刺的:不如直接炸燬鐵路、橋樑、機場、港口,將海上的貨船全部炸沉,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全球貿易的下降,將給所有人帶來重大災難。因為相比於1930年,現在的世界聯絡更加緊密,幾乎沒有什麼是一國可以自給自足生產的。
其次,這意味著大通脹的到來,而美國將首當其衝。
你是造牛奶的,我是造皮鞋的,我們各自有比較優勢,交換以後,就能分別以最低的成本獲得皮鞋和牛奶。現在你非要自己造皮鞋,說我賣給你皮鞋就是佔你便宜。好,那就意味著以後你就穿不起皮鞋了,我也喝不起牛奶了。
瑞士人獲得糧食的最佳辦法是生產手錶,用手錶換美國大平原的糧食。如果瑞士人非要在阿爾卑斯山種糧,那麼糧價將飛上天,一大半人就要餓死;美國農民的糧食生產也會縮減,他們既戴不上瑞士的手錶了,也會因生產縮減而受窮。
打擊比較優勢的發揮,讓不利的生產條件得以利用,將有利的生產條件棄置一旁,造成生產供給的減少,其結果當然就是價格上漲,所有人都要為此付出代價。它意味著生活水平的直線下降。
美國為什麼會首當其衝呢?
因為是它在割斷世界自由貿易,在限制進口,不要別人便宜的商品,非要買本國的貴的。美國人將不得不購買國內質次價高的商品,無法消費外國有比較優勢的物美價廉的商品。
同時,美聯儲印鈔機晝夜不息,川普還嫌印得不夠快,要求美聯儲降息。當本國生產沒有比較優勢,又打擊進口,商品供給減少,而貨幣供應在不斷增加的時候,除了物價飛漲,還能有什麼結果呢?
美元是世界貨幣,可以將通脹輸出到國外,收割全世界財富。但是不要忘記,美國人處在貨幣食物鏈頂端,他們是最早收到新增美元貨幣的人,也就是說,美國的商品將首先上漲,且漲價幅度將高於其他國家。
第三,減少進口的結果,同樣會減少出口。
川普想的是,要維持美國的貿易順差,出口大於進口。至少要“貿易平衡”。
但問題在於,出口是進口的支付手段。你不出口,就沒法進口。反過來的一個影響是,你都不進口了,出口也會下降。
當川普對某家外國A企業進行貿易管制,降低它對美國的出口的時候,A企業供給能力下降了,換不回來美元了,這也就意味著它能夠從美國進口的變少了。
A企業必然會尋找替代,向其他國家出口,試圖把損失補回來。但是川普對其他國家也加徵關稅,影響其他國家企業的生產能力,這個國家的企業也會減少進口。也就意味著,A企業尋求向其他國家的出口也會受阻。
因此,全球生產供給能力都會下降,所有人生活水平變差。出口與進口,是相輔相成的。你不買我東西,我就沒有你的貨幣,拿什麼買你的呢?
當美元在不斷超發,美國國內物價上漲比外國更快時,又會進一步打擊美國的出口。因為你的價格那麼高, 我進口你的東西幹什麼?這時候美國從外國進口便宜的商品才是划算的,這個賬,誰都會算。
第四,沒有人佔美國的便宜,恰恰是美國利用美元霸權地位佔全世界的便宜。
對外出口、追求貿易順差的目的是什麼?難道是把貨物送出去,換來外國貨幣拿在手裡數著玩嗎,它能吃嗎?出口的目的,就是為了換來外國的貨幣,然後購買他們的東西(進口)。如果一國不出口而專門進口,對這國人民沒有任何傷害,反倒會享受高水平的生活。
這不就是美國人正在乾的事情嗎?美國人出口最多的東西是什麼?就是美元。它必須以逆差為條件,如果順差了,美元就回到美國去了,還怎麼出口美元呢?
依靠美元霸權,用一張張花花綠綠的美元,就換回全球人民辛辛苦苦生產的真實財貨,爽到死啊。這正是美國人不用生產而享有全球最高生活水準的原因,現在卻居然被川普認為是別人佔了他的便宜,簡直是顛倒黑白,神經錯亂。
如果真的追求貿易順差和貿易平衡,放棄美元霸權,迴歸金本位嘛。這個時候,美國人就不能憑美聯儲一串數字就換走別國的東西了,他們必須努力生產,用自己出口的真實商品才能換來黃金,然後才能用黃金換來進口。川普他願意嗎?
這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可以抱怨自己的逆差——雖然這也不對——唯獨美國你不能得了便宜還賣乖。
要想真正迴歸“公平貿易”,就要回歸金本位。金本位的最大優點在於,它使貨幣脫離政府的控制和操縱,黃金的生產有高昂的成本,黃金貨幣也沒辦法像美聯儲那樣憑空變出來。當一國依靠貨幣霸權收割全世界財富的時候,談公平貿易本身就是個偽問題。
第五,美元貶值,逐漸喪失國際貨幣資格。
貨幣是交換媒介。一種貨幣成為世界結算貨幣,是因為它的價值堅挺,使用範圍足夠廣泛,持有它能夠減少未來的不確定性,隨時交換回自己需求的東西。這時候,人們就會對這種貨幣賦予更高的價值,由此支撐美元的高匯率。
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貨幣,是石頭。那麼這種貨幣就只能在巴新這個小國家才有交換媒介的作用,到了韓國,它就會一文不值,因為沒有哪個韓國人用自己的三星去換一塊石頭。再說了,我持有你的貨幣,是為了從你那裡買東西,你啥都生產不了,或者貴的不行,我要你的貨幣有個啥用?
美元要想繼續充當世界貨幣角色,就應當不斷地擴大美元的使用範圍,什麼地方、什麼情況下都能作為交換媒介使用。也就是,不斷地出口美元、出口美元的辦法就是交換回貨物,即進口。
但是川普打擊進口,就是不讓美元出口,不讓其他國家的人用自己的貨物換美元來使用。誰想拋棄美元,例如金磚國家,就加徵誰的關稅,川普這是跟美元有仇嗎?這樣搞就是雪上加霜地讓這些國家跟美國沒有貿易往來,再也不使用美元了。跟俄羅斯不對付,就凍結俄羅斯的海外美元資產,這也是不讓俄羅斯使用美元。
美元的流通範圍越來越窄,它還是不是國際貨幣,你還能不能徵收全球各國的鑄幣稅?都不是國際貨幣了,國際市場對它的需求就減弱了,所以價格(匯率)就會下降。流不出美國,超發的美國都在美國國內轉,物價要飛上天嗎?
第六,美國生產能力將進一步下降,產業空心化,製造業不斷逃離。
美國國內干預主義政策,是川普加徵關稅的直接原因。關稅就是為了保護美國國內產業,掩蓋國內干預政策的失敗,讓落後的產業苟延殘喘。
讓落後的生產繼續,那就是給這個產業剝削消費者的特權。這意味著這個產業不受國際市場競爭,生產創新能力下降,供給減少,質量下降。從全球來看,任何一個國家、一個產業的生產能力下降,都意味著所有人的生活水平下降。
其他產業進口原材料的成本提高了,由此,邊際生產者會退出供給,活下來的也在國際市場上沒有了競爭優勢。因為以最低成本生產、最低價格供給,永遠是市場競爭的法寶。
這意味著,美國的生產能力全線下降,消費者將承受更高物價。由此消耗資本積累,進一步降低生產能力。
這時,美國的企業就會紛紛撤離,到那些比較成本低的國家去投資。
這時候川普說,你來美國生產啊,這樣就沒有關稅了。
這像是一個商人說的話嗎?這分明是一個二極體。它證明了政治對人的毒害。即便是一個商人,一旦成為政客,就會失去商業常識,像瘋子一樣胡言亂語。
假如川普還在做生意,有一個國家對外加徵關稅非常高,他首先會算賬,在這個國家生產,降低的成本,能不能彌補因關稅導致的原材料成本上升。其次他必然要考慮的是這個國家的其他管制和干預因素,是否適合投資。第三他要權衡,進口減少,因此出口也減少,這個損失與減少的關稅孰輕孰重。第四他必定要考慮,這個傢伙整天胡搞,今天要加徵這個國家關稅,明天加徵那個,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供應鏈和銷售網,將充滿不確定性,說不定他心血來潮就切斷了,而且外國報復的時候我就是個替罪羊,那對我就是滅頂之災。
那還是不去好了。成本如此之高,如此不確定,怎麼敢投資?事實上,商人在做決策的時候,不會跑到稅收高的國家,不論什麼稅收。也不會去一個整天像過家家一樣朝令夕改的國家。商業,需要的是穩定可預期的環境。
當產業不斷空心化,不斷逃離,又會對美元產生影響。一個生產能力差的國家,貨幣不可能堅挺。因為生產能力差,別國就不需要持有美元購買你的東西,沒啥可買——參考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石頭。那我要你的美元幹什麼?大家都沒有需求了,你的貨幣價格怎麼可能起得來?匯率就只會不斷地走低。
跟前面連起來了,美元會不斷貶值,其他國家就會拋售美元,繼續加速貶值程序,最終失去國際貨幣地位,黃金價格會不斷走高。美元的不斷貶值,又會影響商人的經濟計算,讓生產沒法持續。到那時,美國人再也沒法用一張張紙片剝削世界人民了,他們的窮苦日子就到來了。
第七,戰爭風險驟然升高。
前兩次世界大戰,經濟動因都是,各國進行貿易保護,紛紛豎起貿易高牆。對於無法自給自足的國家來說,這就意味著掐斷其生存的咽喉。這時候,就必須透過控制外國領土,來控制原材料;控制世界各處的貿易通道,確保自己的供應鏈不中斷。
當世界各國都回到自給自足的狀態下,沒有貿易往來,那麼對於無法自給自足的國家來說,將他國領土變成自己的,就是有利的。因為它要“拓展生存空間”。同時,既然沒有貿易聯絡,沒有利益紐帶,打一仗對雙方的損失就變小。
由此,戰爭一觸即發。
貿易是和平的保障。商品進不去,坦克就開進去。
川普的四面出擊,影響最大的就是那些資源匱乏而人口眾多的國家,也就是對貿易依賴程度最大的國家,它沒法自給自足。例如日本。這個時候,日本就會尋求替代,從其他國家進口商品,並將自己的商品銷售出去,否則經濟將遭受嚴重打擊。
這會倒逼受損的國家結成“反美同盟”,只要具備條件,一起向美國開炮的風險也大大提高。這些生存受到威脅的受損國家,對美開戰的社會輿論也會佔到上風,授予政客開戰的權力。
假如川普和美國惡習不改,全世界都坐在火藥桶上。
而且我們可以預測,如果在這種形勢下開打,美國將會戰敗。因為,戰爭,終究打的是經濟,打的是生產能力,一個閉關自守的美國、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的美國,在同等條件下,是沒法打贏生產能力超級強大的國家的。市場經濟,不但能以最高效的辦法造出牛奶麵包,而且也能以最高效的辦法造出戰機導彈。超級強大的生產能力和源源不斷的軍需補給,才是打贏戰爭的關鍵。
到那時,新羅馬就會像舊羅馬一樣,轟然倒塌。
美國,正走在作死的道路上。現在的種種作為,讓人看到了帝國末日的徵兆。而帝國,總是從內部瓦解的。

下面是口碑最好的,謝宗林翻譯的《人的行為》,限量超值附贈四大獨家資源:
資源一:《人的行為》《經濟科學的最終基礎》《自由秩序原理》三本書的思維導圖,原來售價99;
資源二:《人的行為》精讀講解的音訊課程,原來售價199;
資源三:英文原版《人的行為》的書籍朗讀,對應英文版裡邊每一章的小節,並把中英文對照文字放在了音訊下方,可以邊聽英文邊看文字。前兩年做的,工作量巨大,但這次同樣買書免費附贈。
資源四:英文、謝譯、夏譯三個版本混排《人的行為》電子版,下單任意一本書籍或打賞文章,都可以獲贈此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