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部硬體的佈局,和材料選擇是否高明,
決定了一部摺疊屏是否能更強大、更可靠、更輕薄。
剛剛釋出的華為Mate X6,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它擁有了一套,前所未有的全新手機架構。不同於以往將主要元器件集中於主框的摺疊屏方案,華為大膽開發了從未有人涉足的副框,這會對手機產生什麼影響?我們搶先拿到了這部手機,從輕薄、可靠性和通訊三個方面,為其量身打造了三輪超級場景硬核測試。
⬇來看看它強在哪裡⬇️

作為使用者,無論是直板機還是摺疊屏,我們都希望它做得足夠輕薄。
但要實現極致輕薄,摺疊屏手機要面臨比普通直板手機多得多的挑戰。一方面,螢幕的摺疊需要材料,這一定會增加機身厚度,另一方面,鉸鏈設計複雜、強化螢幕所需機身結構。這些問題都會讓手機輕薄變得棘手。

所以,使用了新架構的華為Mate X6,依然保持著這條產線上領先的輕量化水平嗎?我們先用一個實驗,來檢驗一下它的實力。
這個像高空「滑滑梯」的裝置,是我們用來測試手機輕盈度的超級場景。

滑梯的底部的平臺,有一排風扇。
接下來,我們把華為Mate X6從高處滑下,開啟風扇,看看會發生什麼。

令人驚訝的是,這部手機的輕薄程度簡直超乎想象。當手機從裝置頂部滑落,降到底部的風扇區域時,不僅沒有停留在底部,反而被風吹起,如同一片輕盈的羽毛,在風的託舉下緩緩飛躍了這排風扇,簡直太神奇了!

那麼,分散式玄武架構是怎麼讓華為Mate X6上演輕盈魔法的呢?
首先,是更輕的材料。Mate X6無論是鉸鏈、邊框還是螢幕支撐層,Mate X6都選擇了輕盈的材料。鉸鏈是航天級的輕型材料火箭剛,邊框也是輕型材料機翼鋁,螢幕支撐層也選擇了碳纖維,主打一個能輕絕對不重。

其次,是內部元器件佈局的調整。分散式架構將部分元器件移至副框,這一舉措不僅優化了內部空間,還有助於將手機做得更輕薄。這就好比做煎餅時,如果餡兒都擠在一起,餅就很難做薄,只有均勻分佈,才能做出既薄又大的餅。也正是透過這些創新設計,華為Mate X6不僅實現了輕薄的外觀,還保持了出色的效能和耐用性,讓手機上演無翼飛行。

追求輕薄,絕不意味著犧牲手機耐用性。
尤其是手機螢幕。
水泥路、瀝青路……各種各樣的路面,對手機螢幕殺傷力都不小,其中最要命,還得是凹凸不平的石子路,一旦刮擦到石子上,手機屏分分鐘就是一道劃痕。
我們據此,設計了第二個超級場景。透過下面這個透明的風筒裝置,來檢驗華為Mate X6的外屏玻璃的可靠性。

這個可以高速轉動的風筒裝置,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上下兩層,分別是風沙層和石子層,用來模擬日常手機跌落時常遇的路面或牆體材料。


中間這層,則由兩部完全展開的華為Mate X6組成,它們被固定成了一組「槳葉」,當風筒開始高速轉動,風沙和石子完全釋放時,這組「槳葉」也會同步作逆方向旋轉,直面沙石風暴,用以檢測螢幕的防刮擦能力。
我們直接上一組實驗效果動圖,讓大夥兒感受一下,沙石風暴的壓迫感。

一頓風沙走石攻擊之後,實驗結束。
華為Mate X6還能夠安然無恙「僥倖」存活嗎?
結果讓人震驚。即使面對石頭砸擊和高速沙子的衝擊,華為Mate X6依然明亮如新!螢幕不僅沒碎,甚至都看不出一絲劃痕,宛如一副堅不可摧的盾牌。

為什麼第二代玄武鋼化崑崙玻璃這麼強呢?
這裡不得不提一嘴,它的「前輩」,具備高硬度以及強耐磨性的,第一代玄武鋼化崑崙玻璃。新一代玻璃,在前者的基礎上,引入了納米級別的加工技術,透過在玻璃的中間層加入更具超耐磨特性的材料,顯著提高玻璃的抗刮擦能力。
同時再配合上更強的玻璃配方,以及玄武鋼化技術製造工藝,多方位著手,才提升了手機外屏的可靠性。

除了更輕薄的機身、更耐刮耐磨的玻璃外屏。分散式玄武架構還帶來了全新的天線分佈方案。
這在以往的摺疊屏手機中,是史無前例的。

在傳統的摺疊屏天線分佈方案中,Wi-Fi天線和蜂窩天線集中分佈在主框,但在華為Mate X6機身內,它們有了更廣闊的空間,從主框分佈到了副框,但這會對通訊能力帶來什麼變化?老規矩,還是先結合超級場景實驗看一看。
這個像俄羅斯套娃一樣的4層法拉第籠,是我們為了測試華為Mate X6通訊能力的終極武器。每一層籠子裡,都佈滿了足以遮蔽訊號的密孔銅網,為了實現對全面包圍密閉,籠子下面的巨大臺面上,也被我們鋪設了四層銅網。而這也正對應了我們日常處於電梯、地下車庫等封閉場所時,手機訊號往往薄弱的極端場景。

法拉第籠下方的檯面上,還有一個螢幕裝置,透過它能看到,每一層封閉籠中的訊號強度。接下來我們把同樣都是滿格訊號的華為Mate X6,和另一部普通旗艦手機,一起放到裝置臺上,並同時向兩部手機撥打電話,用對比的方式,看看兩臺手機在通訊上的差距。

訊號對比第一輪,合上第一層法拉第籠後,誰能頂住第一波訊號遮蔽呢?

結果一目瞭然,華為Mate X6成功抗住了第一輪測試,訊號顯示是滿格。而另一部手機率先折戟,訊號已經開始動搖,早早丟失了一格訊號。

難度繼續升級,第二輪,等待兩部手機的,是通訊難度加倍的雙層法拉第籠!兩部手機又將表現如何呢?

可以看到,兩層天羅地網的阻隔之下,華為Mate X6的訊號僅丟失了一格;但另一部手機受遮蔽影響嚴重,丟失了3格訊號,訊號強度下降了60%,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意味著通話質量變差,資料傳輸速度減慢,甚至可能出現斷線或無法連線網路的情況。

但這還不夠,難度還要繼續增加!第三輪,關閉第3層法拉第籠!

面對地獄級遮蔽力的3層法拉第籠,華為Mate X6的訊號雖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了一半的強度;相比之下,另一部手機的訊號卻已徹底消失,完全無法正常接打電話了。

普通手機的通訊極限,止步於第3層。
但這,不是華為Mate X6的極限。因此,為了探明它的通訊能力到底有多強,我們決定合上第4層法拉第籠,將挑戰難度推向頂峰!華為Mate X6能在4重銅絲網的遮蔽下依舊保持訊號嗎?

事實證明,完全沒問題!即便在4層法拉第籠的嚴密覆蓋下,華為Mate X6竟還頑強地保留了一個訊號格!妥妥的通訊王者。

所以,這麼逆天的通訊能力是分散式天線方案帶來的嗎?
是的,沒錯。
華為Mate X6打破了傳統Wi-Fi天線和蜂窩天線只能集中分佈在主框的佈局,創造性將它們分佈在了手機兩側。這就好比從一居室搬到了大平層,讓天線長度歷史性的增加了 81%,展開態訊號強度提升50%,即使是在高鐵、車庫、隧道等弱訊號場景,也能保持穩定的網路連線。

從華為Mate X的初露鋒芒,到華為Mate XT非凡大師對摺疊屏形態的徹底革新,再到眼前這部,真正用摺疊思維做出來的華為Mate X6,華為在摺疊屏手機領域的探索與創新,從來沒有掉隊過。



比起在一些卷無可卷的賽道上繼續堆料,Mate X6的升級似乎更實在,讓你拿起來更輕便趁手、無論在哪都有訊號、磕了碰了摔了不用第一時間檢視手機的情況。雖然它被定義為高階旗艦,但卻把升級做得接地氣,在常用的、剛需的方面給足了實實在在的誠意。
分散式玄武架構的誕生只是拉開了一個序幕,未來它一定還會繼續給我們驚喜,或許正如餘總在釋出會上所說的:“能超越Mate的只有M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