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涼就鼻塞鼻涕,這是傳說的“冷空氣過敏”嗎?

上週五我們團購的產品是可以隔絕塵蟎過敏原的“阻蟎床品”(點選閱讀:自掏近萬元送檢多次,終於測選出滿意的阻蟎防過敏床品),之所以最近推薦針對塵蟎過敏的床品,除了之前送檢和測評花了時間比較多外,也是因為現在已經是秋末開始降溫換季的時候,更容易出現關於過敏的煩惱。
雖然關於這類產品我們從七八年前開始聊過敏的時候就開始說,但關於過敏這個話題,大家糾結疑問的點還是很多。比如“冷空氣過敏”就成為了最近幾年經常被提到的一個詞。上週央廣網就發了一條關於“冷空氣過敏”的“科普”。
的確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在天氣降溫之後都會有類似於鼻炎的症狀。比如我冬季每天早上出門的時候,總會有鼻涕鼻塞的情況。等到了辦公室過一會才緩過來。有時候面對“你是不是感冒了”的關心,也為了省事就乾脆開玩笑說自己是“冷空氣過敏”。

但實際上,這樣的情況,並不適合真的被歸為“過敏症”。或許是因為國內

這些年出現

“濫用過敏”的現象,

很多媒體,包括一些“過敏科醫生”的自媒體上,都將我這種情況作為一種過敏疾病來說明

。導致很多遇到相關情況的人也會認為自己又多了種過敏體質,徒增焦慮。

在著名醫學機構梅奧診所(Mayo Clinic)的官網上,這類因為天氣變化而出現的鼻炎,是被列為“非過敏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

mayoclinic.com機翻
因為這類鼻炎主要是在非過敏的情況下,血管因其他原因腫脹而出現的症狀,所以也被叫做“血管運動性鼻炎/Vasomotor Rhinitis”。
在下面這個協和耳鼻喉科醫生稽核的百科頁面上,列舉這類鼻炎原因時,就提到了這個誤區:“氣候變化,如溫度、溼度的突然改變可引起發作。有時誤以為患季節性過敏性鼻炎。”
而Cleveland Clinic則列舉了一些會造成這類鼻炎的原因,比如某些藥物,辣的食物、壓力、乾冷空氣、香水、煙、油漆、降溫、空氣汙染等等。(我吃了重慶火鍋後,也被辣得流鼻涕,還好沒人說我是對火鍋過敏)

那為什麼人在天氣降溫、遇到乾冷空氣的時候,會有鼻塞、鼻涕等鼻炎症狀呢?

原因很簡單,就是保護呼吸道。冬天的空氣更加乾冷,這會對於整個呼吸道尤其肺部造成負面的影響,因此當我們感知到吸入的空氣變得更寒冷的時候,就會讓鼻腔裡豐富的血管開始變得更加腫脹一些,釋放更多的熱量,也分泌更多的粘液,來改善呼吸道的溫度和溼度水平,降低相關風險。
一般來說,人體表面在感知到寒冷之後,會減少靠近皮膚血管的血液供給,從而減少熱量損失,減少水分揮發,維持體溫。但鼻子是個特例:在感應到寒冷之後,身體反而向鼻腔表層的血管供給更多的血液,透過更多的散熱和分泌粘液來加熱加溼吸入的空氣。換句話說就是“犧牲鼻子小我,保護身體大我”。這也是為什麼富有奉獻精神的鼻子,一到冬天總會特別冰冰涼,還容易鼻塞鼻涕的原因。
當然,根據環境情況不同,每個人身體的情況不同,這種反應有時強烈一些,有時候輕微一些。如果反應太大出現比較嚴重的鼻塞、流鼻涕等情況,還是需要透過一些方式來緩解。
但這和過敏並不一樣。
過敏性鼻炎,之所以叫過敏,是因為造成鼻炎的過敏原本身並不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比如花粉等等,而身體錯誤的出現了過激反應,因此它在醫學上才被當做一種非常態的“變態反應”。
而寒冷空氣帶來的鼻炎,是人體正常的“常態”反應。一些研究統計認為,絕大多數人都會因為寒冷而出現鼻炎症狀。我們童年記憶中北方冬天兩行清鼻涕到處跑的小屁孩們,就是很好的案例。所以遇到這種情況,並不需要擔心自己是過敏,而是根據具體的症狀來考慮是否需要處理。除非情況嚴重,需要就診根據醫囑用藥外,不建議自己使用抗過敏藥物。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少數人在遇到寒冷空氣、洗冷水澡甚至喝冰水的時候,會出現皮疹、腫脹等情況,這也被叫做Cold Urticaria(寒冷性蕁麻疹),這類的確屬於過敏了,一些情況就需要使用抗過敏藥物治療,和今天討論的情況不同。
面對簡單的,很多人的正常生理反應“血管運動性鼻炎”,比如只是輕微的鼻塞和流鼻涕,那就等回到溫暖的室內就會自然緩解了。如果想緩解這類問題,核心也是讓吸入的空氣更溫暖更潮溼,這樣鼻子就不用自我犧牲了。比如可以開加溼器、佩戴口罩、用溼熱毛巾敷臉等等。清洗鼻腔或者使用鼻炎噴霧也可以緩解一些症狀。
此外多提醒一句,別忘了使用輕柔一些的面巾紙(此處無廣告),外加多喝一點水哦。
特別說明:因為微信又……“改版”,現在如果沒星號的話,基本就很難看到我們的文章推送了,所以勞煩大家將我們公眾號設成“星標”。多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