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值早申放榜高峰期,有人歡喜有人愁,有些學生已經獲得夢校的ED錄取,還沒踏入2023年就已經為申請之路畫上圓滿的句號;有些學生被拒了或被延期,正在為ED2或RD階段的選校煩惱……今學霸君就特意為大家科普一下在早申結果放榜後,你需要做什麼?早申錄取結果有四種 —— 錄取、有條件錄取、拒絕和延期,無論是哪一種結果,學生都要採取恰當的應對方式。
From HEC哈斯教育
微訊號:hec0755
1
錄取
Accept / Admit
這個無疑是最好的結果,恭喜你申請成功!
早申錄取成功意味著大學申請之路有了一層保障,但是下一步應該怎麼做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所選擇的早申型別 —— 是EA還是ED?
EA
如果你EA申請的大學錄取你了,那就代表你至少有一所保底學校,RD階段可以放手一搏,申一些排名更高或競爭更激烈的大學,因為EA並不具備繫結性,如果在RD階段被更好的大學錄取了,你可以選擇不入讀EA階段錄取你的大學,轉向RD錄取你的大學。
但在這裡哈小斯也要提醒大家,儘管獲得了offer,也千萬不要完全放飛自我,還是要保持12年級的成績,至少要保持與錄取成績持平,要知道學校有隨時 撤回offer 的權力。
ED
申請過ED的同學們想必也清楚,在提交ED申請之前,本人、自己的家長和所在高中的Counselor都需要簽署學校的ED協議。
ED是具有約束力的繫結式提前錄取,只能申請一所學校的ED,一旦ED錄取,就必須撤回其他正在進行的申請,也不可以再申請其他學校,學生就必須入讀該校。
如果學生在ED階段被錄取了,卻選擇入讀其他學校(無論是美國的院校或其他國家的院校),就構成對ED協議的 違約。
不同大學對於ED違約的處理方式都略有不同,有些學校不會明確說明違反ED協議的後果,只是再三宣告如果ED錄取了就必須入讀,在不確定自己能否入讀的情況下請不要簽署ED協議。
而在部分情況下,如果學生能夠提供較為充分的理由,比如家庭的經濟情況出現突變,無法支付學費和生活費,在與校方溝通清楚後,學校也有可能會同意解除ED協議。
有些大學,如杜克大學,就對於ED違約的後果有較為清晰的說明,如果學生被杜克ED錄取後仍不撤銷其他大學的申請,或選擇入讀其他學校,杜克大學不僅僅會收回offer,如果校方查到學生申請的其他學校,更會告知對方該學生的違約行為,鑑於其不誠信行為的嚴重性,其他學校可能也會撤銷offer,學生可能會陷入失學的局面。
不僅如此,學生個人的違約行為也會影響到他/她所在高中的其他學生,鑑於違約的案例,大學對該高中的 誠信 可能會有所質疑,對下一屆的學弟學妹的錄取結果造成負面影響。也正因如此,在很多情況下即便學生甚至是家長都有毀約的念頭,但高中的Counselor絕對不會放任不管。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知道在ED被錄取後,除了大吃一頓犒勞辛苦了這麼久的自己,更是記得要第一時間撤銷其他學校正在進行的申請,一般都可以透過大學的portal進行撤銷,如果portal上無法撤銷,可以給學校發郵件撤銷,這封郵件就是成功撤銷的證據。同時謹記,不可以再申請其他學校,無論是ED2還是RD。
無論是EA錄取還是ED錄取,收到錄取郵件都務必仔細閱讀,不要錯過重要資訊以及下一步指示。每所學校的要求不大一樣,通常要在兩週內接受ED學校的錄取結果,次年5月1日前確認接受EA學校的offer,如果確信這就是你的夢校,可以儘早回覆。
另外,大家也要養成定期登入學校portal的習慣,密切關注學校招生部門的郵件,以便及時獲取支付定金的截止日期、提交用於辦理學生簽證的財力證明及選擇宿舍等重要資訊。學校通常會在RD結果公佈之後,也就是次年的5月份左右啟動這些事宜。
2
有條件錄取
Conditional Offer
這個情況比較少見,是指申請者已經滿足大學錄取要求,不過個別申請材料比如標化成績、GPA、託福等等還未遞交,學校給出一個有條件offer,等到你滿足了這些要求,才會發一個無條件的offer。
英國的有條件錄取多與標化考試有關,比如需要你提交某個AP官方成績單,而美國的有條件錄取多與語言能力有關。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要想辦法滿足要求以換取正式錄取。
3
拒絕
Reject/ Deny
這種情況是學校明確表示不再考慮你的申請,也不用再準備該校的RD。
出現這種情況,要銘記“與其在一棵樹上吊死,不如放眼去看整片森林。”其實早申被拒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畢竟大家在早申選校的時候往往會把目標定得高一點,且美本競爭近年越來越激烈,早申被拒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
與其過分沮喪,還不如把精力好好放在RD上,可以瀏覽一下申請系統,嘗試分析潛在問題,盡力在RD申請中進行改進。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時候很多學校還有 ED2 可以選擇,
ED2的好處主要集中在以下三點:
❶ 截止日期比ED1晚,有充足的時間準備;
❷ 錄取結果大約在2月中旬出來,比RD早;
❸ 錄取率往往比ED1低,但比RD高。
下面哈小斯為大家奉上ED2的選校策略:
\ | /
★
\ | /
★
\ | /
★
\ | /
★
4
延遲考慮
Defer
這裡的defer是指defer to RD(延遲到常規申請考慮),每年都有不少學生會從EA/ED被延遲到該校的RD,這對申請者來說是比較煎熬的情況。
為什麼會被Defer?
“
1
最常見的情況應該是申請人在早申池子裡競爭力不足,但又不至於“脆拒”,學校想把申請者放到常規申請的池子裡再次進行比較,所以延遲考慮。
“
2
對於很多EA學校來說,比如凱瑟西儲大學和密歇根大學等,因為EA是不繫結的,為了保持入讀率(yield rate),這些學校會先把學生defer了,期待這些學生寫一篇 love letter以表達對這些EA學校真正感興趣。
“
3
對於有些學校來說defer可以說是算是個“傳統”,比如像麻省理工學院,在2021-22申請季有14,781名EA申請人,其中9,488人被defer至RD,也就是 64.2% 的申請人都被defer了。
那麼對於這些頂尖大學的申請者來說,被defer了其實和被拒了差不多,像麻省理工學院被defer的9,488人當中,只有176人在RD階段被“撈上來”了成功獲得錄取,該群體的錄取率低至 1.85% ……

有些學校,比如哥倫比亞大學和斯坦福大學不怎麼defer申請者,被defer意味著申請者在RD階段被錄取的機會還是相對大的。
那如果真的被defer了,下一步需要做什麼?
1
視情況決定是否申請ED2
如果是遇到了前文所講的“習慣”defer學生的大學,實際上RD錄取率不是很大,那麼就要考慮趕緊準備申請ED2。
如果是像斯坦福這樣的學校,我們建議學生還是致力於RD申請,因為ED2是繫結的,錄取成功就得入學,萬一defer到RD也錄取了就該後悔莫及了。
2
補齊材料
3
延期信(Deferral letter / love letter)
可以在恰當的時機發給招生官一個延期信,在這封情書裡,一定要寫上申請後所做的活動、考出過更好的成績、學術類的研究、你對夢校的喜愛等等,類似一篇小的“why school”文書,等到2月中旬招生官再翻出defer申請者的材料的時候發給他們。
當然,能夠直接找到負責亞洲學生的招生官是最好不過的,如果無法在官網上找到負責當地學生的招生官代表的聯絡方式,可以直接打電話給招生辦詢問。
取得聯絡方式後,申請人應保持與該代表4-5次有效溝通,表達自己的進步與熱情。甚至可以請求學校的顧問老師與招生官代表跟進溝通,這樣可以提供一些申請材料上沒有的資訊,也有可能會得到defer原因的提示。
4
提升硬實力
無論是為了能在“情書”裡寫出更好的成績,還是增加在其他學校RD中的競爭力,申請者如果能在早申之後考出更高的標化成績,或者高三第一學期期末成績比之前更高,無疑是會對申請有利的。
現在開始努力永遠為時未晚!
5
參觀校園(Campus Visit)
本文經授權轉載,From HEC哈斯教育,微訊號:hec0755。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北美學霸君誠意推薦


